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墓地封土的由来:远古时“不封不树”,后来因孔子而改变


封土,也就是我们俗话讲的坟丘、坟堆,指的是人死后埋在土里之后,在上面又堆起的小土包,一来起到保护墓室的作用,二来能标明墓地位置的作用。 在远古时期,人们实行的是“不封不树”,在《周易·系辞下》中就是这样描述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葬,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不封,说的就是在下葬完死者后,只是进行了填埋,在地表上面并不堆土;不树,指的就是不在墓葬上面树立什么标志。 这种情况在黄河流域一直持续到了春秋晚期,才因孔子而发生了改变。

当孔子把他的父母合葬在一起的时候,就说:“古也墓而不坟”。 但是,由于孔子要东奔西走,四处讲学,他担心自己多年以后回家乡祭拜父母的时候,找不到父母的坟墓,为了识别,他“封之,崇四尺”,于是,孔子便专门在父母的墓地上面筑起了四尺高的坟丘。

由此到战国时代,在墓葬上堆土造坟丘,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风俗,甚至发展成为对一些地位尊贵死者的一种“礼遇”。

封土发展到秦汉时期,由于开始有至高无上的“皇帝”,封土又变成了帝王陵墓的专用词,普通老百姓的坟墓不能叫封土了,而帝王的墓地更有了专用词——“陵”,比如秦陵、茂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