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2018“城市之星”國劇頒獎禮上,黃金搭檔製片人於豔、導演海頓囊收“最佳製片人”、“最佳導演突破”、“收視貢獻”三項大獎,大展匠心魅力,而由其夫妻二人聯手打造的團隊轉型之作《幸福院》也於近日殺青,值得一提的是《幸福院》的主演劉佩琦更是榮獲城市之星“藝術成就獎”。
《幸福院》是一部展現都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現實題材作品,是一幅工筆細描的“都市養老圖鑑”。養老問題熱議的背後,是兩代人共同面對的困境,製片人於豔表示,希望《幸福院》能搭建一座父母與兒女溝通的橋樑,能讓彼此袒露心聲,建立更適應當代社會的新型家庭關係。導演、編劇海頓希望通過《幸福院》呈現文藝工作者的情懷與大愛,用藝術方式關注時下社會熱點。
關於創作:
一個兩代人接力完成的鮮活感人故事
斬獲多項大獎的金牌創作班底,奠定了《幸福院》的精品基調。而在於豔看來,《幸福院》這部作品的遺憾之處在於它不是父親於立清親自完成的,“如果父親健在,《幸福院》將是他導演生涯中的第100部作品,同時也是團隊的轉型之作”。於立清是國內著名導演,譽有諜戰劇之父的美名,曾執導過《天字一號》《黑玫瑰》《深山孤魂》《深情》等眾多優秀影視作品,而完成《幸福院》則成為了他的遺願,因此,女兒於豔和女婿海頓擔起了創作《幸福院》的重任。
在於豔心中,父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導演,“他非常善於講故事,我在父親講述的故事氛圍中長大,我的性格與我拼命三孃的工作態度都來源於父親的耳濡目染。父親身上有著滿滿的江湖義氣,在一生中交到了很多朋友,在父親追悼會那天,很多我並不認識的人得知我父親離開的消息後,都趕去送他最後一程。我因他走上了做諜戰劇的道路,很多著名演員也是通過演他的戲被業內人士與觀眾熟知,從而擁有了更好的發展。”
於豔坦言,《幸福院》裡的很多小細節就是她與父親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都有呈現,“我現在也只能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表達我的孝心,我對這部作品的定位,就是展現真實的親情。”
海頓導演在於立清導演的原故事架構上進行了豐富,為這個感人的故事增添了很多鮮活的細節,“《幸福院》的故事藍本來源於我的岳父,在我心裡岳父仍然是《幸福院》的原創編劇。隨著年歲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又經歷了自己父親及岳父兩位至親的離世,創作這樣的故事於我而言感受頗深。”
關於主題:
夫妻搭檔海量走訪調研解答“命題作文”
為了讓劇中的細節更加真實,在創作《幸福院》之前,於豔、海頓走訪了各大城市的新型養老機構,切實觀察老人們的真實生活。同時,身邊面臨養老問題的朋友,也為他們講述了諸多不同的家庭生活形態與所遇到的困擾、棘手問題。深入的走訪讓夫妻倆收集到了許多生動的故事,形形色色的“生活難題”也豐富、細節化了《幸福院》的劇本。
接地氣的走訪過程,讓海頓堅定了創作《幸福院》的信念,愈發激起了自己對養老題材的創作慾望,因為老人的溫暖是由心而發的,只有觸及真心,才能動人。而用“亦莊亦諧”的方式展現老人的可愛和正能量,是海頓自創作之初就定下的基調。海頓說:“創作《幸福院》最大的感受是現實題材離生活真的很近,不論從美術、拍攝還是演員的演繹,但凡稍有做作就會顯得不真實。現實題材在各方面都應該照顧到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劇中所呈現出來的一切場景都要真實與生活化。”
在確定《幸福院》的出發點與調性後,團隊先自問了三個“什麼”,即:我們到底要做什麼、父母到底需要什麼?我們能給予什麼?4個老人2個孩子的家庭如何劃分時間去陪伴父母?怎麼樣能夠把四個老人湊到一起融洽的生活?這些“命題作文”的答案,成為了《幸福院》的主題。
關於角色:
老戲骨創作優秀橋段貢獻堪比編劇
談及養老院,大部分人會覺得裡面的老人處境都很淒涼,於豔表示:“《幸福院》中也有表現老人提起去養老院時很失落的情節,但我們著重展現的是其對養老社區的情緒轉變,《幸福院》將這些真實的人物狀態進行了階段性地表現與描摹。創作團隊選擇用輕鬆幽默但不譁眾取寵的表達方式來呈現情節,發自內心地去發掘生活中有關養老院的問題。”
《幸福院》希望展現一種全新的養老生活:老人跟年輕人一樣,有社交、有文娛生活,也有全新的追求。在這個大社區裡,他們會遇到興趣相投的人成為朋友,也會遇到不對路的人鬧點小矛盾,這樣的生活接地氣、有愛、多姿多彩又充滿煙火與人情味。在於豔和海頓看來,只有年輕人為老人們創建舒適的社區環境,才能讓他們能夠輕鬆自在、開心地享受晚年生活。夫妻倆相信《幸福院》所傳遞的新型養老方式一定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人們有勇氣選擇更時尚、實用、貼近民生的養老方法。
雖然在劇本創作階段共經歷了五六次較大的修改,但《幸福院》在拍攝階段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海頓表示不管是職能部門還是演員,都在拍攝過程中不斷貢獻著讓劇本“進階”的好橋段,並在碰撞的演繹中昇華了創作,“劉佩琦與王麗雲老師的表演驚豔到了我。比如我拿出一個橋段後,老戲骨們在現場一磨合,就能碰撞出很多精妙的想法,因而拍攝過程比我想象的要順利。這些老戲骨們甚至都可以說是這部戲的編劇,如果沒有他們參與創作,《幸福院》也不會就像現在這樣豐滿與立體。”
例如,在《幸福院》中,於老樂與前兒媳上演的“爭子奪孫”就很接地氣也很有話題性。海頓坦言:“其實在拍這場戲之前,我們各有立場。在‘奪子’這件事情上,我們三個人的理解很不一樣。後來我們坐在一起從人物出發,分別站在於老樂、兒媳婦與導演的角度闡述了觀點,力爭在更突出矛盾的情況下讓劇情更加合理,並彰顯出每個人的性格差異,將該劇的核心思想用矛盾昇華。”
養老最重要的是“老有所樂”與“老有所愛”,海頓表示,“在國家大力保障養老的當下,大家的養老觀念應該再向前走一步。我個人認為應該讓更多老年人在老年生活中找到他們童年時的樂趣或者尋找到自己的新生活。我們要創設一個更有愛又溫馨的氛圍,讓老年人更加開心地回到童年,去愛自己、愛別人與被別人愛。除此以外我們也想抒發文藝工作者心中的大愛、情懷與對每個熱點社會問題的體悟”。
作為《幸福院》的創作者,於豔和海頓希望通過該劇將老人的生活狀態全景式地展現給觀眾,架設兩代人溝通的橋樑,為觀眾帶去正面積極的影響,從而引發共鳴與探討。於豔總結道:“我們希望《幸福院》能為兩代人帶去同一個討論話題,讓大家同父母袒露心聲。也希望在《幸福院》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痛點、生活的影子,而團隊創作《幸福院》的初衷,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及時發現身邊的愛。”
閱讀更多 熱點速傳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