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首次盈利,市值39億的廈華電子又活了下來

日前,打了19年盈利保衛戰的廈華電子傳出近三年來的一份捷報: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2018年終於實現扭虧為盈。

這家曾經家喻戶曉的彩電行業巨頭,為何淪落到如此窘迫的境地?

三年來首次盈利,市值39億的廈華電子又活了下來

掙扎在退市邊緣

3月30日,廈華電子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ST廈華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309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7.73%,實現淨利潤為518.70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5.38萬元。

這真是一件值得額手稱慶的事情。因2016年度虧損510萬元、2017年度虧損1230萬元,廈華電子股票2018年4月27日起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處理。連續兩年的虧損給*ST廈華帶來了壓力,如果2018年沒有實現盈利的話,那麼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公司將被退市。

好在,廈華電子挺過來了。過去,廈華電子一直處於形成穩定盈利模式的轉型期,盈利能力較弱,為了擺脫退市危機此次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在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的情況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等都對廈華電子伸出了援手,廈華電子還以1930萬元的價格將上海領彧投資100%股權轉讓給廣州復樸道,通過變賣各種現有及僅有的資產,廈華最終算是保住了自己。

4月4日,廈華電子發佈公告稱,根據《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於2019年4月8日停牌1天,於2019年4月9日起復牌,公司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並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由“*ST廈華”變更為“ST廈華”,股票代碼仍為“600870”,股票交易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仍為5%。

事實上,廈華電子一直在退市邊緣搖擺。早在2009年,廈華電子就因三年虧損總額超19億元而接收到深交所的退市警告,但也是通過一系列短期的保命手段最終還是度過了難關,甚至2009年還實現了1億元的淨利潤。2014年,廈華電子又被下達退市警告,當年已經停止彩電業務的廈華電子只能勉強依靠電子產品貿易存活下來。

再次面臨退市危機就是這次了,此次廈門電子總算是吐出了一口濁氣,揮去此前兩年的虧損陰霾,再次化險為夷保住了上市牌照。但是,廈華能否次次在險象中逃生?不可置否。

頂著39億市值的空殼?

誰又能想象到,廈華電子曾經也是十分的輝煌。1985年,廈華電子在廈門成立,次年便開創了中國彩電大批量出口先河。1995年2月,廈華電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主打彩電業務外,廈華電子還抓計算機和手機業務,基本形成“彩電、移動通信、計算機”三大支撐業務,淨利潤更是從1995年的3900萬暴漲到1999年的8900萬,鼎盛時期旗下有1家上市公司、22家合資企業及5個配套廠。

但輝煌也止步於2000年,大規模的擴張扯了廈華電子的後腿,當年淨利潤虧損達3億元,這是廈華電子上市後的首次虧損,也帶給了廈華電子巨大的重創。上市五年來賺到的錢,在一年的時間裡就這麼打水漂了。

三年來首次盈利,市值39億的廈華電子又活了下來

2000年後,廈華電子毫無疑問地走上了下坡路。2013年重組失敗的廈華只剩了個“空殼”,2014年又停掉了彩電業務,這相當於砍掉了廈華最大的盈利點。接下來,廈華電子錶現平平,始終沒有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據報道,廈華電子2013年的總資產就已經跌至了5000萬元左右,2014年的淨資產更是不足500萬元。就算到了2017年,總資產仍沒有起色,只有5229萬,淨資產也僅有879萬。

但與總資產截然不同的是,廈華電子停牌前的總市值停留在了39億元。而今,39億元市值的帽子下,廈華電子還剩下些什麼?

頻頻重組,屢屢失敗

就拿2017年底廈華電子擬對福光股份進行的16億元收購來說,這可以說是廈華憋了許久放出的一個大招,當時這個重組很是被看好,儘管如此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

2017年12月,*ST廈華宣佈了重組意願,計劃向福光股份部分股東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福光股份 61.67%的股權。然而2018年11月16日,*ST廈華又發佈公告表示重組終止的消息。

*ST廈華稱,本次重大資產重組自啟動以來,公司及有關各方均積極推進本次重組 的相關工作。現因國內外市場環境及國內資本市場變化等原因影響,導致交易各方就交易對價等核心條款無法達成一致。經協議各方友好協商,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

實際上,自2014年,被當代系接手之後,廈華電子就成了重組專業戶,每年都會有那麼幾起重組事件。

諸如2015年3月*ST廈華擬收購火瀑雲100%股權,同年又計劃與互金行業的愛財網以及蘋果信息進行重組,這三次重組都因各種理由而重組失敗。2016年,廈華電子捲土重來,擬收購數聯銘品100%股權,代價為18億元,依舊告吹;同年11月,又計劃將上海領彧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廈門金科共贏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還是流產掉。2017年廈華電子看似找了個靠譜的夥伴,即福光股份,結果依舊在意料之中。

回顧廈華電子多次以來的重組經歷,不難發現,廈華電子每次都是“折戟沉沙”。

廈華電子的未來,似乎還有些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