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查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

11 日下午,石家庄市教育局召开 2019 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其中就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和中小学违规招生两大旧疾沉疴作出了专项整治行动部署。

严查中小学违规招生行为,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

1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 零容忍 "

为配合 " 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 " 活动开展,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市教育局决定自 4 月 至 11 月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整治重点是:

•(一)中小学在职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二)中小学在职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三)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行为。

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督促中小学 " 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 ",督促所属学校 与教师签订拒绝有偿补课承诺书,开展致家长明白纸活动,畅通受理举报与监督渠道,公开监督举报 电话、举报信箱,在寒暑假、法定节假日等易发多发期,加大暗访力度,对查实的违规案件一律进行 通报,并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纳入学校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实行 " 一票否决 "。

市教育局强调,经查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的,当年年终考核不得评为合格或以上等次,记入师德考核档案和教师个人信用记录;骨干教师、学科名师、特级教师经查存在有偿补课行为的,报请相关部 门按批准权限取消其相应称号和待遇;学校中层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从事有偿补课的,除按在职教师职务处理办法处理外,由主管部门给予调离岗位处理。

2

整肃十种违规招生行为

整肃中小学违规招生,自 3 月开始至 11 月结束,在重点整治以下十种违规行为:

一、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机构联合招生考试或变相考试,或采用社会机构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 、测试结果选拔生源;

二、中小学校提前组织招生(包括提前进行招生宣传、承诺录取学生等),变相 " 掐尖 " 选拔生源;

三、中小学校以高额物质奖励、减免学费、虚假宣传、照顾分班等恶意竞争方式招揽和争抢生源;

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参考和依据;

五、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立任何名义的重点班、快慢班、各种实验班;

七、中小学校以共建、捐资助学等各种名义择校乱收费;

八、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

九、中小学校违反学籍管理规定,违规招收借读生,代注学籍,出现 " 人籍分离 ";

十、中小学校超计划、超班容量招生,出现起始年级大班额。

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通过与中小学校和培训机构签订《承诺书》、发放《明白纸 》等形式,压实工作责任,向校长、教师做好招生政策宣讲,组织学校(幼儿园)向全体在园大班幼 儿、六年级和初三学生家长发放《招生工作告知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来源/燕赵晚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