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不知道为什么,巴黎圣母院着火的事件让国人如此激动,当然这个激动分两种:

  1. 表示沉重,深感心痛的
  2. 幸灾乐祸,唯恐烧不干净的

沉重的人一言一字里充满了遗憾,有的人是曾经去过,在那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随着圣母院的灰飞烟灭,仿佛曾经的回忆也消失不见,即使再次修复好,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还有的人懂得历史文明的存之不易,和研究价值,为如此瑰宝级别的建筑和藏品感到深深的惋惜进而心痛。

言论自由的今天,面对如此心中一颤的国际事件,每个人都有抒发情感的自由,于是第一类人纷纷在自己的公众账号上留言表达心情,说这是世界文明,

而第二类人,他们的出现挺有趣,有相当一部分是冲着第一类人来的,本来巴黎圣母院着火看看就完了,可是当看到有人为此叹息,还表示心痛,甚至要捐款的时候,他们的情绪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

凭什么呢?

圆明园的时候也没见谁捐款,还是他们主动烧的呢!

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怀着这种最直接最本土的情感,有的人直接就和第一类人开怼了,怼出的高度一点也不像没文化的,根本不像某些人眼里认为的:他们是不曾受过教育的!于是让巴黎圣母院着火事件马上转变成了派别之争。

于是觉得道德教养文明都集于一身的鄙视第二类人为盲目爱国,说他们野蛮,没素质。

事实上引用胡锡进胡老师的一段话,我感觉说的特别好,特别公正:

中国的确有过屈辱的历史,圆明园被烧那块伤疤有时还会在历史的深处隐痛,它被后来的一个半世纪逐渐消化,但另一方面,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还都没有彻底走出那段历史投向今天政治及文化心理上的影子。十几亿中国人的大社会,有一些人看着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脑子里浮现了不愉快的往事,它是中国大社会各种联想到的画面之一,它被穿插进来,这就是真实的全景画。
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对啊这就是民生的真实情感,不论你学问高低,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快意恩仇的表达自己情绪都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理性未必是每个都能做到的。我们接纳你们为巴黎圣母院心痛,也正视他们放不下圆明园被烧那段历史的沉痛悲愤。

只是彼此都不要“骂了”: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叹息人家家里着火未必就不爱国,他们直言“烧的好”也是爱国情怀的一种抽刀见血式表达。

至于方式我不觉得你引经据典,苦口婆心的撒播国际情怀很好,也不觉得他痛恨那段历史,尖酸刻薄的笑看巴黎圣母院事件是不好,甚至谈不上好与不好,都是正常存在的社会现象,就比如:你家孩子被同学欺负了,你以理服人是一种方式,他据理力争也是一种方式,都是护犊!

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接着看胡老师的言论:

中华民族总的来说在道义上相当干净,我们没有过野蛮的对外殖民历史,又是大民族,一段时间里被欺负成那样,消化那段悲情的确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西方一些力量现在拒绝接受中国崛起,一定程度上起了捅那块旧伤疤的作用。 中国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发言者都不会为巴黎圣母院大火叫好,中国的主流价值和情感决定了我们同情、惋惜巴黎圣母院大火的集体反应。对互联网上同时出现的圆明园联想,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我认为无需去怼它,指责它,它是需要我们社会继续消化的感受。就像在生活中,对于一件过去的伤心事,很多人走出了它,更积极豁达地生活,也能够理性地谈论它。但有的人一说到它还会流泪,伤感,我们无需指责他们,而是应该安慰他们,拉着他们一起往前走。

以上一段话简直就是高情商典范,而文字内容确实很有说服力,有的人走不出那段惨痛的历史,有的人则很快调整了心态,积极接纳理性对待国际问题。都很正常。

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那么就这件事来讲,我们究竟该对哪些问题持高度关注呢?而不仅仅是巴黎圣母院后续的一系列,也不是一直盯着某某捐没捐款,然后出来骂。

  • 反观我们中国,有哪些古建筑应该借此吸取教训,赶紧防微杜渐,切勿重蹈覆辙。
  • 看看法国的民众对此事件有哪些积极响应,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国人学习的。
  • 在此类事件中,看到我们中的反面评论法国人作何刚想,我们又该持什么态度回应。

多余的不再说了,只是希望我们不再内讧,不要让邻居看我们互掐,高兴的搬张桌子喝茶嗑瓜子看热闹。

我们究竟该对什么样的事件表示出极高的关注度,巴黎圣母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