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虽然历史战火弥漫的硝烟已经退去,但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段段的沧桑往事。

中山四路,是重庆的最美街道之一。

沿街两旁的老建筑,也记录着关于重庆的传奇故事。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周公馆

即曾家岩50号周公馆,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的东端尽头,占地面积364平方米,建筑面积882平方米,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城区的办公地点,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设在这里。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在周公馆外面距大门右边百米之遥是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边毗邻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周公馆的内 部环境也非常有趣,主楼的底层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为南方局租用,其余分别租给了时任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主任秘书刘瑶章和国民党上层人士端木恺以及时任重庆市市长贺耀祖的夫人倪斐君领导的“战时妇女服务团”。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这样就形成了国共两党人士同进一个院、共住一栋楼的有趣现象。住在这里的国民党人士虽同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人员共同进出一个大门,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息,但互相几乎没有往来,却也相安无事,亦不失为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的一段佳话。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戴笠公馆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在周公馆的不远处,就是是陪都时期国民党重要人物、军统领袖戴笠的居住办公之地。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被称“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据说戴笠在此呼朋唤友高官名流,其哥们胡宗南时常下榻公馆,戴笠更是在此和明星蝴蝶演绎了一段“罗曼蒂克”。人去楼空,解放后戴公馆成了大杂院民居,破败不堪,近几年重庆开展红色旅游,重新装修戴公馆并且免费供游人参观。现在是重庆巴渝文化会馆。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

在中山四路尽头,与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一墙之隔的就是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以后你可以在这栋百年老建筑中读书、看江,还能感受脚下疾驰而过的轻轨。

国民政府警察局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上曾家岩19号。歇山屋顶,小青瓦屋面,设连排老虎窗,条石基础,内部为木质结构,设有地下室,外部安装有铁栏。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这栋中西合璧的三层小楼,其中的一楼二楼已变身曾家岩书院。收藏着6000余本民国主题书籍。这里也是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民国文化为主题的图书馆,作为民国文化风范的一个具体载体和展场。

曾家岩书院是一座公益图书馆,也是重庆图书馆(罗斯福图书馆)曾家岩书馆和渝中区图书馆曾家岩分馆。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这栋小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清末时期,这里原本也是一间私塾性书院,而如今大门上保留的“从善如流”石匾也与教育有关。抗战期间,民国政府征购这里,使其成为国民政府警察局,与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一墙之隔,楼上辟有专门监视周恩来行动的阁楼窗户。1949年后这里成为曾家岩派出所,到修缮之前,这里成了一座挤住着十几户居民的大杂院。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百年后,这里又回归了它本来的样貌。

潘文华故居

潘文华,号仲三,四川仁寿县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出身贫寒家庭,新军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加入同盟会。潘文华在重庆的旧居有3处,分别在渝中区、沙坪坝区和南岸区。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位于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的潘公馆坐北朝南,西式砖木结构,房屋中为二楼一底,两侧为一楼一底,内有一处小小的庭院,草木葱茏。潘文华曾在此秘密会见过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共同协商抗战事宜,并暗中协助中共南方局在重庆进行统战工作。

该旧居见证了潘文华的戎马一生,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现为中共重庆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楼。

桂园

1939年张治中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一处主任(分管军事)时租下的。迁居入住时,张治中亲手种下桂花树,并启用父亲“桂徽”名字,将此小院命名为“桂园”。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原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的公馆。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由延安到重庆谈判,周恩来考虑到毛泽东的安全,遂向张治中借桂圆使用,从此桂圆便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国共两党谈判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也是整个国共谈判的中心。1945年10月10日下午6时,著名的《双十协定》签字仪式在桂圆举行。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如今,小院免费对外开放,每到夏季,右侧墙面就爬上了绿油油的爬山虎。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从2010年开始,重庆市政府对中山四路做了恢复性重修。如今,这里又增添了新时代的活力,书店、美术馆、花店、咖啡馆让整条街充满浓郁的人文气质。“市级历史文化街区”的头衔,赋予中山四路新的生命力,展现其独一无二的文化灵魂,诠释着城市的历史基因、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和人文要素,重庆文化的对外影响力、辐射力也在与日俱增。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走在中山四路市委大院外墙的人行道上,可以看到深深扎进墙体的黄桷树根刚劲有力,是这座城市人民坚韧性格的象征,现在也成为游客纷纷打卡的网红景点。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抗战文化显赫一笔:中山四路

中山四路,承载着重庆过去的历史,连接着重庆发展的未来。

轻轨在曾家岩站来回穿行,连接河对岸的大桥即将竣工,立体的城市,在井然有序的建设着......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艺集社

有些人,给你以到来的欢愉;

有的人,给你以离开的忧伤。

而我一直在这里,只为你放

送那些关于美好的时光。

投稿、提供线索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