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

别酒怯流年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相关文献记载流传下来的,答案很多人应该也知晓,不过也有一些可以延伸交流之处。这里说的刘德也就是朱元璋小时候放牛的雇主刘财主,这人在当时是个财主,关于他和朱元璋家的事大家应该也都有所了解。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是一个佃户,主要就是给刘财主家种地干活的,朱元璋则给刘德家放过牛,应该说当时朱元璋家确实是很贫困的,没啥家庭收入,家里又有多个子女,就连后来朱五四病逝了朱家都没能力办理后事。于是朱元璋找到了刘财主,希望他能帮忙,可是没想到这刘财主不但不愿帮忙,还恶言相加,后来幸亏刘财主的哥哥刘继祖心地比较善良,给了朱家一块地埋葬朱五四。

朱元璋登基后有回到凤阳老家,看望当地的相亲们,当然也包括“看望”刘财主。刘德自己肯定是记得当年的事的,所以心里肯定是战战兢兢的,不过出乎刘德意料的是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他,而是对他说:“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穷困潦倒,你怎么会想到我日后会成为皇帝呢?”。刘德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我估计他当时心里在想:“好险啊,以后一定得多积德行善了,作恶终究会有报应的,关键是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幸运躲过”。朱元璋不仅没杀刘德,而且还赏赐给他30顷良田,并且免除10年的赋税等。至于当年的恩人刘继祖,则已经离世了,朱元璋为了报恩追封其为义惠侯,还给他的后代封官。

关于朱元璋善待当年的“仇人”这个事,我认为他是觉得自己都做皇帝了杀这个刘财主也没什么意义,宽容刘财主反而能给自己树立一个宽容大度的形象,这样更容易受到百姓的爱戴吧。从朱元璋报答当年的恩人这个事来看,他确实也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至少在洪武初期是这样的吧?!


神是的念着倒


后来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天下从此大乱,朱元璋也就投奔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他做战勇敢,足智多谋,运气好,会来事,后来终成大明开国皇帝。

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回乡得知刘继祖己死的消息后感慨不己,追封他为义惠侯,儿子们也都封了官。而当刘德闻讯朱元璋衣锦还乡时,吓得匍匐在他面前,战战栗栗,魂不附体,生怕朱元璋龙颜一怒,他将魂归黄泉,死无葬身之地,谁知朱元璋不但没处治他,还给他赐予良田三十倾,还免去了他十年赋税,并宽慰他道“你当初对我不义,也是人之常情,因为你岂能料到我今日贵为天子呢?”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以德报怨,不但不处治刘德,还要给他良田三十倾,免赋十年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大人不计小人过。从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走过来的朱元璋再也不是从前的放牛娃了,经过了十多年的出生入死,他早己看淡人生短暂,生死无常,明白了普通之人为一食一粟而纷争的艰辛,而达官豪族却挥金如土,骄奢淫侈纵情糜烂地亨受人生,他从内心也体验到刘德那时虽然日子被平常人家好过些,但他的创业也是靠勤俭节约披星戴月辛勤汗水而来,他其实也是个小人物,是一个下层百姓。而自已此时己贵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其子孙莫非王臣”,处境变了,格局也大了,心中油然地不在计较这个曾对自己不义的小人物了

二,树立自己亲民爱民的仁君形象。当时天下刚刚统一,经过元未大乱的神州大地千疮百孔,百业凋敝,百废待兴,需要体养生息,这时的朱元璋急需树立亲民爱民的仁君形象,以凝聚人心,获得民意,使大家都安心生产,专心建设,恢复经济。

三,展示自已宽厚仁广的帝王胸襟,恩威并举,不记前嫌,海纳百川的帝王形象。朱元璋如此对待刘德,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反对过的人看看,自已连一个对自己不义的人都能容下,怎能容不下天下,容下一切呢?

四,在于安慰功臣。天下统一,做为皇帝们首先要安顿好功臣们。精明的朱元璋虽然没读过几天书,但他还是从刘邦那里学了几招,即对于这些功高振主的功臣们要采取先安顿好,再处治的办法。即先给他们逐一封王封侯然后等天下稳定之时再逐个收拾。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精心安排,细心策划,使那些功臣们看到他朱元璋是个有良心的仁义君王。基于此,刘德无疑是一个棋子而矣,是他树立自身形象的最好机会,试想一下,一个连对自已不仁不义的刘德都能放过的人,何尝会杀为自已打天下的功臣们呢?事实上朱元璋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以致于天才太平稳定以后,他才一抹“仁君”形象,来了个臭名昭著的“火烧功臣楼”由此可见刘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以对刘德的以德报怨的做法,的确起到了迷惑大众,安抚功臣的效果,使功臣们没有那种“鸡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耽忧,以致于麻卑大意,不加防范,直到被大火烧尽也没有起犯叛之心!





张生史话


朱元璋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很小就给村里的财主刘德家看牛放羊。然而,就是做放牛娃,朱元璋也是一个小头目,即使长他几岁的孩子,也听他调遣,有时朱元璋坐在高坡上,伙伴们模仿下属拜见上司的样子给元璋磕头做揖。而朱元璋也以老大自居,主意极多,也极大胆。有一次,伙伴们饿了,竟然把主人家的牛给杀了做烧烤吃。为此,朱元璋被刘德狠狠的打了一顿。严格地说,朱元璋是在做了西吴王后还乡的,当时,乡亲听说朱元璋回来了,都围拢来看望。刘德打骂过元璋,就不敢上前,躲在人群后面。反而是朱元璋看到后,把他叫过来,好言劝慰,认为他以前的做法很正常,是个家主人都该那样做,还额外给刘德赏了银子。


二曲人


叫花子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

纵观史书中的开国皇帝,出身高层的很少屠杀功臣。相反,出身底层的几乎无一例外地屠杀功臣。

尤其是叫花子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朱元璋当皇帝后,自私残忍,几乎杀尽了功臣勋将。而且大搞连坐,一人犯罪牵连九族。光胡、蓝两案就牵连杀人三、四万人。而且用尽千刀万剐、食肉寝皮的酷刑,令人发指。

但是,朱元璋却对刘德宽宏大量,令人意外。

一贫如洗的放牛娃朱元璋:

刘德是谁呢?他是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地主。小时候的朱元璋就是给刘德家放牛,换口饭吃。

那个年代,穷人是没有地位的。幼小的朱元璋在刘德家干活,经常挨打受骂,还吃不饱饭。

没有钱安葬父母的朱元璋:

有一年,淮河流域大旱,凤阳县爆发一场大瘟疫。朱元璋的父母不幸染病身亡。朱元璋家几代贫农,家贫如洗,连掩埋父母的一寸土地都没有。

眼看父母死无葬身之地,朱元璋跪在刘德面前,苦苦哀求,哀求他看在朱家多年为他打工的面子上,给一小块土地,安葬父母。

可是,地主刘德不但不给土地,还将朱元璋痛骂一顿。

后来,刘德的哥哥刘继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给了朱元璋一小块墓地。朱元璋的父母终于可以入土为安。

指挥千军万马的朱元璋:

父母死后,朱元璋离开家乡,当了乞丐,又做了和尚,最后加入农民起义军。

在战斗中,朱元璋有勇有谋,表现出色,颇得起义军首领郭子兴的器重。郭子兴把女儿嫁给他。

从此,朱元璋有了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权,经过连年作战,朱元璋终于坐上了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

仁义宽厚的朱元璋:

当了皇帝后,朱元璋衣锦还乡。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恩人刘继祖。可是,刘继祖已经病逝。朱元璋便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荫及子孙。

堂堂皇帝回到故乡,十里八村的乡民都前来观赏帝王的风采。

人们都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唯有一个人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这个人当然就是刘德了。

刘德跪在朱元璋面前,磕头如捣蒜,哆哆嗦嗦,请求降罪赐死。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扶起刘德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意思是:你当初对我不义,也是人之常情,不用计较了!你岂能料到我今日贵为天子呢?

那时的朱元璋真够仁义的。不但没有惩处刘德,还赏他良田30顷,免赋税10年。真是令人意外。

从以德报怨到自私残忍,“帝王心,海底针”,朱元璋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很多人从各个角度分析朱元璋为何不杀刘德,毕竟历史上朱元璋杀人如麻是有名的。

我也试图去分析朱元璋为何不杀刘德,我估计那时候的朱元璋刚刚当上皇帝,心情大好,还没养成杀人嗜血的毛病。

再说,一个农村财主,规格太低,堂堂皇帝犯不上为身份如此低微的人大开杀戒。功臣则不然,功高盖主,朱元璋颇为忌惮。

对于功臣来说:放牛娃皇帝善待地主的事情,被民间传为佳话。大大麻痹了功臣们的思想。不曾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警醒和担忧,以至于麻痹大意,不加防范,落得惨死的下场。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历史,请点击关注。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以德报怨?朱元璋有那副好心肠吗,开国功臣都杀光了,蓝玉的皮还在那挂着呢!出人意料的是不但放过了刘德,而还赐给了他地。刘德不给他留德,他为啥给刘德留德,真让人琢磨不透?

恨不恨刘德?

恨!而且是从小就恨。小小年纪,看着刘德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自己连残羹剩饭也吃不饱,还得给刘老财家放牛,能不恨吗。民间还编了个解恨的故事,说朱元璋小时候放牛时,把刘德的牛杀了分给穷人吃,剩下一根尾巴送给刘德,说牛抑郁要自杀,尾巴都拽掉了还是跳悬崖了。编故事的人也太敷衍了,把老奸巨滑的刘老财当二傻子,几个孩子怎么能杀得了牛,以为杀鸡杀兔子啊!剥皮需要好手艺,以为是脱衣服啊!刘老财死扣死扣的,别说牛掉悬崖下面了,就是掉到地缝里他也会找回来。这故事就是为了标榜长得像脑积水一样的朱元璋小时候聪明胡编乱造的。

不给朱元璋吃饱饭也罢了,刘德一点怜悯心也没有。朱元璋他妈死后,求刘德给块坟地,农耕时代土地金贵,刘德哪舍得啊,你妈死了,又不是我妈,凭啥我出血!直接拒绝了。那年朱元璋17岁了,杀了刘德的心都有。

还好,刘德的兄弟给了朱元璋一块薄地,朱元璋卷了块草席,把母亲葬了。

以德报怨?

朱元璋当皇帝后,要回家乡抖抖威风。刘德差点被吓死,放牛娃咋就当皇帝了,回来肯定要我这条老命,吓得躲到山洞里了。朱元璋还真没忘记他,叫人把他从山里找回来。刘德见了朱元璋吓得屁滚尿流,跪在地上如鸡吃碎米磕头不止。没想到朱元璋却乐了:“刘德啊,你又不是神仙,当年怎么知道我能当皇帝呢,过去的事不怪你。”不但不怪,还赏赐了刘德30顷田地,免去了他10年的赋税。

为何放过刘德?

朱元璋为啥这么干,当皇帝后心胸宽广了?当然不是,蓝玉、胡惟庸、李善长、陆仲亨等等,为大明江山披肝沥胆,朱元璋说杀就杀了,特别是对蓝玉,剥皮实草,挂在大广场示众。从这事看朱元璋没有容人的胸怀。

为啥不杀刘德呢?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因为在朱元璋眼里刘德太卑微,不值得杀。他杀的那些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为大明朝的建国立下汗马功劳,功高盖主,掩盖了朱皇帝的光环,有能力、有本事、有谋反资本的人。刘德有什么,连三尺薄地都舍不得的小地主,对皇位没有任何威胁。留他一条狗命他不但会感恩戴德,还会歌功颂德,而且会成为朱皇帝以德报怨,赢得大明百姓爱戴,留名青史的证据。杀了他就像按死个跳蚤,反而失去了价值。

朱元璋心里有杆秤,不杀了刘德,是为了赢得百姓支持;杀了大将,是为了国家安定。杀与不杀,都是为了天下。


聋王侃史


说起,朱元璋,可是一代传奇皇帝,从小家里穷的一贫如洗,按道理说,身为家里的老小,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生活怎么也一个该是不会太差

可是元朝末年,一直东征西战的元朝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统治阶级民族优越感,看不起汉人(认为汉人软弱可欺),根本不把老百姓当回事,搞得民不聊生

朱元璋的一生,可以完完全全的看作屌丝逆袭,还是那种屌的不能在屌的,这种人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

什么仁义道德,梦想追求,跟他说这个,估计得给他打一顿,这也是我们看到的朱元璋后来什么都干的原因,至于给刘德养牛,这种事算是体面的了

人就怕被逼到绝境

做过和尚,讨过饭的朱元璋,遇到了一个当兵的机会,他当然知道当兵容易死,但他更知道,饥饿,才是最恐怖的

每个人的追求都是随着位置的变化改变的

被逼急了的朱元璋,得到这份工作后,发现不仅能吃饱,还有机会吃的更好,自然是信心十足,努力表现,他的目的从活下去,逐渐变成了做皇帝

从武将到政治家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表现出了他身为帝王的铁血手段,但对百姓,他是仁慈的。自己能从一个随时都可能饿死的人变成了皇帝,就说明,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这一观点,自身得到印证的朱元璋自然要比其它的贵族当权者看的更深

刘德,曾是朱元璋的主子,后来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及大哥长子,都饿死了,他和二哥找到刘德,请求给一块地下葬,刘德拒绝了(后来刘德的兄长刘继祖看他们可怜给了他们一块地)

朱元璋不恨刘德?是不可能的。不想杀他?如果意识能是杀人,估计刘德早就死了几百次了

可刘德是老百姓啊,他的行为,想法,代表了社会上一大堆人,身居高位的朱元璋如果再去计较这些

往小了说,这是他朱元璋个人瑕疵必报,往大了说,这是新朝廷对老百姓不宽容

做皇帝的朱元璋代表的是整个大明江山,所思所率,都是国家源远流长

所以只能以德报怨,赏赐了刘德

(后面的事就不知道了,会不会事后暗地里杀人呢?)


飞哥讲历史


朱元璋的一生是一个传奇,经历了无数艰难与喜悦,也见证了人间真情与假意。小时候的经历往往能长久牢记在心,童年时遇到过的人物更容易在脑海中浮现。

在朱元璋的记忆中,刘德是永远抹不去的故人。

朱元璋之前的数代长辈都是以耕地维持生活的。尽管辛苦劳作,但是到头来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还要背上满身债务。

因为家里条件实在太差,年纪很小的朱元璋,就不得不到地主刘德家去当放牛娃,以挣口饭吃、维持生命。

大多数地主都是刻薄、吝啬、虚伪、精于算计,刘德也是这样。刘德怎么对待朱元璋的呢?朱元璋后来又是怎么回报刘德的呢?

刘德是一个很会做人、更会算计的地主。刘德在言语上尽量善待朱元璋,但是,每天要求完成的任务却很沉重,使得朱元璋经常疲倦不堪。

由于过度劳累,朱元璋在山上放牛,有时候躺在山洼就睡着了,甚至把牛放丢了。

地主刘德特别吝啬、爱财。朱元璋每次犯了错误,刘德就会减少伙食。如果犯了大错,刘德就甚至不给朱元璋吃晚饭,以节省粮食。

朱元璋对地主刘德,既有憎恨的情绪,更有依赖的情感。当大事降临,朱元璋遇到困难了,首先想到的还是刘德。

朱元璋在刘德家放牛已经12年了,其父亲、母亲在一场瘟疫中染病身亡。

面对穿着破烂衣服躺在地上的父母双亲,朱元璋与哥哥除了放声大哭,别无办法,因为家徒四壁,既没有安葬的钱、也没有埋葬的地。

恸哭之后,朱元璋与哥哥都想到去找刘德,希望从刘德那里得到帮助。哥哥带着朱元璋来到刘德家中,跪倒在地,诚恳请求刘德看在父母一辈子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当佃户的情份上,能够给点金钱、出让一小块土地,安葬父母双亲。

但是,刘德口头上同情朱元璋兄弟,实际上内心硬如铁石,既没有赠与一分钱财,也没有出让一寸土地。

遭到刘德冷酷无情地拒绝之后,沉浸在失去父母的痛苦之中的朱元璋兄弟,又被无奈、悲愤、绝望充满了全部身心。

天无绝人之路。刘德大哥刘继祖看到朱元璋兄弟的悲惨处境,心生恻隐之情,主动拿出少量钱财,并且让出一块田地,帮助朱元璋兄弟埋葬了父母双亲。

万般无奈之下、也是机缘巧合之中,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充分发挥大智大勇,经过长期卓有成效的奋斗,1368年,朱元璋打败了四方敌手,驱逐了蒙古鞑虏,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

当上皇帝之后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受到了父老乡亲的最高礼仪的接待。无论晚辈、平辈、还是长辈,都跪拜在朱元璋面前。

当年的主人、地主刘德也夹杂在人丛中。他深跪不起、脸贴地面,唯恐被朱元璋看见,勾起过往的不仁不义,从而引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接受众民跪拜之后,朱元璋特地带上大臣走到恩人刘继祖家中,刘继祖已经不在人世。朱元璋派人把刘德叫来。

刘德再次见到朱元璋,倒头便拜,不敢抬头看望朱元璋,他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大事。

朱元璋亲自弯腰,扶起刘德,让他站到自己身边,刘德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朱元璋册封了刘继祖。出乎刘德意料,朱元璋还重赏他刘德30顷良田、免除10年赋税。

册封刘继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朱元璋重赏刘德,到底为什么呢?

征战多年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年的放牛娃了,他的所思所想不再局限于一个人、不再局限于一处地方,而是如何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明江山。

从死亡线上摸爬滚打挣扎过来的朱元璋,深深体会贫穷饥饿的恐怖、理解人情的冷漠与炎凉、也能接受人们在混乱时代中力求自保的自私心理。

站在皇位之上,俯瞰一个小地主刘德,朱元璋理解刘德的苦衷、也能宽容刘德的做法,毕竟是在灾难童年中、刘德提供食物让他把性命保了下来。

正因为理解刘德、理解百姓,所以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十分注重生活节俭,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再说,不能因为人家没有帮助你,你就要把人家杀死。如果那样,皇帝的胸怀也就成为小鸡肚肠了,怎么能够装得下万里江山?

朱元璋不仅没有杀死刘德,而且还重赏刘德,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明王朝刚刚建立,全国范围有些地方人心不稳,原来的地主们正在观望。

重赏刘德,向社会彰显新皇帝朱元璋宽厚仁慈、包容大度的宽广胸怀;让地主们看到朱皇帝不会仇恨地主、更不会屠杀地主。

当新皇帝爱护民众的好名声在全国传播开来,当地主们人心稳定的时候,大明江山也就和平安宁了。这样的形势,正是朱元璋热切盼望的。

另一方面,刘德编了一个故事,让朱元璋当上皇帝披上了“君权神授”的神秘光环。

刘德对别人说:朱元璋在刘德家放牛时,一天晚上收工回家,刘德发现少了一头牛,就问朱元璋怎么回事。

朱元璋告诉刘德:那头牛钻进山里头了。

刘德不相信牛会钻进山里,便要求朱元璋带路,到山里去找牛。

朱元璋带着刘德,来到一座山峰的北面,看见高高的山崖上,拖着一条粗粗的牛尾巴。

朱元璋告诉刘德:那就是钻进山里的牛尾巴。

刘德不相信。朱元璋爬上山去,拉着牛尾巴一拽,牛尾巴竟然摇摆起来了。

朱元璋又带着刘德走到山峰南面,果然看见牛头从山里钻了出来。

站在山脚下,朱元璋拿起石头向牛头砸去。令人惊奇的是,牛头不仅摇晃,而且发出“哞哞、哞哞”的叫声。

刘德只得承认牛确实钻进山里,从而放弃了追究朱元璋的过失。

刘德编这个故事就是宣传朱元璋不是凡人、朱元璋是神仙下凡、朱元璋是真命天子。

朱元璋调查过这个故事最初就是从刘德口中传出来的,正好符合他需要的“君权神授”的舆论。

所以,朱元璋不但没有惩罚刘德,而且还重赏刘德。

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拥有超出常人的思维和理念;能够君临天下的王者大多将奇思异想与笼络人心的仁爱巧妙结合起来,以实现自己远大志向。

我是:岳飞的飞。

欢迎批评、一起成长!


岳飞的飞


朱元璋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凡是觉得对维护他一手开创的大明江山有利的,他都会不惜屈下身子去做,甚至不惜以德报怨;凡是觉得对以后大明江山统治不利的,不管是勋族贵戚,残忍杀之而毫不留情面。

大明建立以后,朱皇帝着手巩固自己的政权,力争为接继的子孙们留下一个和平稳定的交接环境,以确保大明千秋万世。他害怕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勋将在他离世后对自己子孙后代继位有威胁,就大杀功臣名将,利用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几乎残忍杀尽功臣勋将,两案牵连杀人达三、四万之多,什么剥皮实草、什么千刀万剐、什么寝皮食肉等等早已消失的酷刑他都拿回来了,其野蛮残忍淹没了当时文明发展阶段,让人怀疑是否又回到了先秦严法酷刑时代,真不愧是从人间最底层叫花子起身的帝王。但是,朱皇帝又是个分辨能力极强的人,那怕以前怎样侮辱危害自己,令自己多么讨厌恼怒,只要有利于自己江山的稳固,他都会不记前嫌,以德报怨,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他对待地主刘德的事了。刘德是朱元璋家乡的一个地主,从朱皇帝记事时起,他的父亲朱五四就是刘德家的佃户,给刘德种地。当时元朝有个规定,凡是没有读过书或当过官的人不得给自己取文雅的名字,名字只能以数字相加而产生,朱五四如此,朱皇帝最初的名字朱重八也是如此,朱重八实际叫朱八八。朱五四是佃户,贫困不堪,朱重八自然也得给地主打工,给刘德家放牛,一放就是十二年。在那一年,父亲朱五四因劳累病死了,地无一垄的朱家自然没有安葬之地,想着一辈子给刘德做佃户,又是乡里乡亲的,刘德会舍块土地安葬父亲。于是朱重八和二哥用破门板抬着父亲的尸体找刘德帮忙恩赐,不想刘德一口回绝,还恶语相加。朱兄弟痛哭流涕求告,也说不动刘德,还好旁边刘德的大哥刘继祖看不上了,心生恻隐,就给了朱家兄弟一块葬父之地,总算是让父亲入土为安了。安葬了父亲的朱元璋,从此走出家乡,做和尚、当叫花,后来被逼参加了红巾军,经过多年的打拼,于1368年在南京竟登基做了皇帝。过了两年,朱元璋觉得应该衣锦还乡显摆一翻,就带着护卫车马仪仗前呼后拥地回了家乡。父老乡亲没想到当年的放牛娃叫花子,现在竟成了不可一世的开国帝王,自然纷纷跪拜,山呼万岁了。刘德这时年事已高,闻听此信不亚晴天霹雳,躲在人群颤抖不已。朱元璋自然也没忘记刘德,从人群众喊出了他。吓得要死的刘德磕头如捣蒜,面如死灰,乡邻们这时也认为刘德必死无疑。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朱皇帝慢慢搀起了刘德,还说:“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穷,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天会做皇帝呢?”刘德自然感激涕零朱元璋不计前嫌不杀大恩,当问及刘继祖时,刘德告诉朱元璋哥哥已经过世了。朱皇帝感慨之余,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也赠予刘德良田30顷,并免除10年赋税徭役。

当时大明国基初建,百废待兴,人心不稳,残元未灭。朱元璋能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厚赏刘德,说明他是个成事之君,具备帝王胸襟。这样不但让自己更得民心,也更有利于自己的千秋大业。


sunjin72976689


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

想必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这位帝王一直很具有传奇性,他本来是出生于安徽凤阳,是在贫苦家庭降生的孩子。而且他们家还不是一般的贫穷,穷的可以说是老鼠都不愿意去的地方。他的父母们都是没有读过书,没有什么学识的人。给自家孩子取名字,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认真的考虑,直接就是按数字来称呼。就比如朱元璋,他就叫朱重八。他们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就是用数字来当作名字,好比说他的父亲叫做朱五四,他的叔叔就叫做朱五六。



贫穷家庭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大家都听过。那时候,朱元璋的家里特别穷,为了能够补贴家中,能让家里多一份收入。在朱元璋八岁之时,他就去了一位地主家干活,这位地主就叫做刘德。能让一个8岁孩子干的活,其实也不多,因为他年纪还比较小,故而不可能去干苦力。地主就给他安排了一个活,让他去放牛。当时和他一同放牛的小伙伴中就有徐达,汤和。这三个人的情谊,也是从他们放牛时开始的。



想必大家也了解,古代的大地主们,通常也都是比较奸诈的一个人物。这位刘德地主也是如此,他比较的苛刻下面为他干活的人。这几个孩子每次放完牛回去交差,地主都要检查一下,看看牛肚子是不是鼓起来。若发现牛肚子比较扁,那就说明牛没有吃饱,那帮他放牛的这些孩子们就要被他毒打一顿。之后,还会将他们的饭菜给扣了,以此来作为惩戒。地主对孩子们如此严厉苛刻就能看出来,他这个人可不好相处,算是一个大奸商。



时间过去得很快,朱元璋就在这位地主家放牛都有7年多的时间了。在公元的1343年,凤阳县发生了瘟疫,朱元璋的父母也被感染上了,后来他们没有钱治病,因此双双就病逝了。父母去世了,怎么着也得给他们买了棺材让他们下葬。但他们兄弟几人都没有钱,无奈之下,朱元璋去求了这位地主,希望能看在他为其打工这么多年的份上,能给他一点钱,让他安葬父母。但这位地主的心太狠,不仅没有借钱给朱元璋,最后还命人将他们兄弟几人打了出去。朱元璋一气之下,就没有再给地主干活,而是选择漂泊四方。他做这一决定的时候,才只有16岁。



出去闯荡的朱元璋,做过乞丐,做过和尚,但是风风雨雨过了25年后,他却成为了大明朝的开国之君。他坐上皇位时,也才40岁的年纪,那时候大地主刘德还并没有死。听到这个消息,他直接吓蒙掉了,急忙的跑到回乡的朱元璋面前。一边疯狂的扇自己的耳光,一边痛骂自己,同时又诉说着道歉的话语。本以为像朱元璋这么狠辣的一位帝王,肯定会好好的处置当年这位为富不仁的大地主。可没想到,朱元璋不仅饶了他,还赐给他20顷良田,并且免除了他5年的赋税以及徭役。不少人都觉得,朱元璋这一举动真的是出乎了意料。其实想想看,朱元璋可能是觉得,当年若不是在这位地主家吃了这么多的苦,最后他也不会选择出去流浪,也就不可能当上皇帝。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这位地主当年也算是阴差阳错的帮了他一把。


紫禁公子


朱元璋的经历真的是很传奇,从放牛娃到和尚,从和尚到皇帝,朱元璋同学完成了人生的逆袭。据说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那么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呢?

朱元璋小名重八,是一个佃户,他的地主叫刘德,一天父亲朱五四病倒了,不久便撒手人寰永久的离开了朱氏大家庭,朱元璋只得和二哥抬着破门板拖着父亲的尸身找到刘德,希望地主刘德能看在父亲勤勤恳恳为他当了一辈子田户的苦劳份儿上给块地安葬了父亲朱五四。

那么刘德给了吗?

刘德不只干净利索的拒绝了朱元璋,还恶语相加,朱元璋找不到给生父安葬的墓穴恸哭流涕,心如铁石的刘德依然不为所动,幸好周围刘德的大哥刘继祖看到朱元璋可怜的模样,心生心中不忍,所以便给了一块地让朱元璋下葬父亲的骸骨。朱元璋才算了了一件心愿

所以朱元璋狠狠收拾了刘德了吗?

出人意料的,朱元璋没有对刘德下死手,他叫出了刘德,刘德当即吓得面如土色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般地向朱元璋恳求饶命。刘继祖早已仙逝,朱元璋感叹物是人非,于是追封了刘继祖为义惠侯,同时也赠与了地主刘德30顷的良田,并免除了刘德10年的赋税和徭役。

谢谢大家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