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新港今日正式起航,连广接深助力顺德制造闯世界

“5、4、3、2、1……”4月16日,伴随着货船的笛声齐鸣,在200多名嘉宾的见证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的顺德新港正式对外开放。作为顺德未来最大的对外货运港口,顺德新港的起航为顺德制造走向世界增添新的门户。

顺德新港今日正式起航,连广接深助力顺德制造闯世界

内外贸同港运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顺德制造的发达,与港口的崛起相辅相成。

1987年,德胜河上的容奇港货柜码头通航,成为顺德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货柜码头。就在这一年,顺德外贸出口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接着,顺德制造业大军相继在两岸涌起,科龙、华宝、万家乐、格兰仕、容声等30多家企业的工业产品从这里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广东省第三大内河港,繁忙时,容奇港每天有10多班集装箱船在顺德、香港之间往来,见证了顺德制造走南闯北的征程。

32年过去,在顺德新港启用前,顺德已经有容奇港、北滘港、勒流港等三大港口,但随着顺德产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水路运输的需求仍在不断增长。

顺德新港应运而生。作为由招商局集团和顺控集团合力打造的内河港码头,顺德新港总投资超8亿元,拥有岸线长度438米,陆域堆场18.4万平方米,4个3000~5000吨级的多用途泊位,年通过能力件杂货超过200万吨,集装箱超过50万TEU,是珠江西岸地区最大的江海联运外贸支线港和广东省第一产业大港。

自2017年6月开港试运营后,顺德新港以内贸业务为主。顺德新港董事长刘彬表示,2018年,顺德新港开通外贸集装箱业务,与珠江、五洲、广运、南洋、德宝等主要外贸船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可通过驳船接驳香港、深圳、南沙等港口,中转至世界各地,当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3万标箱,件杂货作业量突破150万吨。

今年年初,顺德新港顺利通过口岸对外开放验收,成为广州关区下的第一个内外贸同港运作的码头。为此,顺德新港率先实现“内外贸同港”等多项改革创新举措,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进驻顺德新港联检大楼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通关及查验。

康宝电器集团董事长罗小甲表示,该公司每年有5000至8000个货柜需要通过深圳西部港区出口,顺德新港起航后,为企业节省了2/3的物流成本。

去年,招商局深圳西部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箱,其中驳船业务超200万标箱,占比接近20%。

“从顺德到深圳往返的驳船业务超过20万标箱,可见顺德已成为深圳西部港区重要的货源腹地。”招商局港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刚表示,开通外贸业务后,两个港区协同发展,有望借助深圳西部港区通达世界各地,使得顺德新港成为顺德迈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内河码头建设“智慧海关”,口岸物流和海关监管相融合

一个来自韩国釜山港,装载着钢材等原材料的集装箱经过深圳西部港区后中转到达顺德新港,在运输途中,船舶到货信息已经提前通过“智慧海关监管平台”与海关监管信息进行交互,集装箱在通过水闸、卡口时数据已经自动采集到港口和海关的信息管理系统,货物到达立即办理验放手续。运输出港后,直接进入企业厂区,在生产厂区卸货、检测,立即上线生产,整个过程实现快速高效。

随着顺德新港的正式对外开放,这种“数据跑路”“无缝对接”的模式将成为日常操作。

依托招商局集团的国际资源,和深圳西部港区即时互通船舶动态数据、装卸船动态数据、闸口数据等,实现两个港口信息和操作的一体化无缝对接,顺德新港成为深圳西部港区的延伸港。对进出口企业来说,出口货物可以从顺德新港出发,经深圳西部港区直达全球各地,进口货物经深圳西部港区直达顺德新港的“快速通道”。

顺德新港今日正式起航,连广接深助力顺德制造闯世界

以出口企业为例,从顺德新港到深圳西部港区无需等候泊位,即刻可以装卸,同时企业可以通过E-PORT平台实时获取在深圳西部港区箱动态信息,大大提升了货物物流速度,信息流更加透明。

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内河码头‘智慧海关’建设,是顺德新港的一大特色,可以实现口岸物流与海关监管的相嵌入、相融合,对于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据悉,在顺德新港规划阶段海关就参与其中,首次将“智慧码头”建设引入内河码头。现在,码头作业系统与“智慧海关监管平台”已经对接,通过“企业—港口—海关”的电子数据交互和自动化智能化港口设备,实现“查询—物流—查验”的智能模式和现场主要作业“无纸化”,做到货物快速分流、快速验放,提高海关的监管效能。

通关便利化水平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顺德新港的通关便利化水平,包括进一步简化申报单证并实现电子化流转,鼓励企业采用“提前申报”模式等等,减少“二次导柜”,实现快速分流、降低成本。

下一步,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将继续加大高科技监管设备配置,利用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智能审图”实现非侵入式查验,AR增强现实高点高清摄像机等设备实现“可视化堆场”,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管得住,通得快”,使广大进出口企业充分享受“智慧海关”高效高质便捷服务。

打造临港工业区,助力顺德高新区腾飞

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表示,顺德新港的水利条件优越,配套设施完备,填补顺德大型货运码头吞吐量不足的问题,对于完善顺德码头泊位结构,缓解企业对水运交通的需求,有效降低区内企业运输成本起到很好作用。

“顺德新区作为招商局港口在内河的战略布局,也将依托招商局的运营和影响,带动顺德的招商引资,以及企业对外发展。”梁伟沛还表示,顺德新港定位高端,临近顺德高新区,将作为全区经济增长极,推动高新区产业和临港产业的发展,未来将争取设立保税物流区,成为南沙自贸区经济外溢效应的主要承接点。

顺德新港今日正式起航,连广接深助力顺德制造闯世界

事实上,依托顺德新港打造临港产业,顺德早有规划。去年发布的的《顺德新港口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显示,今后顺德新港不仅只有航运功能,同时还将新建总面积904.34万公顷的顺德新港口产业园,进而通过这个产业园支撑杏坛、均安两个镇发展。

据了解,该产业园规划范围北至杏龙路,西、南至东海水道,东至百安路,并包括高富路以北,奎福变电站以西的区域。按照规划,片区未来功能将定位以顺德新港为核心,以物流、贸易、航运服务等产业为特色,新型产业集聚的临港经济区。

刘彬表示,未来顺德新港将进行二期开发,用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初步规划为码头货运堆场、物流、保税仓等配套设施项目,打造成珠三角最大的内河码头,带动珠江西岸城市群实现产业升级,推动顺德企业加快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记者】蒋晓敏

【通讯员】关顺

【作者】 蒋晓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