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霸孝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和尽孝是一回事!

近日和一位朋友一起喝茶,聊天时他说了一件事,让我非常感慨。朋友兄妹三个,弟弟上学时是个学霸,清华大学本硕连读,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如今已小有成就。

大约2006年前后,朋友弟弟在北京给父母买了一套房子,大约50平方,花了30多万,让老人在北京颐养天年。后来弟弟考虑到老人原来在老家,自己家有个独院,种个花种点菜,能在院子里走走路散散步,于是就在通州给父母买了一套别墅。

当时通州还叫通县,还没有规划成北京的副中心,位置远,配套不完善,朋友弟弟纯粹是相中了这套别墅院里面积大,周围比较安静,适宜养老。这两年,当然了,通州的房价象火箭一样,蹭蹭的往上猛蹿。

一位学霸孝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和尽孝是一回事!

弟弟喝点小酒,拉着哥哥说了一句话:尽孝也能赚钱。当时买的小房子花了30多万,现在可以卖300多万。通州的别墅当时买的200万左右,现在可以卖3000万左右。本来买房子是想给老人住,真没想着赚钱,谁知道无心插柳柳成荫,赚大发了。问哥哥奇怪不奇怪,冥冥之中这里面是不是有巧合?

其实,弟弟就是心态好,无欲胜有欲,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育孩子何尝不是一样。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共同的愿望,是人之常情。适度的愿望可以使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一位学霸孝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和尽孝是一回事!

但是,好多父母把握不好这个度,一厢情愿一味的提出要求,而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鼓励,鼓励是孩子前进的“加油站”,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停止不前甚至朝相反方面发展。也有些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家长的梦想期待着孩子来实现,使得很多孩子失去信心。

一对德国夫妇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孩子是到我们家来问路的客人》,书中认为父母与子女关系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客人与主人的关系。既然孩子是客人,客人是迟早要离开主人家的。做主人的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让客人在你的家里过得愉快。客人最终要去自己的家。

自己做主人,这种对孩子的心态就是尊重。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简单地表现在对孩子讲话客气,不打骂孩子,或是让孩子做出他自己的选择,家长不干涉等。

一位学霸孝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和尽孝是一回事!

罗杰斯曾说过:“当看着日落时,我们不会想去控制日落,不会命令太阳右侧的天空呈桔黄色,也不会命令云朵的粉红色更浓些,我们只能满怀敬畏心情观望而已。”

孩子身上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这种成长潜力有着自己发展的规律与方向,作为家长只有配合着这种成长力量,孩子才能够将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

尊重是父母爱孩子的表现之一。提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对孩子是百分之百的爱,但许多孩子却感受不到这种爱。反思其原因,父母的爱有太多的条件,比如听话,考试成绩要好,对老师要有礼貌等,这样的爱变成为孩子行为的枷锁,难怪孩子们无法理解这种爱。

一位学霸孝子的心声:教育孩子和尽孝是一回事!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这种爱既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去溺爱,不能因为见孩子受制而对孩子不加管理,也不能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对孩子严加管教。不论管教的严或松,从孩子成长的需要出发,是出于对孩子成长规律的配合,这样的爱才能起到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