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配股融資之風漸起,火熱背後原因何在

去年全年僅有17例,而今年至今已出現8例。上述情況是發佈配股預案公司家數的變化。

一般而言,相較於定增、可轉債,配股作為再融資方式較少被公司選擇,而今年至今,河鋼股份(000709.SZ)、招商證券(600999.SH)等相繼發佈配股預案。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市場回暖,上市公司市值回升,而配股獲得資本的機會“稍縱即逝”,當前,上市公司配股融資動力十足。與此同時,受再融資新政的約束,當定增遇冷時,配股融資成為上市公司青睞的近期策略。

發配股預案公司數量大幅增加

進入3月以來,配股之風漸起,並且日益活躍。3月12日,河鋼股份(000709.SZ)發佈配股預案,次日,招商證券(600999.SH)公告稱擬配股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為目前年內配股募資最大金額。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包括上述兩家在內,年內共有天風證券(601162.SH)、北京利爾(002392.SZ)、天順股份(002800.SZ)等8家企業發佈配股預案,其中,天順股份、北京利爾的方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1月以來已有25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配股預案。按預案公告日來看,去年共計有17家。從目前方案進度來看,通過證監會核准的有3家,分別是凌雲股份(600480.SH)、銀寶山新(002786.SZ)和國海證券(000750.SZ);停止實施的有10家,仍處於董事會預案和股東大會階段的共計有12家。

從計劃配股數量來看,河鋼股份、招商證券、天風證券均超10億股。從預計募資金額來看,招商證券、天風證券、河鋼股份、天齊鋰業募資均在70億元以上,而天順股份等4家預計募資金額均不超過10億元。

數據對比可以發現一些變化:去年同期,僅有海王生物(000078.SZ)、星輝娛樂(300043.SZ)、上海鋼聯(300226.SZ)3家公司發佈了配股預案。

即便從全年數據來看,2018年有國海證券(000750.SZ)、銀寶山新(002786.SZ)等17家公司發佈配股預案,其中10家公司方案已停止實施。

上市公司配股融资之风渐起,火热背后原因何在

配股預案公司面面觀

記者梳理8家公司公告發現,“做大做強”成為上述公司配股募資主要用途和動力,同時一些公司還有償債壓力。

從其中兩家券商來看,招商證券3月中旬則是兩大招齊放,在公告擬配股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的同時,回購6.5億元至13億元公司股份。對於募資用途,公司表示,擬用於子公司增資及多元化佈局、資本中介業務、資本投資業務、補充營運資金。

另一家券商天風證券,去年剛剛於A股上市,在4月16日發佈2018年年報的同時公司發佈配股預案,其中顯示,公司擬按每10股配售不超過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股份,募資不超80億元,募資將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擴展相關業務,擴大公司業務規模。

具體來看,從天風證券公佈的募集資金投向來看,最大一筆金額25億用於“子公司增資及優化佈局”,其餘包括加強財富管理業務、適度增加證券自營規模投向。

上市公司配股融资之风渐起,火热背后原因何在

不過,從行業因素來看,券商配股融資方面或許還有科創板的影響。市場認為,為了給科創板項目準備充足的跟投資金,多家券商已緊鑼密鼓地開展融資計劃。

與上述招商證券情況類似,一邊回購股份,一邊配股募資的,還有河鋼股份。據公司3月1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計劃擬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4.96元/股,預計此次回購股份數量約為1.01億股-2.02億股。與此同時,公司披露了2019年度配股公開發行證券預案,擬按每10股配售不超過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股份,募資總額不超8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償還公司有息負債。

上述配股公告顯示,隨著近年來河鋼股份經營規模的逐步擴大,公司的負債規模也隨之提高。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為71.61%。即使與寶鋼股份(600019.SH)和包鋼股份(600010.SH)等行業龍頭47.60%和64.82%的資產負債率相比,河鋼股份的債務負擔也相對較重。

若將此次募集資金中80億元全部用於償還有息負債,以2018年9月30日公司財務數據為基礎,河鋼股份的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將相應下降至67.73%。

配股年內火熱背後因素

定增、可轉債、配股……從多種上市公司再融資手段來看,配股並非首選,在再融資新規出臺後,定增一度遇冷,上市公司轉而選擇可轉債。

而配股預案在年內相繼發佈,業內人士認為,選擇配股的融資方式,與時機和公司所處行業地位關聯程度較高。

年初至今市場回暖,A股漲幅較大。東方財富數據顯示,上證指數從去年12月底的2494點上漲至近3300點,市場累計漲幅超過30%。

在此情況下,上市公司配股動力較強。“市場整體交投活躍,提供了較好的融資環境,上市公司普遍的市值處在上升過程。市值變高以後,需要支付的配股對價也變小。”中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毅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其次,從再融資本身來看,再融資新規出臺後,定增市場降溫,而可轉債需要支付部分利息,另一方面需要一個有利環境。有市場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國內來看,股權融資成本要低於債券融資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在市場活躍的情況下,股權融資成為首選。

“受再融資新政的約束,上市公司對定增等再融資策略的需求降低,但是上市公司仍有較大的融資需求,加之A股市場的配股審核難度低於定增,因此配股融資成為上市公司青睞的近期策略。”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葛壽淨對記者表示,他同時表示,公司的融資需求、再融資新政、趨於嚴格的定向增發監管與審核程序為上市公司選擇配股的主要原因,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公司會轉向配股進行再融資。

從公司發展本身來看,強大的資本優勢也將為其發展乃至轉型提供強大後盾。“從現在的市場和行業來看,如果不是行業當中數一數二的地位,被邊緣化的可能性非常高,吸納資本的機會對於公司來說非常寶貴。同時,實業投資風險大於虛擬投資,上市公司未雨綢繆把資金融到手,轉型也具有資本優勢。”程毅敏表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停止配股的情況年內還將結構性出現,一旦窗口期關閉,部分公司效益、股東回報並非十分明確,放棄配股的認購者增加,上市公司可能無法完成再融資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