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什麼不軍事幹預蘇丹?而喜歡軍事幹預中東地區呢?

牛頭馬面兩鬼


蘇丹外交部昨天(14號)對外發布聲明:過渡軍事委員會為文職官員治理國家夯實基礎,且在兩年內,過渡軍事委員會將與政府實現權利的交接;而這也意味著由國防部長穆罕穆德•奧夫主導的政變基本成功!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向來喜歡對本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政治事務指手畫腳,因此也被戲稱為“世界警察”;但凡華盛頓聽聞牆外有風吹草動,輕則批評討論、重則插手干預。但為何蘇丹政變後卻四平八穩呢?

客觀而言,是否利用政治或者軍事手段介入蘇丹局勢,決定權始終掌握在美國手裡。通常情況下,美國會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局勢進行評估,然後得出指導下一步計劃的綜合結果。

顯然,聯邦政府的智囊團已經就蘇丹局勢進行過相關討論,但在具體性質認定上卻顯得猶豫不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還無法完全認定蘇丹正在進行的事件屬於政變!

相較利比亞哈夫塔爾拖泥帶水的奪權之路,奧夫從宣佈政變到建立軍事過渡委員會僅用了三天時間;局勢變化之迅速或許是讓美國始料未及的,但美國也在第一時間強調了現階段就蘇丹局勢的關注重點:大使館及美國公民的利益與安全。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總是秀肌肉、揮大棒,這與對蘇丹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而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還是利益比重的問題:如果把中東和北非比喻為美國海外投資的兩處產業,前者無疑是核心大工廠,而後者則是小作坊。

不過,美國對於蘇丹也並非完全無動於衷:美國拒絕將軍方接管政府的行為稱之為政變,其實就等於在蘇丹問題上隱晦的表明了立場,奧夫的過渡軍事委員會是被美國認可的。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軍事幹預是美國的最後通碟,也是美國的底牌,蘇丹局勢還沒有發展到這一步,美國政府也沒有必要對蘇丹發起軍事幹預。

更何況蘇丹處於阿拉伯世界的邊緣地帶,與美國關注的海灣地區,沙姆地區較遠。蘇丹複雜的環境和地理條件也讓美國發動軍事幹預的成本非常高昂。
(蘇丹軍隊)


有人認為美國之所以不干預蘇丹的原因是因為蘇丹沒有石油,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在南蘇丹獨立前,蘇丹是非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國,石油貿易一直是蘇丹的主要收入來源。即便在南蘇丹獨立後,蘇丹的油田損失了一大半,但他們也在隨後發現了達爾富爾的油田,儲量極為豐富。為了這些能源,美國一定會干涉蘇丹內政,但不一定採取直接性的軍事手段。

此外,美國人如果想在蘇丹發動軍事幹預,他們就必須尋找代理人。然而,前總統巴希爾明顯不是美國的人,蘇丹的反對派雖然有不少親美人士,但都在蘇丹國內沒什麼影響力。發動政變推翻蘇丹總統的軍方,也沒有和美國牽橋搭線。不管是布爾汗,奧夫,還是馬希和阿伯丁,這些軍方的頭面人物都和美國沒什麼關係。

實際上,蘇丹軍人集團發動政變,得到最多的支持來自沙特王國。美國如果想在蘇丹和軍人集團勾結,或者反對蘇丹軍方,那就是搶了盟友沙特的飯碗。


(沙特才是蘇丹軍方的後盾)

美國沒有動用軍事手段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對蘇丹採取行動。在奧馬爾.巴希爾總統執政期間,美國鼓動國際刑警組織將巴希爾納入了紅色通緝名單。不僅如此,美國還對蘇丹進行了多年的經濟制裁。

蘇丹在發現達爾富爾油田後,美國不甘心讓蘇丹安心開採,鼓動當地的分離主義勢力和恐怖組織活動,造成當地發生了嚴重的叛亂活動和部族衝突。

不過,今天的美國沒有對蘇丹採取軍事幹預,既有條件不成熟的因素,也有照顧沙特面子的原因。美國政府已經在蘇丹政變後對該地區形勢表達了關切,相必在不久之後就會因此和沙特討價還價。


朱興子


坦率地講,美國幾乎沒有軍事幹預非洲事務的傳統,利比亞和索馬里是孤例,都與恐怖主義有關。當下乃至今後一段時間,它也不會大規模軍事涉足非洲。相反,中東是其全球戰略的一個關鍵支點,它會一如既往,不棄不離。

先看非洲,美國何以“興趣不大”,少有軍事幹預?

從當代歷史看,冷戰期間,美蘇在非洲打“代理人戰爭”,以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剛果金(第一次戰爭)為代表。上世紀80年代,里根曾出動航母戰機“教訓”卡扎菲;克林頓時期,美國報復駐肯尼亞使館被炸;避免索馬里人道災難,出兵摩加迪沙招致“黑鷹墜落”,大兵被拖屍,丟臉之後“遠離”非洲,東非兩國種族屠殺中未見身影和聲音。

2011年的利比亞算個“特例”,推翻“惡人”卡扎菲本其所願,又得到阿盟力邀、歐洲國家打頭陣,美國樂得出力。而結果也不妙,其駐的黎波里大使等4人在班加西領館被襲身亡......總之,美國軍事幹涉非洲事務成果不大,教訓不少,所以它至今只在吉布提、摩洛哥等關鍵地點有軍事基地和少量軍人存在,不構成對非洲國家的直接干涉。

蘇丹在美國看來,巴希爾負有內戰中殺戮南方人,達爾富爾地區鎮壓異族的惡劣記錄,力推國際刑事法院對其起訴和審判,並有針對個人和國家的制裁措施。而且美國是南北蘇丹分離的“助產婦”,南蘇丹對它感激萬分,蘇丹則是忌恨而無奈。美國在國際社會孤立蘇丹制裁巴希爾,遭到非盟的一致反對,美國也沒有對蘇丹採取進一步措施,畢竟後者在埃及的龐大影子下,沙特的資金操縱下,不會做“出格”危及美國西方利益的事情。

再把視野放寬,非洲50多個國家中,美國只與利比里亞有歷史淵源,其他國家是法國、英國、葡萄牙、比利時等的“事兒”,而非洲國家上頭條引關注基本“沒好事”,美國懶得費時費力。

中東則不同,它是美國兩大戰略重地歐洲、亞太的連接地帶,國際能源的主產區,猶太國家所在地,美國、蘇聯/俄羅斯爭霸的短兵相接處......沒有可以放棄或交易的東西,必須在軍事、經濟、政治、外交等方面對其全情全力應對、掌控甚至塑造,這已被二戰後特別是冷戰後歷次事變、戰爭所證明。


ruixuezhaofeng


回答問題前首先要搞清二件事,美國的霸權第一是軍事一超獨霸,第二件事就是和石油掛鉤的美元霸權,中東依靠石油而富得流油,控制了石油等於控制了全球經濟命脈,而蘇丹呢?那鳥不生蛋的窮地方誰去島他?美帝缺的從來就不是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