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记得,河南省林州市官方主办的红旗渠网曾发布一则“民意征集”:如果把林州市改名成红旗渠市……为百万林州人民带来红利?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当时,这篇文章引起了极大反响,而这种反响不仅包括整个林州市,还涉及全国几乎所有景区(后面会提到)。这不禁让人好奇,林州市当时为何想改名,又为何非要改成“红旗渠市”?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原来,红旗渠位于安阳市林州市(原是林县),是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称之为“人工天河”。

据了解,从古至今,林州缺水一直是大难题,历史上严重干旱的次数众多。以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刚成立的500多年时间为例,林州就发生了100多次自然灾害和30多次大旱绝收,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生人吃人的情况,真叫一个惨绝人寰。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为此,新中国成立后的1960年,经过豫晋两省同意和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林州市召开引漳入林委员会全体会议,把灌溉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数十名水林技术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全面就位,开始动工。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到1969年7月,耗时9年之久的红旗渠建设完成。该工程总长70.6公里,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蔚为壮观。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至此,这个困扰林州上千年的缺水问题,得到圆满。并且,由于红旗渠建设背后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形成的景观非常优美,它也被国家命名为AAAAA级景区,每年到访参观、游玩、学习人数众多。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看到这,大家应该已经明白红旗渠是什么以及其重要性了吧。言归正传,林州市当时为何想改成“红旗渠市”,难道仅为了表彰红旗渠对林州做出的突出贡献吗?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在笔者看来,这仅是其中之一。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林州市想把城市名称与旅游名胜区统一起来,形成统一口径和社会共识,然后进行旅游开发的整合营销,打造城市品牌,最终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之前,张家界就是这样做,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所以,林州市当时的改名民意征集,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大家都在观望,看能不能取个经。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可能很骨感。因为城市按景区、特产等改名,最终失败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安徽省徽州地区改为黄山市(只考虑自然景观,忽略了人文底蕴)、云南省思茅市改为普洱市等。

如果“林州市”改名为“红旗渠市”,你会同意吗?

最终,这件事也不了了之,林州市还是持谨慎态度,保持原名。从这件事背后,我们也能看出林州市的难处,虽有好的风景名胜区,却苦于找不到好的方向,发挥它最大的效益。对此,你们可有好的做法帮帮林州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