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的两场气势夺人的背水一战。可惜主角最终一自刎一被诛

秦末汉初发出过两起背水一战,以少胜多的真实战事。一是项羽

破秦,一是韩信破赵。

两人都采取了置之死地而后生、激励军士气势奋勇向前的拼杀方法。

项羽在巨鹿背水一战大破秦军,严谨的说是破釜沉舟、孤注一博。策略方法含量少,就是血勇冲击,以一当十,不成功便成仁。

韩信攻伐赵国背水一战,是兵法,有计划有奇兵的战术策略。再利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大破赵军。

二者性质上相通,但项羽破秦更象男儿亮剑,硬杀硬博,比后者血性多了一些。

项羽

秦末汉初的两场气势夺人的背水一战。可惜主角最终一自刎一被诛

秦未发生农民大起义,先前被秦灭亡的各国贵族也借势造反 复又称王,全国呈燎原之势。起先,秦派了些刑徒军镇压,均无效果。后来用章邯为帅率军救火。章邯打仗有两把刷子,先后击溃义军多部。最后率20万秦军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围住赵王歇。赵王向各路诸侯、义军求援。

章邯也调来另一秦将王离20万大军前来联合,试图围点打援,一举扑灭各路锋烟。

各路诸候联军到了巨鹿外围,惧不敢进。

楚怀王也派了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的援军。宋义到了离巨鹿不远的安阳,再不前进,说要等秦赵相伤再进击。项羽一怒,杀了宋义,自立为上将军。

而后项羽便率楚军渡过巨鹿南的漳水,只带三天口粮,砸了烧饭的锅,凿沉了回退的船,拆弃了住的帐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将士同心,玩命博杀,九战秦军。击败王离率领的20万边军(长城军),并活捉王离。此时各路援军一看项羽得势,也蜂涌向前,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秦末汉初的两场气势夺人的背水一战。可惜主角最终一自刎一被诛

这一战,打出了项羽的威名,也彻底挫败了秦军以后反扑的能力。后来章邯也顾忌朝惮,投降了项羽。项羽人生走向颠峰,就是此战。

那一年他才25岁。有后人评其: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韩信

秦末汉初的两场气势夺人的背水一战。可惜主角最终一自刎一被诛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正面牵扯项羽,侧面派韩信攻击降楚的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赵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以对,心中胜算在握,认为韩信掀不起什么风浪。

韩信先是派出2千奇兵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

然后自率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

秦末汉初的两场气势夺人的背水一战。可惜主角最终一自刎一被诛

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原来那2千奇兵趁赵军营空,杀进去换旗立旗。赵军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项羽奋胆破秦军,演化成了起义军与秦军的大决战,从前秦军无力回天。项羽之勇也震摄了各路诸候,奠定了他日后西楚霸王之基。

韩信破赵,只是他在外围帮刘邦作战的一部分,他还有擒魏、取代、击齐等战绩,均克无不胜。为刘邦最终灭掉项羽,奠定了不世之功。

从成果与影响上,项羽破釜沉舟的影响力大于韩信破赵的背水一战。不只是王与大将的身分对比,巨鹿一战,历来为后人也是要津津乐道更多些。

从军事谋略,项羽还是不如韩信的,虽然他可能徒手单打五个韩信,但历史上的战争,从来不是以个人的武勇评定最终胜负的。

二人在军事作战应用上,都有一套过人之处,能挂一档。但政治权谋都属于三档以后了。

最终,一个兵败乌江自刎,一个鸟尽弓藏被诛。成王败寇,惜乎。

秦末汉初的两场气势夺人的背水一战。可惜主角最终一自刎一被诛

我是爱看古书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