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別爾哥羅德”號想像圖-1,上圖攜載救援裝置,下圖攜載深海工作站

2019年3月6日,俄羅斯塔斯社援引國防工業部門的消息稱,第一艘攜載“波塞冬”核魚雷的“別爾哥羅德”號特種核潛艇將在今年第二季度下水,2020年擔負戰鬥值班任務。“別爾哥羅德”號特種核潛艇不僅攜載“波塞冬”核魚雷,還可向深海運送無人潛航器和核動力深海工作站,執行研究勘探和偵察作戰任務,實戰部署後將成為“軍民兩用”、“核常兼備”的“海神巢穴”。

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波塞冬核魚雷

2012前被打入冷宮

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是在949A型“安泰”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北約代號“奧斯卡”-2級)基礎上研製的,1992年7月由北方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開工建造。1994年5月由於缺少資金停工,已經建成的部分被封存,其名字也從俄海軍訂購的裝備名單中被刪除。

2000年9月,949A型“庫爾斯克”巡航導彈核潛艇事故後,俄決定繼續建造該型潛艇。但在之後的4年,國防預算沒有給該項目撥款,建造資金由北方機械製造廠是自行解決。直到2006年,“別爾哥羅德”號才進入俄國家武器裝備的訂貨名單中。同年7月,儘管已經有80%完成建造,俄還是決定不會將其納入海軍編成。此後的6年裡,“別爾哥羅德”號的命運一直處於懸疑狀態。曾經有建議將其改造“圓錘”潛射彈道導彈的臨時運載工具。

2012年2月,俄海軍總司令部弗拉基爾•維索茨基上將宣佈,計劃使用未完成建造的“別爾哥羅德”號。同年4月,“北方機械製造”科研生產聯合體與“紅寶石”海洋機械中央設計局簽署合同,計劃在949A型基礎上繼續研製“別爾哥羅德”號。同年12月舉行了“別爾哥羅德”號的重新開工儀式。訂貨方為俄國防部深海研究總局。

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別爾哥羅德”號和其它特種核潛艇想像圖

2015年11月11日,俄研製“狀態”6核魚雷(後經俄民眾網上投標被命名為“波塞冬”)情況被“意外”洩露,顯示該魚雷的運載工具為“別爾哥羅德”號和09851型“哈巴羅夫斯克”號特種核潛艇。2017年4月21日,俄海軍司令部稱,“別爾哥羅德”號目前仍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的船臺上,2018年將完成建造。2018年11月29日,俄《消息報》稱“別爾哥羅德”號將於2019年列裝。2019年2月20日,普京在議會發表國情諮文時表示,首艘攜載“波塞冬”核魚雷的專用潛艇將於今年春季下水。3月6日,軍工部門稱,“別爾哥羅德”號將於今年春季離開北方機械製造廠的船臺,開始漂浮和繫泊試驗,明年進入戰鬥值班狀態。

雖然最長,但有些指標不如“颱風”

“別爾哥羅德”號採用經典的耐壓和輕型非耐壓雙殼體結構。為滿足新任務需求,該潛艇的中心部分經過了重新設計,導彈艙被去掉,改裝為長達30米的艙室,用於攜載大量特種和潛水設備,以及可供工作人員出入深水潛航器的閘室。原本長154米的949A型被延長至184米。這比蘇聯/俄羅斯的941型“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長9米。“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長度為175米,寬度為23米,水下排水量46 000噸,是蘇聯/俄羅斯海軍最大的戰略核潛艇,也是截至到2018年世界最大體積和噸位潛艇紀錄保持者。雖然是世界最長的核潛艇,但在寬度和排水量這些指標上,“別爾哥羅德”號仍然遜色於“颱風”級,寬度18.2米,水下排水量23 860噸。在其它方面的參數,應該與之前949A級大致相同,水面航速為15節,水下航速為33節,工作下潛深度420米,最大下潛深度500米,自持力120晝夜,乘員130人。

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別爾哥羅德”號長度超過“颱風”級9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核潛艇

“別爾哥羅德”號可能還保留949A型原有的兩個OK-560V型核反應堆,每個核反應堆的功率為190兆瓦。

別爾哥羅德”號搭載的設備主要有“大陸架”核能發電裝置、“大鍵琴”-2R-PM深海潛航器、18511型“大比目魚”核動力深海工作站等。

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大鍵琴-2R-PM”無人潛航器的設備

▼歡迎購買《兵器知識》雜誌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世界最長的核潛艇即將下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