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爱在日落黄昏前,那些湮灭与长存的爱情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法国著名的巴黎圣母院起火。在大火中,大教堂著名的尖塔坠落,内部损伤严重。虽然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但是建筑损毁严重。满天烟尘下,巴黎民众悲伤痛苦,看到如此珍贵的历史建筑湮没在火海中人们无比惋惜。

巴黎圣母院大火:爱在日落黄昏前,那些湮灭与长存的爱情

瑰宝损毁让人心痛,但是我们更应该想巴黎圣母院大火:烧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中学时期有幸接触到雨果的名作《巴黎圣母院》,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罗德,被命运捉弄的就吉普赛女郎人艾斯美拉达,达丑心善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善恶美丑,悲伤离合。

年少不知事当时只觉得卡西莫多悲惨,为他愤愤不平;艾斯美拉达执迷不悟终究酿成悲剧。今天抛开建筑本身,我们来回顾一下小说中的爱情,回忆那些爱恨纠葛百感交集。

一丶受害者变为害人者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巴黎圣母院的爱情是一种悲剧。先从书中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克洛德弗洛罗谈起吧,读到他的坎坷身世的时候不免有些震惊: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孜孜不倦,刻苦勤奋,他是一位好学生;父母双亡,他挑起抚养弟弟的重任,他是一个孝子;毅然收养“令人厌弃”的卡西莫多,他的善良令人敬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志青年却误入歧途,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剧?客观的说,对异性身体的爱慕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柏拉图式爱情;从一开始,弗罗洛的禁欲就是不合理的。

巴黎圣母院大火:爱在日落黄昏前,那些湮灭与长存的爱情

难道不正是常年对宗教的研究禁锢了他的几乎一切欲望,导致欲望真正来临时就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做出罪恶的事情。这种禁欲主义导致的后果并非少见,比如我国古代妇女缠足,还有中东、非洲一些国家女性割礼。弗罗洛就是在这种禁锢下由一个受害者转而去伤害别人。

二丶扭曲的感情观,优秀的备胎

教士克洛德对爱斯美拉达的单相思,爱斯美腊达却全然不知这份阴暗的、难以见天日的、窥于暗处的潮湿的感情,她完全沉浸在她与孚比斯的罗曼蒂克式的泡沫爱情中,当克洛德对妒火中烧后,他疯狂地向爱斯美腊达示爱,当压抑了太久的感情被触发后,爆破出的感情不是热烈而是疯狂到极致的令人恐惧的逼迫。

疯狂的自我情感倾泻而出,得不到回应后羞愤的怒吼,这是需要被爱与关注的呐喊,同样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敲钟人,他对感情很忠诚,忠诚到丧失理智,忠于养父,帮助养父掠夺艾丝美拉达;忠于爱人,他又杀死了自己的养父。

巴黎圣母院大火:爱在日落黄昏前,那些湮灭与长存的爱情

卡莫西夫身上存在善良的一面吗?毫无疑问。但是这种善良是完全的丧失理智的自私,他爱艾丝美拉达吗?那也是肯定的,但是这种略极端的爱不能吸引一个16岁,尚未成熟的小姑娘。况且他的外表也不能让她托付终生,若是放到今天来,哪怕卡西莫夫没有那么丑,他也只会是一个优秀的“备胎”。

极度的不对等关系,你一步步卑微到尘埃里,她却不愿给你爱的回应,放弃自我,满足对方,成全对方,最后只会酿成下一个苦果。

三丶不成熟的恋爱观

艾丝美拉达是一个无比善良的角色,她身上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并能感化周围的人们,然而这么完美的角色,却痴情与弗比斯这个负心汉 !爱令人昏迷,爱到完全不计较弗比斯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不过毕竟她才16岁啊!她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自然也希望自己的意中人是盖世英雄,就在这时高大俊朗的弗比斯出现了,关键是,他还救了自己,一切来的恰到好处,她的心估计一下被俘获了吧。她相信完美,相信一见钟情,这使得艾丝美拉达失去了对善恶应有的判断。

从书中也不难看出艾丝美拉达不辨善恶的冲动。她主动将身体献给心上人,甚至要求卡西莫夫去把弗比斯找来。她对弗比斯的痴情也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巴黎圣母院大火:爱在日落黄昏前,那些湮灭与长存的爱情

​然而她的悲剧是自作自受吗?也不是,倒不如说一颗不成熟的心,掉入了邪恶的峡谷……

不成熟的恋爱观,就是一剂甜甜的毒药,在不知不觉中,毒杀了很多了,而这些人却从来不知道。从感情的种子萌发开始,苦果就已呼之欲出,最后的分崩离析再正常不过。

寂寞就是寒冬的夜,一面使你恐惧,无助,失落,痛苦,一面帮你冻结了一切泥泞沼泽,在长期的恋爱中,人容易把自己的得失放在首位,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恋爱中的两个人,应该风雨同舟,而不是把其中一个人仍在一旁,一点存在感和价值感都没有。

天堂与地狱往往在一念之间,偏执和不成熟只会带来愚昧和悲剧,爱到极致不是幸福是毁灭,是一种病态的“爱”;夕阳下美丽的巴黎圣母院已然不在,雨果笔下的爱恨离合永存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