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還是買信託,數據來看有點出乎意料?

買房還是買信託?


如果買房是為了自住、改善、剛需,那麼,任何時候買都是對的;


如果是投資的話,可以往下看看。買房、買信託,都是一件很“費錢”的事,投資至少都在百萬以上吧!


買房還是買信託,數據來看有點出乎意料?


從事財富管理行業以來,經常會碰到客戶糾結於兩者之間,心動於信託穩健而有吸引力的收益,又怕踏空了“火爆”的樓市,覺得有套房攥在手裡安穩些。


分析利弊得失,來比較一下“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


流動性

不動產(房產)的流動性無疑是最差的,投資一套房產的週期少則一年,長則數十年。

國家的限購、限售政策,交易環節的各種稅費,大大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和難度。

就在3月1日,昆明核心區域的房產開始“限售”,同時提高了公積金貸款的門檻。瞬間,投資房產的週期延長到了3、5年以上。


信託產品的流動性雖然比不上現金、銀行存款,但1、2年的投資期限,流動性遠遠好於房產。


收益性

北、上、深幾個少數一線城市的房產投資收益確實可觀,而大多數二、三、四線城市的房產投資收益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甚至,不小心踩了雷的還在維權的路上。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樓盤,投資效果有天壤之別。


用2010年以來的數據說話:一、二、三線城市的房產投資效果差別巨大:

買房還是買信託,數據來看有點出乎意料?

一線城市北京、上海近8年房價年均漲幅超過了12%;


而成都、昆明、無錫這樣的二、三線城市房價年均漲幅分別為5%、3.7%、2.6%,甚至沒能抵消得過通貨膨脹率。


是不是有點出乎意料?


信託投資:

近年來的年化收益從6.5%—11%,按年均收益7.5%計算,2010年起本金100萬元複利投資信託產品,2017年末本息合計可以達到178萬元,8年累計收益78%,年均收益達到9.8%,已遠高於二、三線城市的房產投資收益。


此外,房產交易環節還將面臨契稅、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評估費、公證費、中介費等各項稅費,剔除這些稅費的收入才是房產投資的淨收益。而信託收益基本為到手的淨收益。


安全性

任何一項投資都有風險。


房產投資的風險在於:完工風險(爛尾樓)、產權證風險(不能如期取得產權證)、房屋質量風險、房價下跌風險、政策風險等;


因此,房產投資要重點考察項目地段、戶型、坐向、開發商實力、價格等因素。記得當年我買房時,帶著指南針實地踏勘了不下十次,為了確保冬季最充足的日照,甚至用三角函數公式計算了冬至日偏角,事實證明,一切科學的分析都是值得的!


然而,以上風險可控,政策風險則最不可控。


信託投資風險在於:收益風險、本金風險。因此,信託投資應選擇正規信託機構和專業理財師,選擇實力強大的項目交易對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完備的抵押擔保措施。


做到以上幾點,信託投資的風險可控。


小結

對比房產投資、信託投資,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數幾個一線城市房產投資的性價比高於信託投資;而對於其他大多數二、三線城市而言,信託投資的性價比則遠高於房產投資。


若熱衷於房產投資而又不能投資一線城市房產的話,通過信託的方式間接參與,則是門檻更低、更有效率的方式。


總之,投資房產前先自問:“現在買房,10年後房子出售,剔除各種稅費後收益能翻番嗎?”如果有80%以上把握能翻番,那麼投資房產;如果沒有,建議投資信託。


因為,信託複利投資10年翻番是大概率事件,而房產收益10年翻番則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房產稅”還一直箭在弦上。


關於“詩與遠方”

選擇什麼樣的投資意味著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選擇房產,你的生活裡有了中介、租客、收租、空置、維修,甚至維權、訴訟等關鍵詞;


選擇信託,你可以把寶貴的時間放在休閒、興趣愛好上。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打理,而你只要負責你的興趣愛好、閱讀旅遊、子女教育,人生或許從此更精彩!


最後,當“移民”突然成為熱搜詞時,或許更應該居安思危:若真走到這一步,房產將是一種負擔而不是財富。


有準備總比無準備好,資產配置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