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乘風破浪中的新時代中國改革

〔美國〕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

(Joseph E.Stiglitz)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乘風破浪中的新時代中國改革

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眾多,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必須同時處理很多事情。鑑於中國教育覆蓋面廣,行政體系也較為發達,我認為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大大增強。因此,新時代中國能夠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

中國改革的動力與挑戰

改革意味著變化,但有時候這種變化是朝著錯誤的方向進行的。比如,美國提出的醫療體系改革,會減小覆蓋面並增加成本,因此,這不是一項好改革。因此,關鍵問題在於改革的具體做法,而不是“改革”一詞本身。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乘風破浪中的新時代中國改革

當前,中國具備一大優勢,那就是中國在過去 40 年裡採取了謹慎的改革政策,穩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7 億多人順利脫貧,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共同富裕。但人們意識到了一些切實的問題,如環境問題以及金融穩定性問題。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但同時也要意識到,只有改革才能迎接一些即將面臨的重大挑戰。

第一,在改革進程中,應確保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能惠及大眾。很多人在談論中國在發展方面取得的進步,中國在幫助人民脫貧方面做得很好,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伴隨著發展,中國同樣出現了一些廣為人知的問題,比如大氣汙染和環境問題。

第三,中國正向內生增長轉型,中國已經展示了其依靠自身創造就業的能力。總體來說,我相信中國的改革能夠乘風破浪,實現目標。

開放才能實現中國與世界雙贏

對外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在過去 40 年裡,中國的經濟增長著實令人驚歎。我從 1981 年開始就待在中國了,中國取得的巨大進步振奮人心。

中國的發展造福了全世界。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開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中國自身的經濟得到了發展,它的發展也帶動了對自然資源以及大宗商品的需求,而在非洲和美國,這方面的需求增速緩慢。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乘風破浪中的新時代中國改革

如果我們研究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所作的貢獻,我們會發現它佔據了全球經濟增長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在過去的 40 年裡,世界從中國的增長中獲益匪淺。基於這種開放性,中美兩國有機會開展合作。不幸的是,美國的某些領域開放度不夠。

中國想對一些領域進行投資,但美國的技術審批程序相當複雜。中國想要從美國購買一些所謂的高科技產品,美國拒絕了,但這些商品有許多可以在歐洲的商店中買到。

這種限制性政策並非完全出於安全考慮。我認為,這些都是可以開展合作的領域。美國實施限制性政策的這些領域本來可以因為中國的投資,帶動當地就業並且加強中國對美國產品的購買力。美國應該適當調整這些政策,如果這麼做的話,那對中美兩國來說都是一種雙贏局面。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乘風破浪中的新時代中國改革

由解讀中國工作室編著的《讀懂中國:海外知名學者談中國新時代》一書已經全面上市,小編會通過頭條和微信公眾號來節選推出,(注意注意!劃知識重點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購買閱讀。請大家多讀書、多看報、少吃零食多睡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