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四十个人头,我军火炮威力无法想象,敌军还以为是扔了小型原子弹!

很多人都认为迫击炮不算真正的火炮,这种“小钢炮”不能与榴弹炮、加农炮等重炮相提并论,只能用于协助步兵作战,灵活性有余,但威力不足。然而,刻板印象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在迫击炮的大家庭中,也有一个杀伤力巨大、在火炮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型大口径迫击炮,比如中国这款重型160毫米迫击炮:56式迫击炮。

一炮四十个人头,我军火炮威力无法想象,敌军还以为是扔了小型原子弹!

56式迫击炮

在谈56式迫击炮之前,必须先交代一下他的祖父和爸爸,即苏联M43型重型迫击炮及M-160重型迫击炮。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得出了这样一条经验:大口径迫击炮装药量很大,在攻打坚固工事方面更有优势。因此苏军便研制了M43型重型迫击炮,口径160毫米,重1170公斤,最大射程5100米,配用40.8公斤的重型杀伤爆破弹。后来苏联又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了长身管版本,射程达到了8000米,命名M-160。

一炮四十个人头,我军火炮威力无法想象,敌军还以为是扔了小型原子弹!

中国迫击炮

中苏蜜月时期,苏联将M-160重型迫击炮的全套图纸及资料赠与了中国,1955年,南京307厂开始仿制。在驻厂苏联专家的协助下,1年后,仿制品56式重型迫击炮便完成,性能与M-160重型迫击炮基本一样,最大射程超8000米,发射的2种炮弹,无论哪种都与一发152榴弹重量接近,爆炸威力惊人,在不久后的金门炮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国民党军称之为“金门之锤”。

一炮四十个人头,我军火炮威力无法想象,敌军还以为是扔了小型原子弹!

迫击炮弹结构图

虽然厦门与金门主岛的距离超出了56式的射程,但大担岛、二担岛却仍在其攻击范围之内。国民党在金门诸岛反斜面修建了许多工事及屯兵洞,常规的重炮打不到,小口径迫击炮威力还不足,无法摧毁加固工事。但这对56式迫击炮而言是小菜一碟,它最大射角80度,加上空气阻力,炮弹在飞行末段近乎垂直坠落,轻而易举地击毁了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军营工事。这使国民党军还以为我们用了小型原子弹之类的神秘武器。

尽管56式威力强大,但因射击一发后必须放平炮身才能再装弹,射速太慢,并且太重必须用汽车牵引,油料问题对于那时的解放军而言是很大的负担,因而金门炮战结束后,56迫击炮即被封存。

一炮四十个人头,我军火炮威力无法想象,敌军还以为是扔了小型原子弹!

越战中我军使用56式迫击炮

但中越战争爆发后,解放军发现急需一种大口径武器攻打越军的山地工事,于是79年战后又急忙解封了这些火炮,曾一发火炮轰死越军40人。短暂发威后56式又再次归隐,但其衍生出来的120迫击炮仍活跃军中,尤其是我国迫击炮已完全实现机动化、车载化,再配以国产激光制导与末敏两种迫击炮弹,迫击炮这一似乎落后的武器,还将在解放军中老当益壮,成为保家卫国的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