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自信乐观,还是自卑胆小,和父母做的这三件事有关

自信乐观的孩子人见人爱,如果孩子自卑胆小,总是畏畏缩缩的样子,不但在学校容易不受待见,即使自己的父母也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待人接物自信开朗,落落大方。但为什么孩子越大越胆小呢?不爱讲话,总是低着头。许多父母没想到的是,孩子幼年时期性格的形成,大多是受家庭的影响。

孩子是自信乐观,还是自卑胆小,和父母做的这三件事有关

孩子是自信乐观,还是自卑胆小,和父母做的这三件事有关。

1、 孩子是否感受到父母充足的爱?

原生家庭带给孩子最大的影响,在于孩子在原生家庭里,是否吸收到足够的养分,感受到足够的爱。

那些感受到父母充足的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安全感就会更足,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他都知道有一个港湾在等着自己,心里都有一盏明灯在为自己照亮,也就无所畏惧,不再害怕。孩子有了底气,自然就会自信一些。

而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小,还不懂事,其实恰恰相反,孩子的内心是最灵敏,又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缺少父母的陪伴,长期下来就会导致孩子处于一种缺爱、孤独的状态,这样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也就容易形成自卑胆小的性格。

孩子是自信乐观,还是自卑胆小,和父母做的这三件事有关

2、 父母是否经常鼓励孩子?

能经常得到父母鼓励的孩子,总是信心十足,这是来源于最亲近的人对自己的肯定,孩子的状态都比别的孩子要好许多。

那些自信的孩子,当遇到其他人反驳自己的观点时,都会昂着头说,“我爸爸/妈妈就说这样是对的。”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而胆小的孩子,从不敢和对方争辩,因为他们都没有最亲近的人肯定、鼓励自己的记忆。

可能有些父母,也并不是刻意要去伤害孩子,而是相信所谓的“挫折”教育,认为表扬孩子就会导致孩子骄傲,总是说着一些打击孩子的话,让孩子以为自己没有优点,处处比别人差,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慢慢形成了自卑胆小的性格。

孩子是自信乐观,还是自卑胆小,和父母做的这三件事有关

3、父母是否有给机会,让孩子勇敢的表达自己?

“你看看,你这样做是错的,早跟你说要照我说的去做。”

“你怎么这么笨,这也做不好,刚刚教你没听懂吗?”

在一些父母的眼里,孩子做事总是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怎么教都做不好,实在看不下去,就让孩子走开,父母选择了包揽各种大小事,父母觉得这样更省心。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样刚开始看起来是省心了,但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和性格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孩子会变得不敢轻易说话,也不敢表达自己,看起来自卑又胆小。

而那些即使孩子做不好,但爸爸妈妈也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孩子慢慢学习,慢慢成长,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孩子也能体验到把事情做成功后的喜悦,变得越来越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