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庙镇:老乡留老家 种下苗子种下希望

本网讯(记者 陈文龙)4月1日,大庙镇莲胜村,毓青山麓、小安溪畔,成片的农业大棚在阳光下分外亮眼。大棚里,十余位村民正在种植西瓜苗。大家有的运苗,有的打窝,有的栽苗,有的浇水,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劳动现场,一青年人忙个不停,跑来跑去指导村民种植技术,脸上挂着颗颗汗珠。他是莲胜村10组青年彭材鑫,今年33岁。彭材鑫2010年大学毕业,随后相继在大足区、九龙坡区从事蔬菜种植管理工作,2012年又进入建材装修行业打工;2015年,作为本土人才回到村里。

“近些年来,大庙镇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高度重视发挥本土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庙镇党委委员熊传伦介绍,大庙镇将“把老乡留在老家”活动与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结合起来,让农村本土人才扎根本土,投身乡村振兴,彭材鑫是大庙镇本土人才的典型之一。

去年底,在镇村帮助下,彭材鑫带领4位村民流转土地60余亩,创办了重庆市铜梁区坤鑫蔬菜专业合作社,主要繁育蔬菜种苗和种植西瓜、蔬菜等。

彭材鑫介绍,合作社申报项目资金30万元,村民以土地入股项目,一亩地每年保底分红600元;村集体及土地流转农户获得财政转移性股份15万元,每年可分红7500元。

同时,合作社长期需要村民务工。目前每年可让周边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收入10余万元。

彭材鑫有育苗和蔬菜瓜果种植管理技术和经验,现在派上了用场。彭材鑫介绍,他将一年周期分为培育种苗、种植西瓜、种植蔬菜环环相扣的三个阶段,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

每年10月到第二年3月底培育西瓜、茄子、海椒、丝瓜、南瓜、苦瓜等种苗,销售给周边农户或区内外蔬菜种植大户,目前育苗能力50余万株;3月到9月,种植、销售西瓜;9月至10月,种植时间短、见效快的蔬菜,如空心菜、小白菜等。

莲胜村11社村民李云美是建卡贫困户。除了土地入股合作社外,她还正申请5万元小额扶贫信用贷款入股。“我平常可在合作社打工挣钱,到时还有分红。”李云美满怀希望地说,有国家政策扶植,又有合作社的帮助,她一家人一定能早日脱贫致富。

近段时间,彭材鑫作为本土人才要干村里的事务,同时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既要安排工作,还要到地里指导技术,天天都是连轴转,忙得不亦乐乎。

“我的老家在这里,现在工作在村里,产业也在地里。”彭材鑫坦言,他最初并没有确定留在老家,但现在已心甘情愿被老家“套牢”了,不管是身体还是内心,都“套”在了老家田野的土地上。因为这片土地不单是种下了苗子,更种下了他和村民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