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中的民營企業——格瑞因:前瞻獲先機 篤行以致遠


奮進中的民營企業——格瑞因:前瞻獲先機 篤行以致遠

奮進中的民營企業——格瑞因:前瞻獲先機 篤行以致遠

“相比業內同行,我們早走了7年。”秦皇島格瑞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瑞因)董事長吳舉在對記者說起這番話時神情複雜,沒有絲毫自得。

作為主要從事廢氣治理領域、水處理領域工程建設總承包和工程諮詢及環保設備運營等業務的專業環保企業,格瑞因已經深耕VOCs治理領域11年之久。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物,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汽壓大於133.32Pa、常壓下沸點在50~260℃以下的有機化合物,或在常溫常壓下任何能揮發的有機固體或液體。VOCs治理難度較大,行業技術門檻較高。

令人驚訝的是,格瑞因在2008年成立之初並沒有選擇當時大熱的PM2.5治理領域為業務重點,而是選擇了當年國家還沒有關注的VOCs治理領域作為主攻方向。事實證明這一決斷極具前瞻性。2010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進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33號),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了開展VOCs汙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將VOCs和SOx、NOx、顆粒物一起列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防控重點,正式開啟了我國VOCs管控與治理之路。

在這一國家頂層設計出臺的同時,格瑞因的第一代產品已經推向市場。但一個行業從興起到繁榮需要過程。作為行業先行者,格瑞因在發令槍還未響起時就已起跑,在取得了先發優勢的同時,也直面巨大的壓力。

“市場前景廣闊,但是當下企業如何生存?”“沒有現成的技術研發體系可以參考,研發方向在哪裡?”這是擺在公司領導層面前兩個繞不過的問題。

“專、精、尖”是格瑞因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之一。VOCs治理領域有十多個分項,格瑞因選擇將彩色包裝印刷和工程機械兩個行業的VOCs治理作為主攻方向,以控制企業規模和運營成本,將有限資金最大程度向技術研發傾斜,確保先發優勢。“無論多麼艱難,我們的研發投入都保障在純利潤的10%以上。技術領先,這是我們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有著20多年環保工程技術研發背景的吳舉在說到“技術領先”這4個字時特別加重了語氣。

要做到技術領先並不容易。談到當年技術研發攻關過程時吳舉用“驚心動魄”和“走到了研發的崩潰邊緣”來形容當時的情形。或許這正是說到“早走了7年”時吳舉神情複雜的原因。

“在研發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過程中,材料吸附效果非常好,這讓我們異常的興奮。但在接下來的實驗過程中出現了一次事故,產生了悶燃現象。這讓我們非常緊張,對研發方向也有了懷疑。”吳舉說起當時的情景時眉頭仍不自覺皺了起來:“這個方法還能不能走下去?我們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悶燃情況的出現?後來,我們專門做了大量的實驗,就讓它悶燃,把所有悶燃的條件摸出來,然後我們再採用20項技術避免悶燃的出現。最終我們解決了這個最難的環節。現在格瑞因在國內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燒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前瞻性確保了企業發展方向的正確性,但往往也伴生著巨大的壓力。保持技術領先,尋找企業規模與市場的最佳契合點,使格瑞因挺了過來。

奮進中的民營企業——格瑞因:前瞻獲先機 篤行以致遠

2013年起,國家對VOCs治理力度越來越大,在國家頂層設計層面逐漸開始加碼。2013年5月,環保部發布《揮發性有機物汙染防治技術政策》,首次在VOCs汙染防治策略和技術方面提出指導性意見;2013年9月,國務院發佈《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將VOCs納入排汙費徵收範圍;2013年9月17日,環保部等部委發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2014年12月,環保部發布《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方案》;2015年,財政部、發改委及環保部聯合發佈《揮發性有機物排汙收費試點辦法》(財稅[2015]71號);2016年,工信部與財政部共同發佈《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工信部聯節〔2016〕217號);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大形勢促進了VOCs治理行業的迅猛發展。據瞭解,近年來,國內VOCs治理行業一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20年,工業源重點行業VOCs的減排需求累計約為430萬噸,帶來的市場空間達千億元級別。

東風漸起,格瑞因的銷售收入不斷提高,2017年公司訂單額為1700萬元,2018年訂單額達到4800萬元,同比增長282%。預計2019年訂單額最高可達1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往往意味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據瞭解,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VOCs治理市場在中國。蓄勢良久的格瑞因並沒有“站在高臺上等風來”,而是從技術研發、企業管理、市場佈局、產能提高、品牌建設等多角度全面發力。

2015年在業內其他同行剛剛開始研發第二代產品時,格瑞因第三代產品已經在國內市場火爆銷售。公司自主研發的採用RTO蓄熱式燃燒技術的VOCs治理產品極具市場競爭力,其治理效果可以達到99.7%,遠高於國家要求的70%達標線。其熱回收效率高達95%以上,可節省廢氣升溫所需消耗的燃料,為客戶節省大量運營成本。

這一產品因其技術的先進性,曾在南京市場打敗一家處於國際技術一流行列的美國公司,競標成功。

秦皇島港田鋁塑包裝有限公司同樣是這一產品的使用客戶。國家VOCs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大對彩塑行業提出了更高治汙標準,作為秦皇島市彩塑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港田鋁塑近年來一直在積極尋找好的VOCs治理產品,以期能達到國家標準。公司副總經理孫茂山對這一產品讚不絕口:“這套設備現在運行非常穩定,而且VOCs處理標準也達到99%以上。我們最看重的是熱能回收。我們算了一筆賬,3年裡節省的燃料成本就相當於一臺VOCs處理設備的價錢。”

奮進中的民營企業——格瑞因:前瞻獲先機 篤行以致遠


“在技術研發這塊,我們的做法是生產一代、研發二代、關注三代,確保公司不斷推出引領行業技術研發航向的產品投放市場。”吳舉介紹公司研發計劃時說:“未來公司將把化工以及煤化工行業VOCs治理領域作為研發主攻方向。同時,我們也在探索進軍服務外包領域,逐步探索智能遠程監控,實現託管運營。目前,在蘇州一家企業已經開始試點運行。”

夯牢安身立命之本的同時,格瑞因也在加強管理團隊的建設。

公司總經理石洪利的加盟給格瑞因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想象空間。石洪利具有20年以上的管理大氣汙染治理企業資歷,對企業長遠規劃、運營管理、品牌建設具有獨到見解。石洪利介紹,目前,格瑞因的生產車間由5000平方米增加到了1萬平方米,同時正在積極籌劃新廠房建設。國內市場佈局也從過去的14個區域增加到24個區域。目前,公司的目標是,儘快完成蛻變,使格瑞因躋身“VOCs治理行業億元企業俱樂部”,成為業內第一梯隊的領跑者,佔據市場主動。

在“早走的7年”裡自信堅守;在大勢將臨之時,主動蓄勢;風口來臨,則大膽拓取。“萬事具備,東風已起”,格瑞因的前景我們可以想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