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历经数百年房顶一直很干净,原因是什么?为何如此特殊?

苑秀云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的屋顶,早就不是百年前的屋顶了。

故宫在数百年之间,维修过多次,而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后,故宫从2002年开始了著名的“百年大修”,以恢复康乾全盛时期金碧辉煌的模样。当时大殿顶上的琉璃瓦都被大片铲掉,更换成现代的制品,笔者当时参观的时候就目睹过工人们在屋顶上铲掉老瓦的施工景象。

(2006年时的太和殿)

(大修中的太和殿)

(2008年时的太和殿)

不仅如此,如果能找到一些故宫在21世纪前的照片进行对比的话就能发现,故宫广场的地面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更换重铺,而且故宫建筑的彩画装饰,甚至木门上的錾铜件都有重画、施腻子刷漆等迹象。而故宫建筑的内部重修也非常普遍,诸如大殿里的牌匾喷绘重新更换,诸如此类。

所以,故宫的屋顶干净也好,金碧辉煌也好,原因无他,是物业做的好,维护保养好。否则这么一大片老建筑,放个几十年不维护,也就没法看了。


海研会


文史频道第18期之紫禁城之巅


故宫始建于1406年,是明朝永乐皇帝组织兴建的,历时14年。


去过故宫的朋友们,都被它的宏伟壮观所叹服,今天笔者就介绍下故宫的详细情况。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后做了皇帝,南京城被战火损坏,加上朱棣是夺了侄子朱允文的江山,所以决定把首都迁到他的封地北京。



紫禁城的规模超过了南京的皇宫,它的面积有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5.5万平方米。

故宫的建筑均是木结构,黄色的琉璃瓦,青白石底座,装饰有金碧辉煌的壁画。

今天主要介绍它的屋顶,故宫的屋顶大部分由尖顶结构,用黄色的琉璃瓦,既代表了皇室的威严,也有利于屋顶的排水。


夏天天气炎热,故宫的屋顶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降暑作用。

特别是夏雨时节,在潮湿闷热的北京,尖顶可以起到排水的功效。

加上屋顶琉璃瓦比较光滑,设计了坡度。像尘土和飞禽的粪便不易在屋顶沉积。

所以我们会看到故宫的屋顶会比较干净。


喜欢的点个关注呗,或者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文史频道


故宫作为一个中国著名的景点平时当然会有工作人员清理,以前作为皇宫那打扫的更勤了,据记载,明朝太监最多,有时能达到10万人,而清朝严格控制太监数量,清初约为1000名,最多时也就3000左右。

这么多的“男性劳动力”,上屋顶打扫是常有的事,宫女应该不用干这活(资料里未找到相关记载)。

在内务府相关记载里,有资料显示各宫都有专门太监负责清扫屋顶,除了擦,还有整理枯枝落叶、积雪等等。

不过故宫作为皇宫肯定不是一般的房子,屋顶也肯定不是普通的屋顶,据了解故宫的屋顶平时是没有鸟的,并不是因为鸟害怕故宫的威严。而玄机在故宫屋顶的设计方面上,这就得佩服一下我们古代设计师的智慧了。你想一下,耗费的人资物资来建造出来的皇宫,金碧辉煌,但要是没过上几天屋顶就布满了鸟粪,皇帝肯定是要生气的,第一个要问罪的就是建筑者。于是乎设计者就在屋顶方面用了一些小手段。

故宫屋顶没有鸟粪什么的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故宫屋顶采用了琉璃瓦,这种瓦十分的漂亮也十分的光滑,当太阳照射故宫屋顶的时候会反射出来金碧辉煌的光线,这都是靠的琉璃瓦的功劳。而且由于琉璃瓦十分的光滑,所以它上面是遗留不下什么碎屑灰尘的,就算落上去也会很快的滑落下来。因此故宫的屋顶没有鸟粪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古人在设计故宫屋顶的时候,把屋脊和上面的筒瓦设计的恰到好处。这个宽度比鸟类的脚趾伸开的距离大一些,这样的话鸟类也无法站在屋脊上面了,没有鸟类站在屋脊上面,那样屋顶上面没有鸟粪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据说当年设计故宫的设计师是专门考虑了鸟类站屋脊上面的问题,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真的很高。而且故宫琉璃瓦的坡度设计和琉璃瓦本身就很光滑,所以每当下雨的时候都会把故宫的屋顶冲刷得干干净净。而且故宫很大,周围也没有什么树,鸟类在附近也没有什么可以居住的地方,导致故宫附近本来就没有多少鸟类栖息,所以故宫的屋顶没有鸟粪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历史摘要


其实是因为故宫屋顶设计的坡度和建筑材料的关系。屋顶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比较光滑,这样就没有鸟类在上面停留,或者残留垃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