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落幕!蘋果不捨“前任”高通,英特爾被分手之後將何去何從?

终于落幕!苹果不舍“前任”高通,英特尔被分手之后将何去何从?

蘋果與高通為期兩年的專利訴訟案終於塵埃落地。今天,蘋果與高通聯合發佈聲明稱,高通和蘋果已經達成協議,放棄在全球層面的所有法律訴訟。英特爾隨後宣佈,公司將退出5G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專注於5G網絡業務。

吃瓜群眾看了一路,蘋果與高通“鬧分手”的這段時間裡,處於過渡期的蘋果幾經調整已經難以滿足其發展的迫切需求。最終,蘋果與高通高調“複合”,英特爾暗自神傷,選擇離開。

首先,在5G智能手機的賽道上,三星、華為均已經推出5G手機,小米、VIVO等品牌也與高通建立了穩定的合作,有望近期推出5G手機。反觀蘋果,一方面由於缺少5G芯片導致5G手機發布“難產”;另一方面,蘋果一“芯”難求,“現任”英特爾5G基帶芯片尚未發佈,其他5G芯片生產商要麼不賣,要麼蘋果不能買。處於兩難境地的蘋果選擇放下傲嬌的姿態,賠錢了事。英特爾看清形勢後選擇退出,英特爾在這場愛恨糾葛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放棄5G基帶芯片的業務,英特爾未來會走向何方?

高通、蘋果、英特爾的這場轟轟烈烈的“三角戀”,究竟是怎麼回事?

想要搞明白他們三個的關係,還要從蘋果與高通的專利訴訟案開始談起。

在2017 年年初,美國 FTC 即聯邦貿易委員會,率先向高通提起訴訟。這起訴訟據說是由蘋果推動的,蘋果推動這場訴訟主要原因是蘋果智能手機銷量呈下坡趨勢,加之高通高額的專利費使蘋果的盈利空間一再壓縮,忍無可忍的蘋果選擇離開高通率先發起訴訟。面對蘋果發起的訴訟,高通也不甘示弱。2017年7月,高通通過 ITC 即國際貿易委員提起訴訟,以侵犯多項專利之名要求在美國禁止入口搭載了英特爾基帶芯片的蘋果 iPhone 7 以及 iPhone X 等多款設備。

蘋果與高通訴訟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蘋果向英特爾伸出橄欖枝。2017年,蘋果開始在部分地區的iPhone 7發售使用英特爾提供的modem(調制解調器)芯片。在蘋果推出的iPhone XS上,蘋果完全採用的是英特爾提供的modem調制解調器芯片。

其實蘋果與英特爾的“戀情”並不和諧。一方面表現在4G基帶芯片上,根據美國無線射頻機構Cellular Insights測試顯示,達成高通和英特爾兩種基帶版本的iPhoneX仍然存在差距:在下載速度上:高通X16在不同信號強度下的下載速度都比Intel XMM7480強;在信號強弱上:在信號極弱的環境下,高通基帶的表現更好,在-129db的環境下,Intel基帶版本已經完全接受不到信號,而高通版本還擁有微弱的下載能力。

终于落幕!苹果不舍“前任”高通,英特尔被分手之后将何去何从?

另一方面,除了4G基帶芯片的網速不盡人意,英特爾在5G基帶芯片的研製上也讓蘋果失去了信心。在2017年CES上宣佈的英特爾早期5G芯片——英特爾 5G調制解調器,已在28GHz頻段上成功實現5G連接,其中XMM8060為英特爾首款多模、全頻段的商用5G調制解調器,預計於2019年中用於商用客戶設備。在蘋果為追趕5G手機上市的時候,英特爾方面表示,其5G調制解調器芯片要到2020年才會出現在手機上。這對於蘋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英特爾的芯片出不來,自主研發又“遠水解不了近渴”。

曾經的芯片老將英特爾,為什麼會輸在5G基帶芯片上?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英特爾是主要研製CPU處理器的巨頭,也是位居全球前列的個人計算機零件和CPU製造商。而蘋果需要的是搭載移動網絡的基帶芯片,這項業務並非英特爾的強項。據澎湃新聞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Bob Swan表示:“我們對5G帶來的機會感到非常興奮,但在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上,還沒有明確的盈利機會和良好的回報方式。”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英特爾在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上並沒有優勢,他既沒有自己的智能手機終端搭載5G基帶芯片,在5G芯片市場又有高通巨頭壓制。

權衡一番利弊,英特爾選擇放棄5G基帶芯片業務是明智之舉。

英特爾放棄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是因為它看見了5G產業生態的光明前景。一方面英特爾積極參與制定5G相關標準;另一方面,英特爾正以獨特的端到端技術能力,將雲、網、端聚攏在一起,最終實現從雲端、核心網、接入網、無線技術到智能終端的跨行業革命。

在雲端服務上,一方面英特爾有著為全球多數公有云和私有云提供平臺支持的經驗,另一方面,英特爾具備的計算存儲和網絡產品可以為電信運營商實現轉型升級,並且打造適用於5G時代的數據中心和雲平臺。

在網絡轉型服務上,其面向網絡功能虛擬化、軟件定義網絡的一系列產品技術,已收穫了全球電信運營商的高度認可。目前,英特爾調制解調器實現了與高級智能手機、入門平板電腦、低成本物聯網傳感器等各種設備的靈活匹配,並且已經通過全球運營商的認證。

在終端探索上,英特爾正在提供從基礎設施(處理器、存儲、連接)、到加速器和終端,能夠全方位滿足未來5G雲、網、端應用的基礎軟硬件產品。同時,還幫助終端廠商、電信設備製造商以及運營商加速產品和服務開發以及測試的5G移動實驗平臺。

AI領域一度沉默的英特爾,是厚積薄發還是戰略失誤?

英特爾作為芯片的大佬級廠商,5G佈局已經初見雛形,人工智能方面也在積極運作。但是,英特爾在人工智能的投入貌似又慢了半拍。

英特爾沉迷於CPU的激戰,導致錯失GPU發展的風口。GPU不能算是為人工智能提供的芯片,但是GPU擅長圖形相關的計算,對處理複雜運算擁有天然的優勢。英偉達藉助GPU異軍突起,大有AI領域勝利者的姿態。目前,英特爾、谷歌、蘋果等研發專有AI芯片,卻都沒有推向市場。然而,英偉達GPU被認為是實現了大規模應用且經過了市場檢驗的AI芯片。

實力雄厚的英特爾,在人工智能領域或許後勁十足。2019年1月8日,英特爾在CES2019開展前夕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推出了Nervana神經網絡推理處理器。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源於英特爾在2016年收購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Nervana Systems。

英特爾除了Nervana,還有FPGA或許成為AI發力的核心力量。根據億歐智庫整理英特爾的2017年財報顯示,FPGA集團營收4.69億美元,同比增長10%,涵蓋了數據中心、嵌入式和自動駕駛領域。與此同時,2017年Q3,微軟宣佈了使用英特爾14納米FPGA加速深度學習的“腦波”項目,阿里巴巴的阿里雲也在使用英特爾的FPGA進行加速。

英特爾作為芯片的大佬,5G基帶芯片缺位讓人開始懷疑英特是否過於安逸了?5G領域英特爾放棄5G基帶芯片是揚長避短。在萬物互聯時代,如果英特爾不想在人工智能領域失去優勢,就要加緊步伐,發揮優勢。或許英特爾應該跳出固有模式轉換新思路,才不至於讓別人佔得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