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坊间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段子:

一拨人卖掉房,准备买股抄底;另一拨人,刚从股市套现,准备扫房。

两队人马擦身而过,互相瞟了一眼,心底都念了一个词:傻瓜!

买房和炒股,究竟哪个更赚钱?

招商证券近期研报研究了2005年-2019年各类资产的收益情况,用大数据告诉你真实的结论。

这份研报更有价值的不仅在于此,它还回答了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现在我们应该买房还是投资股市?

我们摘编了相关内容,供你参考。

性急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文末结论。

详细内容,可见招商证券研报《2019年:居民资产从房产转向股票投资元年》。

15年大数据:房产和炒股收益非常接近

如果从2005年开始,在全部A股(万得全A表示)、全部股票基金、沪深300指数、中小板指数以及一线城市房子上,投入相同的钱。

假设2005年初净值为1,截至2019年3月底,2005年以来,各类资产的净值走势图如下所示。

各类资产净值走势图 200501-201903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图中可清楚地看到:

1、在统计区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股票(万得全A)和股票基金的回报,都超过了一线城市房产收益。

2、截止今年3月底,自2005年以来,万得全A、中小板指、一线城市房产的回报率非常接近,均为5倍涨幅;而股票基金则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我们再看一下,从2005年开始,一直持有这些资产直到今年3月底:全部A股的年化总回报为14.3%,一线房产的年化总回报为14.6%。

也就是说,投资A股和一线房地产的差距并不大。

各类资产持有到期的年化回报200501-201903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统计结果符合各位认知吗?

显然不是。

在股票或股票基金上,很多人都有惨重的亏损经历,赚钱者并不多。

于是,大家的选择也非常直接,房地产成为居民配置首选。

下图是2014年居民资产分配比例图。

可以看到,居民投资房地产的资产,是股票的19倍。

而且,很多股票是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或管理层持有。普通居民在股票上的真实配置,可能更低。

各类资产占比(2014年数据)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产生反差原因

从2005年持有至今,炒股和投资一线城市房产有着非常接近的年化回报。

但为何大家会认为,房子稳赚,而股市“一赚二平七亏”呢?

主要有两大原因:

股市的高波动、高回撤

从第一张图片可见,股市波动非常高,最大回撤也非常高,也就意味着风险大。

高回撤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在高点买入股票,你可能需要承担很长时间的亏损,才可能回本和赚钱,丧失了太多的时间价值,心理体验也很差。

相对而言,房产的波动和最大回撤小很多。

另外,房产的低波动、低回撤,使得很多投资者都是放心大胆地加杠杆。

而在股票上加杠杆的人,很多都在暴跌中,连本金一起损失殆尽了。

这样巨大的感官差异,使得房产投资更有市场。

难以克服的人性

人性在股票和房产的最终收益上,起了重要作用。

在投资中,一般会有三种策略。

策略一、我把所有钱在期初一次性投入,并坚持持有。

这种情况下,A股和一线房产收益几乎相同,持有到期的收益都是5倍。

策略二、每月定期投资同样的钱。

相比投入的总本金,每月定期投资全部A股的收益率是92%,而定期投资一线城市房产的收益率是172%。

策略三、把钱按照当月的成交量比例投。简单说就是,大家买多少,我就买多少,成交量大的月份就买得多,成交量小的月份就买得少。

相比总本金投入的回报率,投资全部股票的收益降至19%,一线地产的收益达到124%。

三种不同策略下各类资产收益200501-201903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在实际操作中,炒股的人大部分会选策略三,也就是喜欢从众、买热点。这样操作的总回报仅为19%。

而投资一线房产的,很多会选择策略一,坚持持有的总回报高达401%。

这样,一线地产和全部A股的收益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为何房价能一直涨?

房产投资收益率主要来自收租和买卖价差。

房子的需求来源则很简单,一要有人,二要有钱。

关于钱

我们先说钱,也就是货币。

央行先后经历被动投放、主动投放基础货币、商业银行自主信用创造三个阶段,为房价上涨提供了货币基础。

不过当前央行资产规模接近0增长;资管新规后,商业银行自主创造信用能力被约束。

房价上涨的货币基础受到约束。

M2/GDP和一线城市房价累计收益率(右)走势图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另外,我们的GDP增速曾长期被设定在7-8%附近。消费和第三产业只能稳定贡献4%左右的增速,剩下部分主要靠投资,地产是投资中最重要的环节。

因此M2增速目标一直高于GDP增速,为房价持续上涨、地产销售面积和投资持续增加提供了动力。

当前中国GDP已经没有了每十年翻一番的约束, 房屋会逐渐回归至居住和实物属性,房地产金融属性创造信用可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如果是这样,M2保持与名义GDP相似的目标,房价或将缺乏强势上涨的基础。

关于人

谁是房产的接盘侠?

我们从人口结构看。

中国有两轮大的婴儿潮。

第一轮是60后。这一轮婴儿潮进入生育高峰后,诞生了第二轮婴儿潮80后。

60后婴儿潮住房需求的大幅提升,促使了住房体制进行改革,住房商品化时代开启,带来了第一轮房地产高潮。

1998年前,基本是福利分房。

1998,住房体制改革开始,福利分房时代终结,商品房时代开始。房子从按需分配变成钱多者得。

从2000年开始,商品房销售迎来第一次爆发,到2007年,商品房销售达到了7.7亿平方米。

出生人数和同比增速(%)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而80后婴儿潮自2009年进入住房需求高峰期,

带来了2009-2018年房地产的“黄金十年”。

至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创下17亿平的新纪录。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但是,伴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1970年后出生人口开始大幅下降,导致90后出生人口明显下降,这意味着90后购房需求将明显低于80后。

简单的说,70后投机房产可以指望80后接盘;但是80后投机房产,就很难指望90后接盘了。

至此,1998年以后房地产20年的核心逻辑——人口结构告一段落。

股市机会在哪?

再来看一下股市。

股票的回报取决于净利润和估值水平。

如果估值不变,那么长期来看,你的回报就是企业的净利润,也就是ROE。

从行业来看,当前家电白酒的ROE最高,电子、通信、军工、计算机ROE改善的空间最大。

因此,消费+科技是两个备受关注的选股方向。

截至2018年3季度,不同行业ROE水平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当前需要担心的就是,估值是不是够安全。

横向比较看,A股当前估值处在较低的水平,距离最底部11倍,还有20%的回撤空间。

这个20%的回撤空间是相对固定的。

那么持有时间越长,20%的回撤对每年的年化回报负贡献就越低,ROE对整体回报的贡献就越明显。

因此,普通投资者可以采取三种思路投资A股,避免投资A股遭遇“人性陷阱”。但无论哪一种思路,买入并持有,非常关键。

第一种思路:采用指数化投资,以指数基金、ETF作为投资标的。

对于沪深300这样的指数来说,ROE较高,买入沪深300ETF,长期来看,有望获得与ROE类似的年化回报。

对于类似创业板指这样的指数,买入创业板指是买入一揽子创业板上市的、相对优质的公司。

由于指数具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因此,会被动剔除经营情况恶化、股价大跌的公司,被动加入经营状况优秀、股价持续上涨的公司。

除此之外,对于看好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选择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类似的公司。

创业板指数中成分股行业分布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第二种思路:将高ROE、经营状况良好的一揽子公司买入并持有。

对于有一定选股能力的投资者来说,这是相对较优的策略。

其实,外资也是采取类似的思路。

如果对科技趋势有信心的投资者,可以买入一篮子高研发投入的科技龙头,享受技术进步的红利。

第三种思路:买入优秀基金经理。

2005年至2019年3月,股票基金相对万得全A是有一定超额收益的。

也就是说,如果选对了股票基金,也能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

不过难点在于,基金经理变更比较频繁,且保持长期业绩不易。

相同本金投入股票基金和万得全A回报率200501-201903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最后,我们来划重点。

除了股票自身的回报率并不差外,从长期看,股市也有三大利好因素:

1、外资加速进入

进入2019年,MSCI将提高A股纳入比例,并且富时罗素指数和标普道琼斯指数也将纳入A股。

以上三项计划叠加,使2019年开始海外资金加速入市。

2、养老金有望成为股市长期增量配置资金

2018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继续完善中国版的401K计划。

若未来税延养老险在全国铺开,未来5年有望撬动商业养老保费规模超过万亿,部分资金将有望进入股市,成为股市长期增量配置型资金。

3、五年一遇的资本市场政策友好再次来临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支持也呈现周期性规律,每隔五年,资本市场就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也会开启一个新的市场。

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角度看,2004年的中小板、2009年创业板,再到2014年沪股通开通。

而当前,五年一遇的资本市场政策友好再次来临。

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资本市场描述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9年科创板将要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完善,“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将会成为未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历史上理论政策周期总结和当前政策周期展望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老百姓的钱从楼市转向股市,就在今年?

总结一下:

根据以上逻辑和变化,“房住不炒”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根本机制发生了变化。当房产回归到实物属性后,房子也会和其他商品一样,由于质量品质差异,出现明显的分化。

人口流入的城市,好的地段,好的学位和医疗条件,好的环境有望稳步上涨;质量较差的,人口净流出的,地段一般,学位一般的房子,价格可能就很难再大幅上涨。

而在居民大类资产配置中,A股的权重有望逐渐提升,居民资金入市的脚步持续时间或许会比预期的更长。

2019年或将成为居民资产从房产转向股票投资元年。

戳我

参考资料:招商证券《2019年:居民资产从房产转向股票投资元年》201904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