融入社群活動,開啟第二人生

--讀《變量》有感

融入社群活動,開啟第二人生

《變量》的作者何帆通過細緻地觀察,深入的思考,總結出支撐中國未來發展的

小趨勢就是五個新變量。

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三股力量分別是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

這些力量作者稱為慢變量,它就像三股洋流,把我們帶到很遠的地方。在這三種慢變量中,發現了小趨勢的特點,必須足夠小,才能顯示出鋒芒,但又必須足夠大,才能彰顯出力量。如同蓋房子是大趨勢,而裝修就是小趨勢;互聯網平臺是大趨勢,而自媒體就是小趨勢。

一、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五個新變量。

第一個新變量——大國博弈。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其實仔細觀察經濟結構,會從中發現中美之間是互補的,沒有必要對貿易摩擦過於悲觀。

就像一棵大樹,樹葉與樹葉之間,會產生的摩擦,但是影響不了樹的生長。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本傑明·弗裡德曼有個著名的論斷:經濟增長會影響國民的性格。

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國民以樂觀、自信、包容、開放的心態,迎接新時期的到來。

第二個新變量——技術賦能。面對新技術成功與否,技術先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應用場景。

尋找應用場景需要三個步驟:一是選擇、二是適應、三是改造。

作者舉了一個無人機的例子,新疆是中國棉花的主產區,佔比接近3/4。以前採摘棉花主要依靠人工,但是隨著人力採棉成本的逐漸增加,機械採棉變成了一種趨勢。

面對一望無際的新疆棉田,使用無人機噴灑落葉劑,是最好的選擇。無人機公司看到了商機,避開競爭激烈的消費無人機市場,轉向農用市場。

在這個變量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每一種技術和每一個市場也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個性,只有當技術和市場的需求相匹配時,才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個新變量——新舊融合。許多互聯網人認為可以對整個傳統行業發動降維打擊,利用互聯網模式改變一切。

這種過於樂觀的想法,低估了傳統產業核心部門的堅固。所以新舊產業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在未來適應新的趨勢,就如同老兵換上了新裝。

第四個新變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已經不可持續,自下而上的力量正在逐步浮出水面,可以從三個方面觀察:一是土地的流標,二是很多標杆性房地產企業紛紛改名,三是收縮城市。

比如,東莞就是一個自下而上生長起來的城市,它不設縣,是一個只有市和鎮兩級建制的特殊地級市,各鎮自成一體,各自都有一箇中心區,都有各自的特色。

用東莞流行的一個說法是:市裡沒有鎮裡有錢,鎮裡沒有村裡有錢。

這種沒有中心的城市就是未來城市的新物種。

第五個新變量——社群重建。國民已經意識到,只有重建集體生活,才能更好地發現自我。

文中舉了兩個相反的例子:一個是在北戴河的阿那亞社區的生活,這裡的公共生活會喚起他們對社群的渴望,每一個人都很快融入進來,成了這種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個是同住在北京的一個社區,鄰里之間,相互不來往,迎面漠然處之。

由此可見,重建信任和親近關係的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因為只有在生活中學會與人很好的相處,才能構成一個平等、和諧的社會。

二、從書中的收穫

一氣呵成,讀完此書,明白了5個新變量是支撐中國未來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深深的感受到社群生活的重要性,它可以穩定社會,使家庭幸福,開啟我們的第二人生。

就像書中說的:“阿那亞的村民大多有自己的‘第一人生’,他們到阿那亞是為了過自己的‘第二人生’。對他們來說,‘第一人生’和‘第二人生’都是不可或缺的。 沒有‘第一人生’,他們就賺不到錢,就無法支撐他們的‘第二人生’。沒有‘第二人生’,他們又會覺得‘第一人生’太枯燥,所以‘第二人生’是用來滋養‘第一人生’的。

業餘時間我參加了一個讀書群,群友們一起每週讀一本書,讀後進行分享,大家相互督促,相互鼓勵,不知不覺中,已經連續讀了15本書。

要知道,之前,我經常是一本書讀著讀著就丟到一邊去了,由此可見,社群力量的強大,大家抱團前行,活出精彩的人生!

三、關於作者

作者何帆出生於1971年,1992年畢業於海南大學,並獲得學士學位,1996和2000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分別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98年至2000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進修,2000年至2002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做博士後,2008年晉升為研究員。

2018 年,作者在兩棵樹前發了一個宏願: 在未來30 年,我要每年寫一本書,記錄中國的變化。

過去一年內,他走訪了中國20 多個省市,巡遊了10 多個國家,拜訪政策制定者、智庫學者、大學教授、創業者、對沖基金操盤手、汽車工程師、房地產商、新聞記者、音樂家、律師、電子競技選手、咖啡店老闆娘、菜場小販、小學校長、小鎮青年、留守兒童等。

最後,用作者的話來結束此文:這些變量是我為你沙裡淘金挖出來的閃光珍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