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婚的農村女性死後應該葬在哪裡呢?

風景27259951


這個需要視前夫的情況而定:

1、在我們當地,嫁出去的閨女猶如潑出去的水,無論什麼情況,只要嫁出去,不會葬在自家祖墳裡。

2、如果前夫未再婚,一般會葬和前夫葬在一起。鄰村就有一個這樣的大姐,天生痴呆,婆家討她主要是希望能生個一兒半女,不知道是誰的原因,最終沒有生孩子。沒有生孩子婆家就不待見,孃家人就把她接回來,沒多久大姐就去世了,再和婆家商定後,就把大姐葬在婆家的祖墳裡,畢竟他他丈夫也得找個伴。

3、如果前夫已再婚,那麼離了婚的女人也可以和前夫葬在一起,不過不是正室,相當於妾的地位。雖說是妾室,但畢竟有了落腳地,比孤墳要好的多。

4、我們當地部分縣區已進行殯葬改革了,去世的人一律進公墓,按去世的順序輪墓穴,已經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至愛曉笑生


離了婚的農村女性還單身的基本上在農村很少,在以前農村丈夫不然去世留下單身婦女的是非常多的,因為農村以前的觀念比較守舊,尤其是丈夫出現意外以後,很多女性都會獨自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撫養成人,這類母親往往都是非常堅韌,也非常值得大家敬佩的。

劉大嬸年輕的時候可是我們,這裡十里八鄉有名的漂亮坯子,聽我爺爺說,當時有很多的人都去劉大嬸家裡面提親,但是最後劉大神選擇了一個在氮肥廠廠裡上班的工人,於是劉大神很快都和丈夫住進了廠裡分配的房屋裡面。但是婚後不知道怎麼回事,劉大嬸一直沒有孩子,過了幾年劉大嬸就和丈夫離婚了。離婚之後的劉大嬸或許是受到比較嚴重的打擊,整個人老的非常快,但是孃家又回不去,因為孃家的兄弟媳婦都非常的厲害,不帶錢回家劉大嬸休想吃碗熱飯。就這樣劉大嬸就在城裡面暫時的,找了一個住處,在城裡面開始打工自己養活自己。

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劉大嬸已經有50多歲了,這個時候劉大嬸的母親已經有80歲,身體非常的不好,劉大嬸為了方便照顧自己的母親,也為了老了之後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就在村子裡面買了人家的一一個老房子,這個房子的主人,兒子在北京定居了,一家人都去了北京,這樣劉大嬸總算有了一個固定的落腳之處。之後劉大嬸用了自己的一些積蓄把房子重新修了一下,那會兒在村裡面,大家都還說劉大嬸的房屋修得非常漂亮。2006年的時候劉大嬸的母親去世了,緊接而來的是第2年劉大嬸的父親也去世了,從此劉大嬸真的在這個世界上成為了一個孤兒,形單影隻,漸漸的也不愛與別人交往,我是一個人躲在自己家裡面,不知道做什麼,一般見到她都是在菜園子裡邊。

13年的時候劉大嬸換上了胰腺癌,相信瞭解癌症的朋友都知道胰腺癌是癌中之癌,根本沒有治癒的可能性,病情惡化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的半年時間,劉大嬸就去了。由於劉大嬸生前沒有一兒半女在膝下,所以安葬劉大嬸這件事情,當時就落在了劉大神的哥哥和弟弟身上,好在劉大嬸有點積蓄,同時還有一套自己的房屋,是劉大嬸的哥哥和弟弟兩人就一起出面安葬了劉大嬸,將劉大嬸安在了她哥哥家的果園裡。其實很多嫁出去的女人死後是不能安葬在自家的祖墳裡面,劉大嬸還是比較幸運的。


老張談三農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過去農村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一旦外嫁到別人家,就不會被認為是孃家人了,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是和孃家無關的,所以一般離了婚的女人在死後,都會被自己的子女或者親戚安葬到公墓或者與祖墳無關的地方,這就是過去對於女權主義的一種蔑視,挺有傷人情的。


小時候,我爸爸總會說你以後要是嫁出去了就好好跟人家過日子,別像你二姨整天打麻將不顧家,說到這就該說下我二姨,村裡有名的美人,又念過高中,年輕時在我們村相親不誇張的說正能排到院子門口,但我二姨性格倔強,不管幹什麼都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從而導致了嫁給我二姨夫,一個鎮政府的文員,當時二姨夫比我二姨大5歲,在農村這是一個很忌諱的事,年齡差距大不吉利,但我二姨這性格太剛烈非我二姨夫不嫁,最終兩人結婚了,婚後不久我哥就出生了,我二姨父工作好收入穩定,總是不想我二姨上班,可能也是怕我二姨太漂亮出去招惹是非,但好景不長,我二姨沾染了賭博的惡習,沒日沒夜沒大沒小的那麼賭,全家人都勸不住,我二姨夫實在忍受不了就和我二姨離婚了,據說二姨不同意最後起訴離婚了,沒了經濟來源,二姨一下子慌了神,生活成問題了,這時的二姨已經快40了,孩子也13了,二姨沒了經濟來源,生活上比較拮据,大家也是能幫就幫一把,二姨後來去了城市投奔了一個同學,在同學手底下打工,每天打包貨物,由於二姨多少年都沒幹過活,在貨場總是挨說,二姨性格倔強,還不敢說,打了兩年工,有一次體檢,查出了二姨有肝癌,得知真相的二姨當時就暈倒了,她的同學知道後趕緊通知了我們,等我們去醫院的時候,二姨整個人都憔悴的不行了,看著非常可憐,在醫院一個月,二姨在精神上熬不住了,選擇了回姥姥家,沒過多久就去世了。由於二姨是離過婚的,家裡一些老人不同意入祖墳,因為這有傷風化,會給我們一家人帶來不利,最終選擇在後山的一處背陰處埋葬了二姨,只有少數內親知道這事,沒有通知任何外人,不近人情的是,我哥都不知道二姨去世之後葬在哪了,沒有碑,沒有墳,只有荒涼的一片草。



多少年後回想起這些往事,內心總是不能平定,為什麼離了婚的女人這麼難,死後都不能認祖歸宗,還要被遺棄在一個角落裡。幸好我們出生在了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裡,要不又有多少女人會遭遇不公。


鄉村小龍人


近幾年農村的離婚率越來越高,除了年輕人在結婚沒多久後會離婚以外,還有很多相守了幾十年的人在兒女成人以後會辦理離婚手續,所以現在在農村離婚後單身的婦女有很多。雖然現在離婚在農村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但是在農村卻有著“女不葬入孃家墳”的傳統,那麼在農村離婚的單身女性在去世以後應該葬在哪裡呢?

我家後鄰的張姨從小到大一直很出眾,因為家裡條件不錯,再加上頭腦很聰明,上學時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在高中畢業以後順利考上了醫學院畢業後當了一個醫生。但是出眾的張姨卻沒嫁個如意郎君,在張姨結婚後不久便和老公離婚,帶著孩子回了孃家,並在孃家的幫助下在我們村子開了一個小診所,因為張姨的醫術很高明,所以小診所的生意很興隆。張姨的媽媽看著女兒現在的事業越做越好,也為張姨的婚姻很擔心,希望張姨能找個好歸宿,可能是張姨在上一段婚姻中受傷很深,所以張姨打算一個人孤老終身。張姨母親雖然不勉強張姨非得找個人嫁了,又擔心起張姨死後埋在哪裡,因為我們這裡有“女不葬入孃家墳”的說法,在張姨知道母親的擔憂以後便哈哈大笑起來,並告訴自己的母親,自己不會壞了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等自己死後就讓女兒在縣城裡買塊墓地埋在那裡就可以。

隨著這幾年農村離婚現象的越來越多,自然會產生很多回到孃家的離婚女性。很多老人在看到自己女兒離婚以後既會擔心女兒以後的日子應該然後過,也很擔心自己女兒死後埋在哪裡,會不會在葬後成為孤墳沒人管,其實這些考慮都是多餘的。

對於有子女的孤寡女性,雖然不能埋在孃家墳裡,但是可以攢錢買塊墓地葬在那裡,就像現在的城市人一樣。對於那些沒有子女的孤寡女性,也會有自己的侄子外甥,在死後肯定會有容身之地。那些真正沒有後代的孤寡女性,在死後肯定也會有大隊來安排後事。


小馬話三農


離婚是一個誰都不願意面對的沉重的苦痛,離婚之後就像身上有了一塊疤,時間久了之後,也不會很痛,但依然是一個疤痕,永遠是無法抹去的,作為感情為基礎的婚姻,也有的是緣分到了盡頭,無法再挽留的時候,離婚也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現實,雖然一直講男女平等,但對於離婚之後的女性葬在哪裡這個話題上,和男性還有很大的不同,男性不論怎麼著,都有自己的祖墳瑩地去埋葬,而一些離了婚的女性又會怎麼辦呢?在這一方面,男女的差距本身就很不相同。

農村有句俗話叫做出嫁閨女不不能入祖墳,除非你是倒插門,意思也就是說只有招得了養老女之後的女性家庭,才可以入祖墳,其他一概莫論,是不能夠入祖墳的,這也跟過去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意思差不多,都是要跟隨自己的丈夫去安葬,而離婚之後,如果是又找到了婆家,那自然也是很容易安排,跟隨自己的丈夫安葬即可,也有離婚之後沒有在嫁人的,孤獨終老的女性又該怎麼辦呢?

我們村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一個女性在將近五十歲的時候和丈夫離了婚,具體原因是很多不在做闡述,她後來一直在孃家居住,她哥哥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是表示很理解,一家人待她都不錯,她有一個兒子,兒子也是經常來走動,包括她兒子結婚,她也給贊助了不少錢,後來他前夫去世了,後來她兒子就把她接回去住,她其實心跟明鏡似的,雖然和丈夫名義上已然不是夫妻,但到老之後,自己最後的歸宿,還是會跟前夫葬在一起,這樣對於丈夫、兒子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這種現象和結果還算能夠讓人接受,還有的就不是那麼令人滿意了。

前段時間我們這有個女性跟丈夫離婚了,有一個閨女留給了自己的丈夫,她好像才四十多歲,正準備在嫁的時候,突然心肌梗塞就去世了,來的是相當的突然,對於這樣的突發事件,孃家人也是悲痛萬分,但後事還是要辦理的,最大的難題就是讓她葬到哪裡,前夫已然離婚沒有瓜葛,自然是不能去的,孃家這裡也是不能入祖墳的,唯一的方法那就是採用了火葬,把骨灰盒寄存在了陵園,以後可以供她閨女前來祭祀,這跟過去葬成孤墳其實沒有什麼兩樣,還有的會在單身女性去世之後,給找一個合適的yin婚,這也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習俗的改變,對於這個話題,現在也有很多的方式可以選擇,在舊習俗的慢慢消退,新風尚的流行,對於一些過去很難解決的難題,現在的解決方法也都變的多了起來,對於這樣的話題,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問:農村女性離了婚,死後該埋在何處?

何處黃土不埋人?但對某些人來說也並非想葬哪兒就葬哪兒。都講葉落歸根,但離了婚的農村女性,其根又在哪裡呢?在前夫家還是孃家?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味知識。

農村有「女不葬入孃家墳」的講究,但也有例外,這就是找了倒插門的上門女婿。在農村,人們對出嫁女有種看法,生是婆家的,死了也是婆家的。而女人離婚後便與男人無多大關係了,婆家自然也就不管其後事了。

如果農村女性離了婚,婆家不管,孃家也不問,那死了又該葬在哪裡呢?刺楸認為最好不要埋到公墓裡。

一、離婚不分家,即離了婚後繼續在原婆家住的

(1)這種情況主要是孩子大了,戶口在婆家,且還有一份承包地,又無處可遷走。

其實這只是和前夫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而解除了婚姻關係,但無法分家,比如兒子都長大成家了,實際上兒子才是當家人,這時雖離了婚,但仍然是這個家庭的人,死後照樣葬在婆家的墳裡,由兒女負責選擇金井埋葬。

(2)子女雖小,但過錯都在男方,婆家仍認可該媳婦,只是少了一層婚姻關係而已,去世後自然由婆家辦理後事葬入祖墳。



(3)沒有子女,離婚後因特殊原因而不離家的,在早逝後婆家則會找其孃家人一起協商處理,一般不會葬入兩方的祖墳,另覓一個地方入葬,成為孤墳。

二、離婚後離開了婆家

1、如果再嫁,但都沒有兒女,那無論是幾婚,都會埋在現任丈夫那邊。


而如果只在某家有兒子,則會埋在有兒子的那邊而不管前夫是否再婚,因為農村男性墳地可葬多個。這樣風光葬入祖墳,至少以後也有後人祭拜。

但也有些因為自身原因而不被兒子認可的,或者只有女兒而女兒又出嫁了,這樣和無兒無女的情況差不多。

若兩邊都有子女,則兩邊都可以葬,可順從兩家子女的意見綜合考慮。

三、關鍵是看有沒有錢?

如果離婚的女性死後有很多房子和存款之類的遺產。那根本就不用擔心了,什麼忌諱和講究都會被親人拋諸腦後,孃家的哥哥弟弟和出嫁的姐姐妹妹等親人都會來搶著辦。



要是什麼都沒有,農村的各種習俗和講究就不得不顧了,即便哥哥弟弟念及姐妹一場,但還是過不了嫂子和弟妹的那一關。

四、不要擔心太多,終究還是有人管

凡事沒有絕對,各地的講究也不同。實在沒得辦法了,也不會沒人管。


例如,某些人離了婚無依無靠就葬在了孃家那邊,只是不可葬入祖墳,最多在祖墳的附近找個地方,一兩代後再無人上墳而成為孤墳。

最後要說明,提的問題中講的是農村,但城裡照樣面臨這類問題,刺楸只是順著問題以農村來回答而已。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離婚女性去世後葬在哪裡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在農村有一句話叫,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在過去,女兒嫁出去,基本上是不會離婚退回孃家的,所以過去有句話叫,生時夫家人,死是夫家鬼。

而現在社會就不同了。現在離婚,好像很正常了,很多人動不動就會離婚,然後又再嫁人。有些人命運不這麼好,在離婚後還沒再嫁人,就不幸身亡了。那麼這樣的女人,應該葬哪裡呢?

我有一個朋友,城市的,他姐姐就是離婚後出車禍身亡的。他姐姐過身後,他家人幫忙辦理姐姐身後事,骨灰放在姐姐身前名下的房子裡。他家不缺錢,不在乎一個房子,就專門用來安放姐姐骨灰了。每個月,他父母就會去那房子裡給他姐姐上香。

在農村的話,事情就有點特殊了。因為,農村裡有很多風俗和忌諱的地方。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哪怕離婚了,也不會長期住孃家的。

那麼,當那些離婚的農村婦女,不幸身亡後,應該葬哪裡呢?


1:有些婦女是離婚,不離家。生前,還是在前夫家住的,那麼身死後,一般是葬在前夫那邊。

農村因為長期的不合理風俗,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使得很多農村女人離婚後,是不會留在孃家居住的。

她們有的人,選擇到城市去打工,來避開那麼尷尬的問題。有的人,有小孩了的,會和前夫協商,離婚不分家,還是住在前夫家裡。哪怕前夫的家是在農村的。

因為去世前是住在前夫家的,如果孃家人不想把她的骨灰安葬回孃家。那麼一般前夫家會看在孩子的面上,讓孩子長大後,有個地方拜祭母親,前夫家會幫忙辦理後事,把她骨灰葬在夫家的。

我村裡就有一個這樣的女人,她已經和前夫離婚了,還是住在前夫家。因為前夫家的房子,她也出錢了,孩子一個8歲一個6歲,不能缺父愛母愛。她孃家不給她回去。而她前夫家這邊也沒有人趕她走。我們整個村子,也沒覺得有啥問題,很少有人說她風涼話。


2:有些婦女離婚後,已經搬離前夫家,一個人居住在城市的。那麼她的身後事,通常會是孃家處理的。如果前夫選擇幫忙辦理,也可以葬在前夫家,以方便孩子以後拜祭。

雖然說,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但是畢竟那個女兒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是不會不管女兒身後事的。

如果女兒已經離婚,又不在前夫家居住,那麼前夫就沒有了幫忙辦理後事的責任和義務了。有些前夫會看在子女的面上,會幫忙辦理她的身後事,把她葬在前夫家這邊。

有些前夫會視若無睹,那麼就會是孃家人來辦理身後事了。

沒有哪個父母會忍心看著女兒身後事沒人辦理的,而孤零零地留在殯儀館的。


雖然說,有些地方,嫁出去的女兒是不可以入祖墳的,但是孃家人完全可以另外找一點地方安葬的。

總得來說,農村離婚的婦女,身亡後,如果前夫選擇幫忙辦理她身後事的,通常是前夫辦理,孃家人協助。因為,她的孩子以後是在前夫家成長的,方便拜祭。如果前夫不願意辦理,孃家人就會把她身後事在孃家辦理。


村哥小凡


如果女人離婚後,自己又沒有兒子,而且自己又沒有再婚。那就會由父母給她配個陰婚,把她埋在陰婚的那裡。這種陰婚,也是有很多人來說媒的,畢竟現在光棍也是很多的。

如果女人離婚後,又再婚了。跟之前丈夫有兒子,跟後來的丈夫也有兒子。而前夫又沒有再婚的,這種情況下,女人死後,兩邊的兒子都會來搶女人的。

在我們這裡就有這樣的事情,女人死後,女人跟現任的兒子,把自己的娘跟自己的父親葬在了一起。可是過了幾天後,再去上墳的時候,看到墳有被扒開的樣子。原來是女人跟前夫的兒子,偷偷的把女人的骨灰偷走了,跟自己的爸爸葬在了一起。

為了這件事情,兩家人還打起了官司。最後還是女人跟現任的兒子贏了官司。畢竟女人跟前夫是離婚,所以他們不存在夫妻關係了。所以在法律上,女人是屬於後任丈夫的。

還有一種是,如果離婚之後,男人又再婚了,而女人沒有再婚,屬於離婚不離家的。那等到女人去世以後,會跟男人再婚的妻子,一邊一個埋在男人的兩旁,這在我們這裡叫做甲骨葬。不過舊社會這種情況比較多,現在已經很少有這種情況了。

綜上所述,所以容姐說離了婚的農村女人,死後葬在哪裡,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也會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得出不同的結果。不過是絕對沒有葬在孃家的,因為我們這裡女孩子是不入孃家墳的。

我是容姐,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農村女子,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說說你們那裡的風俗習慣,來幫助題主做出正確的判斷。


容姐心語



離了婚的女性死後應該埋在哪裡呢?我來說一句吧。

出了孃家門,就是外家人。離婚閨女死後,孃家是肯定回不去的。所以,埋在孃家是不可能的。

因為已經離婚,原婆家的墳地也是沒有她的靈位了。埋在婆家人那裡,也是沒有可能的。

那麼,離婚的女人應該埋在什麼地方呢?


一是找人配骨。配骨,也叫結姻親。是將他們死後配成姻緣的一種行為。地裡有孤墳,家裡有孤人。光棍漢死後,是必須找一個女的配成陰婚的,否則家裡就會出現光棍漢。那離婚的女人就成了他們的首選。而現在陰魂的彩禮錢甚至要比陽婚還要高。

二是再婚。離婚女人,必須再婚。活著的時候是兩口子互相照顧,死後合葬在一起互為長眠。

三是原夫若無再婚,可以協商死後再埋回去,將來和男家人或孩子們葬在一起。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以前農村夫妻離婚的很少。隨著大家的思想不斷開化,女性越來越獨立,農村離婚的案例逐漸增多。那麼,離婚的女性去死後應該葬在哪裡呢?分析起來相當繁雜,一點就簡而言之吧。

離婚後未再嫁,原夫家也無兒無女

按照我們當地的習俗,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忌諱再回葬到孃家的。就算是父母同意,家裡的哥嫂、弟媳等也是不會允許的。當然,如果離婚後就回孃家生活,原夫家既沒有子女,又沒有再次改嫁的話,孃家人也說不過去,也只能由孃家人擇地安葬了。

離婚後改嫁,通常是葬在最後一任的夫家

許多女性朋友離婚後往往會選擇再嫁,這種情況通常是會葬在再嫁後的夫家。當然,也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第一種:如果該女比再嫁後的丈夫先去世,毫無疑問,由後夫主持葬禮,肯定是葬後夫這裡;

第二種:如果後夫先去世,如果在這個地方有生兒育女,自然也是葬在後夫這。如果沒有生兒育女,那麼改嫁女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純粹就是外人一個了。這時候,如果前夫家還有自己的兒女,有些改嫁女會選擇回到子女的身邊。萬一子女不認的話,只能是回到孃家了。

自己花錢,買墓地

這也許是離婚後獨立生活的女性最好的選擇了,既不會麻煩孃家人,也不給子女添負擔。自己趁著還能掙錢,存下一下錢,然後在陵園裡買一塊墓地,作為自己百年後的安眠地。


以上是一點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對於“離婚的農村女性死後應該葬在哪裡”這個問題你怎麼看?歡迎留言吐槽、批評指正和補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