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的父亲叫李宝荣,为什么她不姓李?

鸢飞九天2018


先纠正一个错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父亲名李荣保而非李荣宝,这是史籍通用的写法。此外,富察皇后一说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至少清朝是不可能有这种叫法的。近些年清宫戏霸屏,尤其是前一段时间,什么《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一口一个钮祜禄甄嬛、富察傅恒的,满洲姓名没有这么叫的!民国之前,满洲人只称名不带姓。以和珅为例,他姓钮祜禄氏、名和珅,而不是姓和名珅,而在清朝他的名字就是和珅,而不是钮祜禄和珅。最多也就是正式书面行文会写上“和珅,钮祜禄氏”,但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钮祜禄和珅的写法或叫法。民国之后,满洲人纷纷改汉姓,皇族也不例外。以清逊帝溥仪的亲弟弟溥任先生为例,民国后溥任先生改金姓,取汉名金友之,同样没有爱新觉罗溥任这种叫法。之所以出现之前所说的那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溥仪。清亡后,溥仪并没有改汉姓,五九年特赦之后,溥仪要落户口,姓名就成了大问题,溥仪两个字没姓,而他又没有汉姓,于是相关部门按照汉族姓名习惯,直接给溥仪等记为了爱新觉罗溥仪,之后一直沿用。到了近些年,“新遗老”们纷纷粉墨登场、上蹿下跳,为了强调自己是什么满洲皇族、满洲贵族,纷纷把坟堆里祖宗的姓氏又挖了出来,于是什么爱新觉罗州迪等等名字出现了……反倒是真正的近支皇族却异常低调,溥任先生的公子金毓嶂先生、金毓岚先生等等,都依然使用者汉姓、汉名。



再说李荣保。李荣保乍一看姓、名齐全,姓李名荣保。如果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一个名字,不含姓氏,李荣保姓富察氏!不仅他的名字像汉名,他哥哥马齐、马武的名字也非常像汉名,甚至他父亲米思翰的名字与汉名也有几分近似。而且,他儿子傅恒、傅谦的名字看起来也非常像汉名。但是,这只是名,不是姓名,他们都姓富察氏。既然姓富察氏,孝贤纯皇后又怎么可能姓李呢?之所以出现这种接近汉名的满洲名字,有几种原因:



一是汉化较早的满洲土著。他们祖上汉化较早,虽然是正宗的满洲人,却早已使用了汉姓、汉名。清圣祖的舅舅兼岳父佟国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佟氏家族是正宗的满洲人,因为汉化较早,佟国维祖上、包括祖父、父亲和自己、兄弟的姓名都是汉名,甚至在清太祖编制八旗时,佟氏家族也被编入了汉军。这也是后来佟国维上书清圣祖要求出汉军、归满洲的原因之一。这类情况,虽然佟养正、佟图赖、佟国纲、佟国维与汉名无异,但实际上他们姓佟佳氏,而不是姓佟。以佟为姓取名,仅仅是祖上汉化较早的原因。后来为了强调自身的满洲血统,佟国维的儿子们纷纷改回了满洲名字,如叶克书、德克新、隆科多等等,便不再叫佟某某了。



二是抬旗的汉军和包衣汉姓。这类人主要以皇后、皇贵妃(含追谥、追封)家族为主。原本是汉军和包衣汉姓,抬旗成了满洲人,自然是要与原来有所区别的,改姓便成了最显著的标志。以清仁宗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为例,魏佳氏家族原本姓魏,是内务府包衣,孝仪纯皇后的父亲叫魏清泰。抬旗时魏清泰已经过世,不便改名,仍然叫魏清泰,但却不再姓魏,而姓魏佳氏了。而他的儿子们活着,名字便成了吉庆、德馨。当然,也有一些史籍直接把魏清泰记为了清泰,大概其是在拍清仁宗及其子孙的马屁吧。



三是满洲贵族、高官附庸风雅。入关之后,满洲贵族迅速被汉文化吸引,开始学习汉文化、装起了高雅。于是,在给孩子取名时不再用什么野猪皮之类的满语取名,而且采用了汉化的取名方式。实际上,后来清朝帝系的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等等,也是类似情况。而李荣保的儿子傅恒、傅谦等人名字的由来大概其就是这种情况。傅恒的儿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大概其也是这样的情况。



四是满汉互译的问题。满语和汉语是两个语言系统,而早期满洲名字这东西不太好意译,如清太祖的名字努尔哈赤,满语是野猪皮,总不能翻译成太祖野猪皮吧?于是,清初文字档案中的满洲名字通常是音译。而音译这东西起初也并没有统一标准,那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想怎么译就怎么译。个人认为,李荣保很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况,与清朝入关前后的何洛会差不多。换句话说,他叫李荣保可以、叫立容暴、黎绒包都可以,只是当时翻译成了李荣保,后来因为身份不同了,李荣保也就不能随便改译成其他字了。李荣保的长兄马斯喀应该也是这样的情况,音译而已,并不是姓马。至于另外两个哥哥马齐、马武,不好说,但很可能也是,又或者与第三种情况兼而有之。



但是,无论怎么说,李荣保都不姓李,他姓富察氏。因此,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根本不成立!孝贤纯皇后只能姓富察氏,不可能姓李。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先说句题外话,人家叫李荣保,不是李宝荣。这里就涉及到满人的名字问题了,顺便也说一下,满人到底应该怎么称呼。


其实满人没有姓,只有氏,所谓爱新觉罗氏、他他拉氏、叶赫那拉氏、瓜尔佳氏等等,都不是姓,只是代表他们出自哪个部落,仅此而已。故而,满人是不会称呼对方的姓的,所谓“呼名不道姓”。叫什么名字就直接叫,不带姓。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延禧攻略,里面称呼傅恒为富察傅恒,那是不对的,满人不那么叫。


比如李荣保吧,富察皇后和傅恒的父亲,满洲镶黄旗富察氏人。所以人家不姓李,而是富察氏(不能说姓富察)。富察氏是满洲名门望族,李荣保之父米思翰,是康熙早年户部尚书,曾力挺康熙撤藩,又于三藩之乱爆发后积极筹措军饷,最后死于任上。米思翰四个儿子,长子马斯喀,做到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兼管火器营,后因作战失利,仅保留内务府总管,晚年任镶白旗蒙古都统;次子马齐名气最大,历相三朝,康熙年间就做到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雍正即位后为总理事务大臣、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乾隆继位后致仕;三子马武,任镶白旗蒙古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三等轻车都尉,享受伯爵待遇;四子李荣保,察哈尔总管,因其女被立为皇后,追封一等公。


米思翰的名字还是标准的满人名字,长子马斯喀也是,但是从马齐开始,三个兄弟名字感觉都像汉人了。这就要说到满人的汉化问题。因为康熙比较崇尚汉学,甚至给自己的儿孙定了字辈,按照汉族规矩起名,所以大臣们自然也是趋之若鹜。从康熙朝开始,满族很多官员的名字都听不出满族味道了。但是话说回来,满人没有姓,所以取汉名时没有规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姓,这也就是为什么马齐、马武感觉“姓马”,李荣保“姓李”。因为根本就没有规定,凭自己喜欢了。


而后来的起名,甚至会参考自己满洲的氏,所以李荣保的儿子叫傅恒,就是因为他们时富察氏,取“富”的谐音。故而,在“傅恒”这个名字中已经包含了“富察氏”的寓意,别人更不可能叫他“富察傅恒”了。后来傅恒几个儿子起名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福”都是有他们出自“富察氏”的寓意。

又比如官员的名字虽然跟满洲的氏不一定有关,儿子也会参照汉姓的方法,沿用父亲名字的第一个字,使之有汉人姓的感觉。比如鄂尔泰四个儿子都叫鄂某。

而满人互相称呼或者被汉人称呼时,表示尊敬,也会习惯性把名字的第一个字当汉人的姓用。所以,“福大帅”、“和中堂”的叫法是对的,不因为他们不姓“傅”、“和”就说不能这么叫,如果称他们为“富察大帅”、“钮祜禄中堂”倒是很荒唐的事情了。


伊耆角木


先来纠正一下作者的错误,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富察皇后,他的父亲叫李荣保,并不叫李宝荣,而他的出身于富察家族,本姓富察氏。


满洲人的姓氏构成,与汉族人的姓氏有着本质的不同。

以满清皇族,“爱新觉罗氏”为例。“爱新觉罗氏”,应该将其拆为两个部分,“爱新”是部落名,“觉罗”才是其真正的姓氏。

所以这样看来,满洲人的完整姓氏实际上是并不单纯的包含了家族的姓氏,还包含了民族、血统、血缘、部落等信息,这就类似于汉族人常说的“颍川陈氏”、“琅琊王氏”、“昌黎韩氏”等等。而以“觉罗”为姓氏的并不仅有“爱新觉罗氏”一家,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其中“伊尔根觉罗”据说还是在“靖康之耻”中被掳到金国会宁府的宋钦宗赵桓的后代。

同样的,康熙朝的权臣纳兰·明珠,以及他的儿子满清第一文人纳兰·性德,这里的“纳兰”,实际上应该是“那拉氏”,只是我们习惯上称之为“纳兰”了,而他的姓氏全称应该是“叶赫那拉氏”,“叶赫”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的部落名,“那拉”是当地一条河流的名字,进而演化为海西女真王族的姓氏,而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也是皆以“那拉氏”为姓氏,即“叶赫那拉氏”、“乌拉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和“哈达那拉氏”。

实际上,富察皇后家族的这个姓氏“富察氏”,也并不是他们全称,他们家族的姓氏应该是“沙济富察氏”,“富察氏”是他们家族的姓氏,也是取自当地一条河流富尔哈河的名字,而“沙济”是他们家族发源的部落城池的名称。


满洲人男子不称姓是传统,经过不断的汉化,逐渐开始女子也不称名了,而所谓的“和中堂”、“索大人”、“鳌少保”等,也都是汉化的结果。

满洲人的发展历史以皇太极为分割线,出现明显的差别,皇太极继位为后金大汗,特别是在崇德元年(1636年)改元称帝后,一改努尔哈赤在位时期仇视汉族人的政策,开始大力满洲人的汉化进程,满洲人姓名的改革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以努尔哈赤的后妃为例,努尔哈赤的妻子之中,所有的记载基本都是有名有姓的,例如努尔哈赤的原配福晋佟佳·哈哈纳扎青,继福晋富察·衮代,最后一人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还有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

到了皇太极时期开始,特别是从顺治朝开始,后妃基本是只有姓,而没有名了,其全部以姓氏名称替代,例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乌雅氏等等。这些都是满洲人汉化的结果。

在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以及后来建立的后金政权,实际上并没有仿照明朝的朝堂之上设立那么多官吏,更没有那么多的官吏的名称。

当时协助努尔哈赤署理军政要务的主要是“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汉、安费扬古,还有其他的旗主贝勒和少量裁事官。当官的人少、官职也少,所以这个时候的称呼便是“直呼其名”。

到了皇太极时期,一方面仿照大明王朝设立了“六部”,另一方面,在皇太极的朝堂上开始出现大量的汉族官吏。

因而遵照汉族人的传统礼法和汉族政权朝堂之上的尊称,再加上满洲男子“称名不称姓”的传统,所以满洲官员们之间的称呼,以其名字的第一个字加上其官职或者官阶,这才有了我们熟知的和珅和大人,索尼索大人和鳌拜鳌少保了,而没有所谓的“钮祜禄大人”、“赫舍里中堂”或者是“瓜尔佳少保”了。


米思翰、李荣保、马齐、傅恒、福康安,如果用单纯的从名字上看去,这几个人的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联,但是实际上,他们是真真切切的一家人,都是富察皇后的至亲。

米思翰,康熙朝时期的户部尚书,是富察皇后的祖父;

李荣保,雍正时期的察哈尔总督,是富察皇后的父亲;

马齐,康熙、雍正两朝的重臣,米思翰的儿子,同时也是李荣保的兄长,富察皇后的伯伯;

傅恒,乾隆朝时期的重臣,富察皇后的亲弟弟,是李荣保的儿子;

福康安,则是傅恒的儿子,富察皇后的亲外侄子。

在朝堂之上,尽管他们分别被称为,米大人、李大人、马大人、傅大人和福将军,但是他们却都是出自于富察家族,“富察氏”才是他们真正的姓氏。


雍亲王府


满人风俗习惯,叫名不叫姓,富察皇后的富察氏乃是姓也,其父亲李荣保乃是满清贵族汉化后取的汉名也,故李荣保其全名为富察.李荣保。

问题已答完,说个题外话。我觉得有两种原因导致叫名不叫姓,一是风俗,举个例子,我国白族,都有女孩都可称为金花,此为风俗也,乃文化特色。二是简称,如美国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我们一般就称呼特朗普,此为简称。

谨发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我非卖弄。




销号喽没意思


首先,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父亲全名叫做:富察·李荣保,是满洲镶黄旗人。所以李荣保并不是姓李,而是姓富察,李荣保为其名,就和傅恒一样,是名而非姓


史海甄客百晓生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是乾隆皇帝的原配嫡皇后,首先富察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的姓氏。富察皇后的祖父叫米思翰,她的父亲叫李荣宝,她的弟弟叫傅恒,但是他们都是姓富察。也就是说他们的全名分别叫富察•米思翰、富察•李荣宝、富察•傅恒。就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他们都姓爱新觉罗氏。



合侯巫马


满姓和汉姓的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