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學者很疑惑,史前洪水所有人都躲進諾亞方舟,為何中國沒有?

xm8023


這個西方學者怕是個傻子吧!

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東西方都有超級大洪水的傳說,東方是大禹治水,西方是諾亞方舟。諾亞方舟只是西方世界的傳說,怎麼會有中國人?

同樣是發洪水,西方都逃到諾亞方舟這艘大船躲避,直到和平鴿銜來橄欖枝。東方卻與洪水死磕,一代人一代人治水,鯀死了禹接著幹,制服了洪水,立下不朽功勳。

據說,這體現了東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西方接受自然的安排,東方則與自然死磕,戰天鬥地征服自然。


七七是祺祺


小時候聽了一個百家姓起源故事,故事講的是很久很久以前老天看見地面上的人為了利益每天都生活在欺騙和謊言下不講道德沒有信義一天人們幹了一件事老天得罪了,老天決定下一場超級大的雨把地面的人全部淹死,但是這水淹不是動物老天給,大雨和大洪水來了有一對兄妹父母都死了家裡什麼都沒有了就只有一個大木桶兩兄妹就坐在桶裡,後來大水退了兩兄妹活了下來發現整個世界的人都死光了就剩他們兩個人,過了幾年兩兄妹都長大了他們找不到成親的對象然後哥哥就跟妹妹說我們把家裡的磨子由山頂滾到山腳如果磨子和在一起他們就成親沒有和那麼就不可以,妹妹同意了第二天他們各自拿著塊磨子哥哥拿陽面妹妹拿陰面由山上滾下去最後磨子和在一起了然後兄妹兩就成親了,成親後一年後一天妹妹要生孩子了生了一個肉球,哥哥一看難道是老天真要人死絕才行,他氣不過就用刀把肉球砍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就掛到楊樹李樹張樹這些樹上面第二天他們起床就看見滿山遍野人楊樹上的就姓楊李樹上就姓李就這樣世界由重新有人了。從這個故事來講大洪水肯定是有而且是波及全世界的雖然這個故事有很多漏洞但是無風不起浪這樣的故事源頭肯定就是上古流下來的。


穹宇青鋒


史前大洪水,是人類的共同記憶。世界各地的神話傳說中,都有關於大洪水的記載。這說明在人類的史前歷史上,確實曾經出現過大洪水,而且大洪水一度讓人類陷入危機。

對於大洪水所產生危機的處理辦法,西方和中國顯然是不一樣的。西方是出現一艘巨大的方舟,人類以及世間萬物登上方舟,得以解脫。中國則是把洪水引入河道,通過河道的洩洪解除水患。

這些方法,或許是中西方先民們曾經試驗過的一種方法,或許是他們想象的一種辦法。那麼中西方先民們的辦法,為什麼這麼不一樣呢?在中國人的想象中,為什麼沒有諾亞方舟這樣一種看起來不錯的救人工具呢?

(諾亞方舟插畫)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

一、中西方的地理狀況不同。

無論是神話想象,還是文學想象,都是根據所在的地理狀況不同來決定的。

中國是陸地文明,在地理結構上是西高東低,水都是從西邊往東邊流,一直流到大海的。顯然,對水的處理辦法,最好就是讓他進入江河中。只要進入了江河,到達海洋,水患也就解除了。

西方則是海洋文明,四面八方都被海水包裹著。雖然也有河流,但是在西方人看來,整個陸地都有可能隨時隨地被海水給淹沒,河流是沒有用處的。唯有一艘巨大的船,才可能對人類起到真正的拯救作用。

(大禹像)

二、中西方的道德拯救方式不一樣。

中西方關於大洪水的記憶,其實不僅僅是一種記憶,而且還是一種隱喻。當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時候,貪慾和佔有慾也就起來了。同時,當權者利用武力強佔公共資源。這其實也是一場洪水,一場形而上的洪水。這場形而上的洪水引起了更大的恐慌。所以我們說,這裡的洪水是隱喻性的。

對於道德淪喪產生的恐慌,在拯救工具的選擇上,體現了東西方的不同智慧,以及對問題的不同看法。

中國人認為,當道德淪喪出現以後,應該積極干預,想辦法引導。就像把洪水引到大海里一樣,也應該把淪喪的道德勸走。總之,要有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

西方則認為,人類出現的災難是沒辦法在原地拯救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逃離,逃離這醜惡的人間,進入天國之中。

中國古人認為,要勸導教化,就需要出現一個像堯舜一樣有高尚品德,或者像大禹一樣,有強大神力的人。讓他來引導老百姓,就能夠解決問題。

西方古人則認為,只能把品德高尚的人放在方舟之中,剩下那些品德惡劣的人,就讓洪水把他們全部淹沒,從而再次沖刷出一個美好的世界。

(新石器時代)

三、中西方的未來猜想不一樣。

疏浚河道以及修建諾亞方舟,除了作為一種現實圖景的表現和道德圖景的隱喻外,還隱含著對人類未來的一種猜想。

從人類一出現,人類就在思考“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到哪裡去”的問題。尤其對“我到哪裡去”,人類一直充滿不安。

作為一個部落,除了遭受自然災害外,還有來自其他部落的攻擊。整個部落就處在這種攻擊造成的恐慌中。他們總是希望有更多的資源,總是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環境,總是希望到達沒有煩惱,沒有飢餓,沒有疾病,沒有爭鬥的天國。

中國古人對現世表示不滿的時候,都是通過河道解決問題。比如古人說的“乘浮搓遨遊滄海”“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都是想通過從河流往海上去,然後到達天國。

中國古代的仙山都在海上,而且還與天空相接。古代神話故事中就記載過,有人乘浮槎出海以後,就到了天上,成為天上的星星。

但西方不一樣,西方是要通過方舟到達天國。他們的方舟不是通過河流開到海里,因為海洋對他們來說太稀鬆平常了。他們的方舟也不接引在世的人,而是接引死後的人,是對靈魂的拯救。

正因為有這樣一些不同。所以中國就只有河道,而沒有方舟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這個題目有點亂說了。諾亞方舟是聖經裡的傳說,即便在基督教國家裡,也沒有幾個人相信這是真實的,別把重視西方學者想得這麼腦殘。其實,關於大洪水的記載,西方與東方都有,聖經有諾亞方舟,中國有大禹治水。下面我就說說,中國是如何以自己的智慧,來應對這場威脅人類生存的大洪水。

第一,帝堯時代,洪水氾濫

或許是氣候反常的關係,從帝堯時代起,洪水氾濫成災,成為國家的一大禍患。在先前的史料裡,從黃帝一直到帝嚳,都沒有記載過洪水氾濫的情況。我們在許多古文明的傳說中,都可以看到某一個時間段洪水滔天,最著名的有基督教傳說中的諾亞方舟故事。那麼這些古文明所描繪的洪災,想必與整個地球的氣候變化有著直接的關係。

第二,鯀治水失敗的經驗教訓

洪水氾濫,已經成為社會穩定的一大威脅,堯帝決心要徹底解決洪災。諸部首領推舉鯀治水。鯀就是大禹的父親,估計其家族有豐富的治水的經驗,因此大家都舉薦他。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結果沒治成。《堯典》說:“九載,績用弗成。”

鯀治水不成功,問題出在哪呢?

首先他的方法是不完善的。對於洪水,他採用“堵”的辦法。所謂的“堵”,就是修築堤壩,把洪水限制在河道之內。古代有一句話,叫“水來土掩”,這個辦法,從理論上說,是符合當時治水的思維。問題在於用“堵”的辦法,對付一般的洪水可以,倘若帝堯時期的洪水乃是人類面臨過的最大洪災,那麼洪水的衝擊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人工土堤摧毀。

客觀來說,鯀仍然是有功績的。因為他的治水實踐,至少積累了失敗的經驗教訓,沒有失敗的嘗試,就不可能有後來大禹治水的成功。

第三,大禹治水,成就一代偉業

禹是鯀的兒子,後世尊稱為“大禹”,意為“偉大的禹”。禹的偉大,在於治水之功。面對自然界的洪水災害,帝堯時代幾乎束手無策。鯀用堵的辦法,就是修水堤防洪水,可是在驚濤駭浪的威力下,收效甚微。

帝堯去世後,帝舜以鯀的兒子禹治水。

要怎麼樣才能徹底解決水患呢?禹認真地研究了父親鯀治水失敗的經驗,認定用堵的辦法是行不通的,這是因為當時的工具太有限了,沒有鋼筋混凝土,堤壩建成後,還是鬆鬆垮垮的,根本無法抵禦洪水的衝擊。要怎麼辦呢?既然用堵的辦法不行,就用疏導的辦法,把洪水分流,分流到水少的區域。這個辦法看似簡單,實則困難重重,在工具那麼簡陋的年代,要人工疏通河道,談何容易!

要怎麼開始呢?首先要測量地形高低。因為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要是新開挖的河道比原河道還要高,洪水是無法流出去的。疏導洪水後,會不會殃及疏導區的居民呢?這也要有測量的數據才行。因此禹帶著一批人,翻山越嶺,拿著簡單的測量工具,在山川地帶測地形的高低,立起一根根標竿,計算從哪裡開挖水道最合適。這個工程量極其巨大,不要說古代,就是到今天,也算得上是巨大的工程。


整個治水過程共耗費了十三年,其間開挖了許多水道與陸路,長年以來為患百姓的洪水災害終於得到了抑制。我不得不佩服先人的勇敢與堅強,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能做出如此偉大的事業,大禹不愧是“偉大的禹”。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治水功績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裡我要說,在洪水到來時,西方的做法是乘一艘諾亞方舟逃跑,東方中國的做法是勇往直前,治服洪水。正是這種偉大的奮鬥精神,造成古代中國的強大。


君山話史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只有華夏文明存在了五千年,而同時期的其他古文明均遭到滅絕?

在西方神話中,西方人遇到洪水只會逃避,因為他們相信上帝會來救他們。而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智慧文化,中國人不信上帝,因為中國人相信人定勝天。


天塌了就去採石補天;山擋住了去路,就祖祖輩輩把它移走;太陽出來鬧事我就把它射下來;天帝做錯了事,也要揮舞著鐵棒把天攪得天翻地覆。


中國人喜歡抗爭,從不屈服強權。與天鬥其樂無窮。

中國人對神們只是崇拜而不是膜拜,因為中國人認為只要自己努力,自己也可以做到。

這就是中華魂,體現了華夏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西方人如果與我們打交道久了,將來沒準上帝也會信仰中國人。

附上一則流行於西方的笑話:

天堂的門壞了,上帝要招標重修。 印度人說:3000弄好,理由是材料費1000,人工費1000,我自己賺1000。 德國人說:要6000,材料費2000,人工2000,自己賺2000。 中國人淡定地說:這個要9000,3000給你,3000我的,剩下3000給那個印度人幹。 上帝拍案:中國人中標!



打開塵封的歷史


但凡瞭解過世界古代神話史的人,都知道世界各地都曾出現過很多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國內外的大洪水傳說

在我們的國內,關於大洪水最有名的傳說是大禹治水,傳說在上古時期,一場滔天的大洪水席捲了整個中華大地。

為了解決洪水的問題,當時部落的首領就安排了大禹的父親治水,只不過因為大禹的父親在治水過程中出了錯,所以就丟掉了性命。

在父親死後,大禹接過父親的重任,帶人處理起了洪水,最終在他的帶領下,人們通過引流的方法漸漸解決掉了大洪水。

在西方的傳說中,最出名的是諾亞方舟傳說,傳說在上古時期,一場恐怖的大洪水席捲了全球,正是在這個時候,諾亞憑藉著提前準備的方舟帶領著許多物種逃過了一劫,並最終繁衍到了至今。

除此之外,在中東、北美洲、希臘、印度等地方的傳說中,也有著不少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比如在中東的蘇美爾文明、在美洲的瑪雅文明中,就有非常類似於諾亞方舟的洪水傳說。

根據歷史學家的統計,全世界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人們口耳相傳的洪水傳說一共有50多個。

就彷彿在每個民族發展的初始,都曾遇到過一場毀天滅地的史前大洪水,由此也引發了很多人的聯想,疑惑在上古時期是不是真的擁有著這麼一場全球性的大洪水,要不然,怎麼可能那麼多地區都留下了大洪水的傳說?

我們洪水傳說的獨特

而在這眾多大洪水傳說中,有一個細節是頗為耐人尋味的,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大洪水傳說中,他們的祖先面對大洪水的解決方法都是乘坐船隻逃生或者通過其他的途徑保下性命。

唯獨只有我們傳說中的先民是沒有避開災難,而是直接迎頭解決大洪水並最終獲得成功的。

我覺得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跟我們堅韌不拔的民族特性有關,在這種堅韌不拔的民族特性影響下,我們的古人在洪水面前才煥發出了強烈的鬥志,這才反其道而行,在那個幾乎不可能的時代解決掉了洪水。

我們對史前大洪水可能存在的誤解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另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可能就是當時我們祖先族群的規模比較龐大。

每次說到世界各地的大洪水時,很多人都會因為傳說中描述的洪水規模太過於龐大,以為這只是單純的傳說,不相信世界各地的歷史中發生過這樣的大洪水。

但是在我看來,世界各地既然都有著關於大洪水的傳說,那大洪水應該就是存在的,只不過與傳說中的描述不同,這些洪水的規模應該沒有傳說中那麼龐大、沒有傳說中瀰漫整個世界或者橫跨了數千裡的範圍。

頂了天的,就是某些大河流域中爆發的區域性洪水。

被過於誇張化的洪水傳說

我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推測結論,實際上是有根據的,在上古時期那個還沒有形成國家、城市概念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範圍是非常渺小的。

我們的文明始祖炎帝、黃帝,其實在當時就是一些大部落的首領,而他們的部落,可能跟一個村莊差不多,也有可能就和現如今的鎮、縣差不多。

而我們都知道,農耕民族在早期的時候是非常依賴於河流的,這點我們從世界上各大文明均發源於某某河流域旁的記載,就可以看出。

在那些人類先民大量居住於河流兩岸的時代裡,人們的生活是非常受到河流波動限制的。

如果河流穩定,那就沒有什麼問題。

但如果河流泛濫、爆發大洪水的話,對於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滅頂之災。

因此這個時候如果爆發一場影響了整個族群的大洪水,那麼將會留給人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那個時候,人們沒有科學自然的概念,在恐慌的心態下,自然就產生了類似於天神降怒的想法,並把其編撰成故事流傳了下來。

而人們在受到了驚嚇之後,向後人口口描述這件事情時,就不免有些誇張化,並在經過類似於“以訛傳訛”之類的扭曲後,最終演變成了我們所瞭解到的世界性大洪水。


我覺得,這可能就是各地區世界性大洪水傳說的真相。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的話,我們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可能就是上古時期一次對黃河洪水氾濫的治理。

之所以在我們的神話傳說中並沒有出現洪水差點滅掉了整個族群的描述,可能就是當時我們的祖先族群已經發展到了很大的規模,因此才沒有被一場洪水給差點滅掉了族群、沒有出現其他地方神話傳說中只有少部分人逃亡的結果、才有餘力做出了和其他地區神話傳說中不同的行為。


而西方與世界各地的很多傳說中,之所以會出現那樣的結局,可能是因為當時他們的族群太過於渺小了,因此才會在面對洪水的時候毫無抵抗力,只剩下了少部分人存活下來。

所以說這就是我們的祖先在大洪水時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解決洪水的原因,堅韌的性格是一個方面,那時候的群體龐大、受災不是特別慘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孤客生


根據《聖經·舊約全書·創世紀》記載:在很久遠的年代,上帝耶和華見人類愈發放縱不羈與不圖進取,而且犯下了許多令他不能容忍的罪行,於是,他想以一場從未有過的巨大洪水來毀滅人類, 再重新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彼時有個叫諾亞的人,心地善良,正直無私,還很勤勞能幹,上帝對他說:“念你醇厚善良,與眾不同,所以決定幫助你和你妻、兒、兒媳。你可以用歌斐木製造一艘大方舟,帶上各種動物,每一種生靈雌雄各七隻,躲進方舟裡,然後天將連降四十天滂沱大雨,大地將變為一片澤國”。

製造體積如此龐大的方舟,對諾亞是個嚴峻的考驗。他花了很長時間(猶太民族傳說為120年)才造好。按《聖經》描述,該方舟長125米,寬22.5米,高16米,共分三層,按噸位計算,大約相當於現代15000噸級的巨型船舶。

建造好方舟後,諾亞攜帶家人和許多動物都上了船。不久,果然天降大雨。傾盆大雨連下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吞噬、捲走。水勢不斷上漲,驚濤駭浪以排山倒海的威力盪滌人間腐惡,很快就淹沒了高聳的山頂,諾亞方舟在一片汪洋中隨波逐流,猶如大海中的一片樹葉,飄到了阿拉拉特山(在今土耳其境內)頂後擱淺不動了。後來,大洪水漸漸消退,諾亞方舟停留在阿拉拉特山頂。

諾亞首先放出一隻鴿子,看看洪水浩劫後的世界究竟怎樣了,不久,鴿子飛了回來,因為洪水還未徹底消退,鴿子無法停留;第二次放飛,鴿子回來後嘴裡叼著橄欖枝嫩芽,表明洪水已退,萬物恢復了生機,樹枝上已長出了新芽。第三次,鴿子一去不返。諾亞明白,洪水已徹底退去,鴿子有了落腳之處。

諾亞一家和所帶的動物從方舟裡魚貫而出,重新改造、建設洪災過後滿目瘡痍的世界,因為諾亞方舟,人類以及地球上所有生靈這才沒有滅絕,並得以繁衍生息下去。

後人為了紀念生命劫後新生,便把鴿子和橄欖枝視為和平的象徵,而諾亞用歌斐木打造的那艘巨型方舟,也永遠地停留在海拔5000多米的阿拉拉特山上。

史前這場驚天大洪水似乎確有其事。在中東的以色列、阿拉伯諸國、北非的埃及、南美的印第安、東方古印度甚至中國都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

諾亞方舟的故事,流傳至今已經足足有6000年了。最近這幾個世紀以來,關於諾亞方舟的爭論依然眾說紛紜,爭執不休,據說科學家與探險者已在土耳其的阿拉拉特山脈發現了方舟殘骸(遺址),諾亞方舟是神話傳說抑或是歷史事實倒並不重要,問題在於,假如這一顯然帶有玄幻色彩的神話傳說真實發生過的話,那麼人類對《聖經》中的每一個傳說故事就必須認真對待了。

中國上古文獻對這場史前大洪水也有記載。《三海經·海內篇》 載:“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孟子》載:“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水逆行,氾濫於中國”。當時這場巨大的洪水是全人類都要面對的災難, 面對滄海橫流,西方人(包括中東地區的猶太、阿拉伯民族)選擇了諾亞方舟以庇護生靈,逃出生天,而中國人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與洪水抗爭,大禹治水的傳說由此衍生,雖然大禹(包括鯀治水)治水極具神話色彩,但也有許多人相信其真實性。

面對這場驚天大洪水時,鯀、禹父子二人奉堯、舜二帝之命,帶領崇伯和夏伯等人負責治理大洪水。鯀因治水不利,被堯帝所殺。鯀子禹繼續帶領大家治水,他常年在外與洪水搏鬥,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經13年,採用堵疏結合之法,終於將氾濫不息的大水成功導引入海洋,完成了治水的千秋大業。

從諾亞方舟和大禹治水的傳說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差別 。面對這場堪稱天劫的史前大洪水,敬畏自然、信仰上帝的西方人選擇乘坐諾亞方舟做庇護以保留住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而中國人的選擇似乎更頑強與堅韌——對抗並最終馴服洪水 。另一方面,史前中國人的智慧與勇氣,與西方人乘坐諾亞方舟逃生是有本質區別的。

在那個渺遠、洪荒的年代,當人類面對共同的危機——洪水巨災的同時,西方人選擇了信仰上帝,並堅信善惡有報,一切自有安排 。於是建造了諾亞方舟為各種生命作庇護所;而中國人卻選擇了相信人力,相信自己(某偉人說“與天鬥、與地鬥其樂無窮”大概源於此?),並憑藉堅韌不拔的意志,智慧的頭腦,戰天鬥地的勇氣,成功地制服了桀驁不馴的滔天洪水,捍衛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面對洶湧的洪水,中國人沒有建造、躲進方舟裡逃命,而是依然選擇與其抗爭並取得了最後勝利,中國人自古就有的堅韌品質和改造自然的勇氣,是這個飽經劫難的古老民族能生存、繁衍至今的奧秘。 以大禹治水到諾亞方舟的傳說相對比,西方學者的疑惑,大概能從中找到答案吧?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辛苦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古蘭經裡說真主要懲罰人類。因為人類不聽從先知努哈使者的勸導,真主命令怒哈,聖人造船,大船造好以後,真主命令,所有的動物,個派一對上船,然後還有聽從怒哈聖人勸導的,80多人。還有努哈使者的家屬,不過他有一個兒子沒上船。然後天降大雨,地下也出水,很快全世界到處都是水,最高的山峰也在水下面,持續了40多天後。水位迅速下降,努哈使者放一對烏鴉出去,烏鴉沒有回來,過了三天又放鴿子出去,鴿子叼來了橄欖枝,腳上還有泥。然後他們把船停到了一個山上,時間離現在應該有6000年以上吧,也許我們中國人的祖先,是在那條船上吧?😀然後人口越來越多,分散到全世界各地吧?


兒時的回憶61952038


關於大洪水,中國的傳說中也有。在中國的傳說中,因為水神和火神打架,水神共工不敵火神祝融,一頭撞斷了不周山,於是天塌了一個洞,引發了大水。大洪水的傳說在很多民族的傳說裡都有,因此可以斷定歷史上大洪水確實是發生過的。

在西方的傳說中,諾亞方舟救了人類,在中國的傳說中,人類又是怎麼得救的呢?

在我的老家陝西藍田,有個華胥鎮,那裡有座人祖山。人祖山下有傳說:大洪水過後,整個世界只剩下了兄妹二人。如果沒有人承擔起繁衍後代的任務,整個人類就將會滅絕。這種恐怖揪著兄妹二人的心,於是他們萌生了承擔繁衍人類任務的想法。可是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他們是兄妹,按照從前的常理,兄妹是不能成親婚配的。可是兄妹如果不能成親,人類將從他們之後完全滅絕。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向天地詢問。天地若同意,他們二人就可結為夫妻。怎麼問天地呢?兩兄妹決定在相對的兩個山頭上各點一堆火,如果兩個火堆上的煙在天空中匯合成一股煙,就說明天同意。於是兩人就在兩座山頭堆上柴草,點起火來,果然兩堆火的煙在空中匯聚成了一股煙,這說明天同意了。光有天同意還不行,還要地也同意。那怎麼才能讓地同意呢?兩兄妹就決定每人各抱一塊大石頭分別從兩座山頭往山下滾,如果兩塊石頭能夠摞到一起,就說明地也同意了。於是二人各找了一塊大石頭分別從兩座山頭上往下滾,第一次滾的時候,兩塊石頭雖然交匯了,可是並沒能疊在一起,這個時候山神從地下伸出了一隻巨大的手,將兩塊石頭託了起來,使兩塊石頭並在了一起。兄妹二人一看是有外力幫忙,不是自然的,覺得不應該算數。於是二人決定重新再滾一次。第二次滾的時候,兩塊大石頭端端正正實實在在地摞到了一起,這就說明大地也同意他們二人成親。天同意了,地也同意了,於是二人就心安理得地在這驪山之頂成了親,開始了繁衍人類的壯麗征程。他們就成了華夏的“人祖”。

有科學研究證明,人類的基因非常單調,很有可能全人類都來自於上古時期一對夫妻的基因。而同樣的傳說,其他民族也有。

所以,我認為中國的傳說更可信一點,因為在生產力落後的遠古時期,人類是沒有能力造那麼大的船的。


井上桃花


史前洪水,在全世界許多民族的神話傳說中都有記載,最有名的是《聖經》中的諾亞方舟和《古蘭經》中的努哈洪水,在兩部宗教經典中,人民都是受到了神啟,登上大船,躲過了洪水,保全了族人和物種。除了《聖經》和《古蘭經》,世界其他的地方的神話中也有許多登船躲避洪水的傳說。

中國神話,也有關於洪水的記載: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經過鯀和禹兩代人的治理,先後採用了堵和疏的辦法,終於止住了水災,大禹由此成為治水英雄。

中國神話裡,各種水災的版本自始至終沒有提到過類似方舟一樣的情節,都是記載的疏導治理水災,這同《聖經》《古蘭經》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區以船隻躲避水災的記錄不同,這是為什麼呢?

小院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地區差異

古代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居住在阿拉伯半島,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周邊環繞著紅海、阿拉伯海和印度洋,三面環水,對於航海,猶太人並不陌生,“出埃及記”就是講的摩西率領族人渡過紅海,擺脫埃及到達迦南的故事。瞭解海洋的猶太人自然對熟悉船隻,洪水來臨造船避難再正常不過。

而華夏大地當時北面西面南面都屬於蠻夷之地,只有東面靠近海洋,古人的航海技術並不發達,基本上當時就是個內陸國,對於造船沒有多大興趣,即使想造,限於技術條件,可能也造不出像樣的船隻。

二、農耕和遊牧民族的文化差異

猶太人的古稱希伯來人,原本的意思就是“遊牧的人”,猶太人群體是一個遊牧民族,居住在蘇美爾人的烏爾帝國附近,後來遷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帶)。遊牧與農耕的文化差異,導致了遊牧民族在遇到自然災害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遷移,尋找另一塊可以生存的土地,而農耕民族卻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同一塊土地,說什麼也不肯放棄祖祖輩輩的土地,背井離鄉,所以大洪水來臨時,遊牧民族坐上船隨波逐流,直到洪水退去,農耕民族卻始終堅守在原地。

三、技術水平的差異

遊牧民族的猶太人和農耕的華夏民族各有所長,熟悉海洋,瞭解船隻的猶太人可以造船避水,但不擅長農耕的他們卻只能躲避,任憑家園被淹沒,無法疏導治理。作為農耕民族的華夏不擅長造船,但有著豐富的治水經驗,因為在農耕生活中,治理水患是相當重要的環節,時刻都需要同水患做鬥爭,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中國古人發揮自己所長,通過治理、疏導的方式同洪水作鬥爭,最後同樣取得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