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寶馬放下身段,可能從此次奔馳4S店事件開始

進口汽車幾十年來一直是高端的代名詞,特別是奔馳、寶馬,在國內銷量最大。俗話說開奔馳,坐寶馬,可見國人對奔馳、寶馬這些德系車的追捧。

奔馳寶馬放下身段,可能從此次奔馳4S店事件開始

而此次西安奔馳4S店發生的事情,也許就是進口汽車走弱的一個標誌。其實,就算沒有此事,也會有其他事件,這不過是奔馳寶馬等進口汽車在中國走弱過程中的一個偶然事件。

奔馳寶馬放下身段,可能從此次奔馳4S店事件開始

靠山吃山,靠啥吃啥,這本是一些行業的常態。在經銷環節,附著在其上的一些衍生服務,特別是一些服務並非流通的必要條件,比如金融服務費,這些都是流通額外的利潤。這些項目,由於信息不對等,顧客往往被誘導消費。對於一個通過經銷商購買汽車的消費者,經銷商一定會最大化利潤,除了正常的差價和返利,一定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額外的利潤點。而造成這一情況的根源就是對汽車行業的過渡保護,反應在流通領域就是缺乏競爭帶來的價格壟斷和交易過程的不透明。特別是進口車領域,這種現象有位突出。

奔馳寶馬放下身段,可能從此次奔馳4S店事件開始

多年來,不論消費者還是經銷商對此都已經習以為常,而近年來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個是國產汽車崛起,參照家電品牌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步趕上國外家電品牌,汽車行業也在發生這樣的情況,先是合資品牌,再是國產自主品牌,在功能、外型上已經接近純進口汽車。另一個變化是貿易環境在變化,這種變化由外部開始,逐步影響國內,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困頓的今天,國外資本對國內汽車市場越來越重視,獨立直銷的意願越來越強烈,並且大環境越來越成熟,實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隨著關稅的降低,《外商投資法》配合負面清單,一定會對進口車的經銷環節產生重大影響。這兩個基礎環境的根本變化,將為進口車營銷環節帶來充分的競爭,那些由於不充分競爭帶來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這些影響不僅僅針對進口汽車,整個行業都將產生深刻的變化。

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的成熟,保護措施遲早有一天會消失,競爭會在生產、經銷、服務全方位展開,在經銷領域的直接反應就是平行進口、奔馳寶馬等車廠直銷,有可能與國內有條件的維修公司合作,打破現在的4S店形式。

國人購車有先入為主、攀比、炫耀的情結,特別表現在進口汽車的購置,而隨著汽車由奢侈品走向普通消費,由身份的象徵走向代步工具,人們的消費觀念也變得更加理性。同時,國內合資品牌、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功能已經基本過關,外型也不輸純進口汽車。其實,奔馳寶馬這些所謂的豪車,也存在很多問題,一些問題還長期存在,高高在上的價格已經支撐不起目前的品牌形象。在大環境、市場競爭、國產車進步、消費觀念改變的綜合因素作用下,諸如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車放下身段是必然的結果。

此次奔馳門,可能就是一次改變的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