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对口支援藏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获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市长窦孝解肯定性批示

近日,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同志在一篇题为《以花为媒 促进文旅产业共赢——崇州马尔康两地打造“旅游飞地”见成效》的援藏专报上作出批示:“很好。望再接再厉,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双方的交流合作,感谢崇州市对马尔康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充分肯定了崇州市对口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感谢。

崇州市自2016年对口帮扶马尔康市以来,累计拨付援助资金1587万元,动员社会帮扶资金565万元,其他财政资金686.68万元;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医疗、教育、就业、智力等援助项目32个,选派两批次援藏干部人才56人(其中党外干部4人)、挂职乡镇副书记3人、驻村工作队员9人,专业技术人才200余人次;通过两地的不懈努力,马尔康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千企帮千村”、“三对一”结对、全域结对帮扶等,马尔康市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农牧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收入有所提高,在2018年6月国家第三方评估检查中以总评分99.18分的高分在高原藏区贫困县中率先实现28个贫困村910户3393人脱贫,连续两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扬。

崇州市对口支援藏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获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市长窦孝解肯定性批示
崇州市对口支援藏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获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市长窦孝解肯定性批示

以花为媒 促进文旅产业共赢 崇州马尔康两地打造“旅游飞地”见成效

自2016年崇州市对口援建马尔康市以来,两地逐步摸索出“旅游飞地+活态文化+农土产品”合作模式,依托街子古镇打造马尔康文化旅游成都展示平台。2019年3月12日—19日,在崇州市举办第七届四川自驾赏花节期间,崇马两地打造的马尔康市风情营地在国家4A级旅游景点——街子古镇开营,拉开崇马共同搭台、推介文化旅游资源的序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精心筹备组织,马尔康风情营地激情开园

为做好此次推介活动,经崇州援藏工作队牵线,马尔康、崇州两地宣传部于2018年底联合成立马尔康风情营地活动工作组,提前3个月精心策划、将嘉绒藏区特色文化资源与崇州景区巧妙融合,搭车崇州菜花节国际品牌,形成旅游新热点。3月12日,马尔康风情营地在崇州街子古镇热闹开园,崇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欧昭向马尔康市副市长龙湛洵移交营地钥匙,马尔康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通过开放式、活态化呈现,与旅游市场“零距离”互动。

二、成都古镇植入藏地元素,打造马尔康对外旅游推介平台

在此次活动期间,马尔康市共在古镇风情营地开展藏族风情迎宾、马尔康民族风情演艺、藏族风情篝火晚会、民族民俗花样巡游、非遗活态展示等系列主题活动20场次,布置了藏餐传统小吃、马尔康风情服饰体验、马尔康摄影作品展、农副特产产品售卖等常驻点位。为期8天的活动,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游客达16.7万人次,让游客身处成都,就能畅游油菜花海,体验到最正宗的嘉绒藏族风情,有力展示了马尔康文化旅游资源,引发今日头条、新浪网、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川报观察、四川在线、成都日报、阿坝日报等20余家媒体强势关注,刊发报道50余篇,开辟了崇马两地旅游互动展示推广新模式。

三、农土产品搭车国际菜花节,开拓马尔康脱贫增收新渠道

四川自驾赏花节已在崇州市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节日。马尔康市以花为媒,组织全市30余家农业合作社、非遗传习所入驻街子古镇风情营地,在营地古香古色的店铺摆出藏香猪、牦牛肉干、野生菌类、虫草等当地特色农副土特产品,非遗传承人现场向游客展示藏式毛毯、围巾、青稞酒等的制作工艺。在菜花节活动期共销售马尔康各类特色商品18.6万余元,发放马尔康特色农副产品资料3000余份。马尔康市雪马山生态产业专合社(村集体经济)分别与崇州市赶山匠土特产、成都市青山绿地农业两家农产品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四、文化体验引发全民参与,开创藏汉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在此次活动期间,作为“嘉绒锅庄故乡”的马尔康市将嘉绒锅庄引入到街子古镇风情营地活态文化展示中来,每天上午、中午、晚间三场锅庄由藏族演员领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参与其中,手拉手翩翩起舞。每场锅庄参与人数都超过三百人次。居住在成都各区县的藏区退休干部、在成都务工的藏族群众通过宣传报道也慕名而来,共跳“藏式广场舞”。与此同时,营地“醉美马尔康”摄影展、非遗文化体验也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对藏区人民的生活从围观到体验再到认同,通过文化体验搭建起藏汉民族团结进步的沟通之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