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指的是什么?

镜像宇宙


在我们太阳系中,大多数人都对8大行星比较熟悉,其实在8大行星的轨道之外,也是有很多天体存在的,比如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并非就成了虚无的空间,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平均有42亿公里,然而相对于它外面的柯伊伯带和更外面的奥特星云来说,海王星轨道以内的地方简直就是太阳系的核心位置。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这一片区域中也有着很多的星体已经被发现,比如著名的冥王星就属于柯伊伯带天体。



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初本来是由爱尔兰裔天文学家艾吉沃斯提出,后来美国杰拉德·柯伊伯(GPK)完善了这一学说,后来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一太阳系的独特区域。


柯伊伯发现很多短周期彗星远日点都位于海王星的轨道之外,为了解释短周期彗星的来源,他提出在海王星轨道外存在一个圆盘状的天体密集区,这里的天体主要由水、甲烷、尘埃等组成,不仅有彗星存在,也有一些大质量的矮行星存在,天文学家们认为在柯伊伯带中至少有数百颗矮行星,如今已经发现了数十个,他们主要集中位于距离太阳的38~50天文单位之间,并且几乎每个柯伊伯带天体都含有大量的水冰,也可以说每一个柯伊伯带天体都相当于一个水库。不过这里的天体虽然很多,但是总质量并不大,大约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10左右。



柯伊伯带的复杂结构和精确的起源仍是不清楚的,一般认为它是来自环绕着太阳的原行星盘碎片,因为未能成功地结合成较大的行星,才体现为远离太阳的柯伊伯带的小天体,这里最大天体的直径都小于3000公里。


人类的方向


美国天文学家大卫.朱维特和美籍越南裔天文学家刘丽杏合作在1992年和1993年发现了柯伊伯带小天体15760和181708,证实了柯伊伯带的存在。根据科学家观测显示,柯伊伯带天体主要集中在半长轴39―48天文单位之间的范围。

“新视野”号2006年升空,主要任务探测冥王星及其最大的卫星“卡戎”,以及位于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群。2015年7月14日,它飞掠冥王星随后朝柯伊伯带进发。在2017年开始探索柯伊伯带期间,至少观测到20个KBO、矮行星及“半人马座”。



知对知错学物理


柯伊伯带被认为太阳系长周期彗星的发源地,此空间内充满着小行星群,低温的冰物质脏雪球,太空碎片。距离太阳30-55天文单位(日地距离)。


柯伊伯带最初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边缘,但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被奥尔特星云包裹着。被开除出行星家族的冥王星就处在柯伊伯带,被降级成矮行星,其卫星卡戎也被认为是起伴星。

人类对柯伊伯带的主要结构及精确起源尚不清楚,科学家认为其主要物质是太阳的原行星盘碎片,因没有成功形成行星,都变成了小天体。靠近内侧的柯伊伯带由于受到木星及天王星等引力作用,很少有天体,柯伊伯带的大部分天体处在外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是我的简单回答,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