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谱写新时代平安辽宁新篇章——2018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翻开2018年辽宁政法工作的成绩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的举措更加有力;服务大局,护航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锐意改革,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的步伐更加坚定;从严从实,打造政法铁军的态度更加鲜明。

过去一年,全省政法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有力维护了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018年,辽宁已连续13年进入“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行列,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奋力谱写新时代平安辽宁新篇章——2018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矛盾化解成为平安建设中一项重要工作形成严惩黑恶势力高压态势

黑恶不除,民不安,国不宁。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吹响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号角,展现了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的坚定决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省委高度重视扫黑除恶工作,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建立了省委书记陈求发、省长唐一军抓扫黑除恶斗争“双组长”责任制,构筑起“五级书记抓扫黑除恶”责任体系,创新“4+2”政策制度保障框架,得到中央督导组的较高评价。

在专项斗争中,我省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在依法打击、深度打击、精准打击上下功夫,形成了对黑恶势力犯罪压倒性态势。省公安厅建立了线索核查中心,实行台账管理,加强核查督办;监狱系统开辟专项斗争“第二战场”,深挖余罪漏罪。更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创新思维,建立了扫黑除恶综合举报平台,对举报情况做到“一目了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共侦办涉黑案件29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64起,打掉恶势力团伙478个。

既扫黑又“打伞”,既除恶又清源,逐步完善扫黑除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探索从根本上治理黑恶势力犯罪的治本之策,构建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制度机制。这是我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一条主线。

在深挖彻查“保护伞”方面,我省下足功夫。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相结合,确保“扫黑”与“打伞”密切配合、同向发力。紧盯党政干部直接组织领导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对黑恶势力故意纵容、包庇、默许,怠政懒政、失职渎职等重点问题,加大审查力度。

此外,结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整顿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整顿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设立销号制度,并实现包保领导和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

奋力谱写新时代平安辽宁新篇章——2018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法院实行规范化远程视频现场执行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

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法机关就保障到哪里。

目前,辽宁正处于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执法司法机关,我省政法机关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省委政法委连续两年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发挥法治对市场经济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引导市场主体依法经营、按规则办事,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项项新政密集出台,一条条新规持续发力。

全省公安系统开展“维稳创安保发展、担当尽责促振兴”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省公安厅以“办事时限最短、办事流程最简、服务体验最优”为目标,在全面梳理摸清群众和企业到公安机关办事事项基础上,出台打造最优发展环境75项新举措。经过查询比对,实现流程全国最简的11项、时限全国最短的21项,还有其他具有辽宁特色的创新服务举措43项。

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台《辽宁法院服务保障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工作计划(2018—2020年)》。同时立足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积极服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省人民检察院出台专项活动实施方案,通过深入推进检察工作理念思路创新、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进执法司法作风改善,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家成长创造了优质的法治环境、为创业创新和护商安商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省司法厅组织百场优化营商法治环境报告会、组织优秀律师为全省亿元以上项目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开展群众“办事难”专项整治活动。出台《省司法厅打造最优发展环境二十五项措施》,印发《关于进一步清理不方便群众办事的各种规定和措施的通知》,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

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振兴征程上的攻坚战,关乎全局、决定未来。而在围绕中心、助推发展过程中,法治辽宁建设更加天高地阔。

奋力谱写新时代平安辽宁新篇章——2018年全省政法工作综述

扫黑除恶在全省迅速开展,为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社会治安总体稳步向好

蓝天下,停在地面上的无人机接到指令后快速起飞,空中盘旋、定位追踪、烟幕释放、数据传输……在指挥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迅速完成一系列指令动作。

2018年9月8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与沈阳市公安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人才、科研、教育和产业资源为基础,大力推动沈阳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立体化防控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校警合作,科技强警的工作目标。

这只是我省公安机关科技强警战略的一个缩影。

“下医治已病,中医治欲病,上医治未病。”从案后人海战术辛苦破案,到案中即时发现精准破案,再到案前预知、预警、预防发案,近年来,提档升级中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了我省警务工作的飞跃式变革。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力从总体上系统考虑并解决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体系”建设,在更高层面上、更大范围内实现一体化、集约化,提高动态条件下社会治安驾驭能力。

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开会研究,亲临一线视察指导,为防控体系把关定向,解决实际问题。省人大专题视察,限时督办。综治部门大力协调、强力牵动。省委、省政府下发实施意见,明确构建以公安为主体,63个部门单位参与,问题联治、工作联动、风险联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2018年,我省不断完善以“社会面、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乡镇和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信息网络”为核心的防控体系。省级“雪亮工程”接入国家平台,实现与综治视联网、平安辽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智慧磐石”“辽宁交通”对接共享。营口、锦州、朝阳获批2019—2020年“雪亮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城市。全省累计建设监控点位114万个。依法惩治“盗抢骗”“黑拐枪”“黄赌毒”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持枪、绑架案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40%、23%,命案现案破案率99.4%,社会治安总体稳步向好。

在大力推进平安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我省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辽宁建设的意见》,做强各级综治中心,打造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维护稳定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同时,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完善“四位一体”考评机制。推进社区矫正场所建设,目前全省已有96个县区完成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建设,11个市已建成市级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

深化改革力促社会公平正义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开弓没有回头箭,深化改革正当时。

2018年,我省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法口机构职能体系。综治维稳职能和反邪教部分职能融入政法委。省委国安办、省委依法治省办、新组建的司法厅按期挂牌。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协调省委组织部制定下发《关于司法体制改革中有关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办法》,修订完善《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章程(试行)》《遴选工作规则(试行)》,调整充实惩戒委员会委员。

员额制、薪酬制改革全面完成,人、财、物统管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稳步推进,全省实有员额法官5351人、员额检察官2898人,全省法院共组建审判团队2031个,全省检察院共组建办案团队2419个。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改革、执法规范化建设改革经验被公安部推广。加强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司法改革深入融合,积极探索智慧法院、智慧检务应用。建成政法网和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平台,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政法机关作为执法司法的主力军、生力军,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负有特殊责任。

过去一年,我省政法机关的执法办案水平稳步提升,赢得了群众对执法司法的尊重和信任。召开全省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会议,印发《关于建立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执行到位金额同比增长85.73%。法院系统受理案件104万余件、审执结78万余件,同比分别上升10.16%、26.65%,结案率全国排名上升11位。检察机关加强诉讼活动法律监督,提出刑事抗诉253件、民行抗诉101件,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550人。

春风化雨守护平安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平安辽宁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推进,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我省已连续13年进入“全国综治工作先进省”行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并逐年提升,2017年已达到94.01%。

曾几何时,我省信访问题突出,“五级书记抓信访”工作开展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观。“现有一些信访问题很多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一些是快速发展过程中引发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绕不开、躲不过的实际问题。”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省信访局副厅级信访接待员李文革曾作出这样的描述。

2017年年末,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求发在省信访局调研时提出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像抓精准扶贫一样,在全省开展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的要求。

2018年1月10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辽宁省“五级书记抓信访”推动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信访矛盾存量每年消化30%以上,到2020年实现现有信访矛盾存量全部化解;信访矛盾增量年均减少30%以上”的工作目标。

自此,信访矛盾减存控增工作被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全省各市、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领导小组,市、县、乡党委政府以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将压力逐级传导到县、乡、村三级和职能部门书记。

2018年5月11日,省委召开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扩大会议,对《辽宁省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共性信访问题化解方案》和10个方面、29个省级共性信访问题工作意见进行了讨论审定,逐一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化解时限要求。对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推进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工作进行了进一步部署。5月16日,省委又召开全省“五级书记抓信访”推动信访矛盾减存控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一竿子插到底,一直开到村(社区)书记一级。

在此背景下,为了使这项工作得到细化,省信访局对全省信访矛盾和共性信访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了《辽宁省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台账》,包括27205件信访案件,交各市组织攻坚化解;建立了《辽宁省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共性信访问题台账》,制定了化解方案,包括10个方面、29个省级共性信访问题,交省直有关单位研究解决意见;指导各市、县(市、区)建立了本级信访矛盾台账,做到省、市、县三级信访矛盾存量全部“清仓见底”。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

“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过硬政法队伍的殷殷嘱托和明确要求。

政法队伍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打造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必须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2018年,辽宁政法机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忠诚、干净、担当”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建+营商环境建设”活动。完善政法机关政治轮训制度,举办首期政法系统政工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组织18批次政法系统专题培训,培训政法干警24500余人。法院系统、国家安全机关狠抓理想信念教育。检察机关组织“辽检精神”大讨论。公安机关“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司法行政机关出台了《关于建设让党信赖让人民满意政治机关的决定》。

业务过硬是政法队伍的立身之本。打造一支高素质政法队伍,必须全面加强履职能力建设。2018年,我省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及省委实施意见,加强政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法院系统制定提升专业能力的具体制度。检察机关制定出台《“十三五”期间全省检察教育培训规划》,实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公安机关持续抓好素质强警计划。国家安全机关完成41项重点规章制度学习培训。司法行政机关围绕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若干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实施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互聘“双千计划”,全面提升执法司法能力。

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天敏在省委政法委员会2019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说: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2019年,全省政法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及省委决策部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保平安、迎大庆”为工作主线,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贯穿全年工作始终,为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