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變成“金果果” ——六盤水市獼猴桃產業發展綜述

2000年以來,我市獼猴桃產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通過推進涼都“彌你紅”紅心獼猴桃公用品牌的標準制定、使用和管理,構建和完善了產品體系,打造了精品水果品牌。產業的大發展,使獼猴桃成為農民致富的“金果果”,有力地推進了全市決勝脫貧攻堅任務。

獼猴桃產業日漸壯大

六盤水是典型的低低緯度高海拔山區,非常適合獼猴桃生長,境內野生獼猴桃總面積達163萬畝,品種有14種,可開發利用面積60萬畝,有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之譽。

2000年,我市獼猴桃產業在水城縣猴場鄉引種並取得成功。2014年,我市開始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一場轟轟烈烈的獼猴桃產業革命在涼都大地開展起來。

在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特色農業產業“3155工程”的意見》等政策支持下,各地發展熱情高漲、規模快速推進,科研團隊、冷鏈物流、加工銷售等產業鏈也有了較快發展。獼猴桃成為我市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代表作物。

——規模化取得突破,龍頭企業帶動明顯。我市獼猴桃種植面積從2012年的1.76萬畝發展到2018年的18.18萬畝,獼猴桃企業發展到5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0家。2018年,全市獼猴桃產量1.29萬噸,產值可達3.67億元。“彌你紅”獼猴桃走出國門銷往泰國、加拿大、俄羅斯及臺灣地區,標誌著銷售半徑和區域有了質的突破。不僅如此,2017年6月,六盤水涼都獼猴桃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涼都“彌你紅”系列紅心獼猴桃果酒通過FDA認證,獲准進入美國市場。我市還取得了2020年第八屆全國獼猴桃研討會舉辦權。

——品牌化已見雛形,標準化建設穩步推進。2013年,由市農業部門牽頭,組織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專家和本地專家,編制涵蓋育苗、建園、管護、採收、儲藏等各個環節的九個標準。2016年8月水城縣於取得了“國家級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範區”;2017年6月,以創建“六盤水生態原產地產品示範城市”為契機,取得了“獼猴桃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2018年8月,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市農業部門,組織貴州省標準化院、貴州省農委等單位的7名專家,對標準體系進行評審。

——基礎科研不斷加強,設施設備不斷改善。與貴州科學院、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等科研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建成3個產學研基地,1個新品種品比試驗示範基地;先後邀請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省農科院、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成都市獼猴桃協會對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企業代表開展100餘次管護技術培訓,組織編制並印發了獼猴桃產業管護技術手冊。建設1000噸以上的冷鏈物流中心3個,總庫容達到2萬噸以上,並建成貴州省最先進的萬噸果品分級包裝生產線。此外,米籮園區依託獼猴桃產業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省級園區考核五聯冠的榮譽;朗岱、月亮河、娘娘山等園區基礎設施也得到較大改善,多個基地建成田間灌溉管網系統。

環境好起來、農民富起來

獼猴桃成致富“金果果”

走進水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百里獼猴桃產業帶”累累碩果掛滿枝頭。在這裡,10.39萬畝紅心獼猴桃進入盛果期,成熟後每畝產值可達4萬元。

“發展獼猴桃產業,不僅讓當地生態環境好了起來,也帶動農戶富了起來。”水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關負責人說。

“以前外出打工一年最多存2萬塊錢,現在回家種獼猴桃,一年有15萬塊錢的收入。”水城縣米籮鎮俄嘎村村民王順友說。2014 年,他將家裡的5畝土地入股到貴州潤永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獼猴桃,並簽訂20年合同,不僅獲得了土地入股分紅金,還通過技術入股參與到獼猴桃基地的管理中,獲得保底工資。

王順友只是依靠獼猴桃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水城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種植獼猴桃13.89萬畝,培育和引進公司43家,獼猴桃產業覆蓋農戶32000餘戶123000多人。通過在銷售上實現線上、線下“雙驅動”,使基地建設與休閒觀光、民族風情體驗深度融合,農民收入大幅增加,農村人居環境大幅改善。

截至目前,我市已與20多家電商平臺簽訂涼都“彌你紅”獼猴桃系列產品線上銷售合作協議;與百果園等40餘家經銷商簽訂供銷協議;與京東等多家知名企業已建立聯繫,鮮果及加工果品遠銷全國各地,並出口到加拿大、泰國等國家,六盤水更成為“國家級出口獼猴桃質量安全示範區”。

相關鏈接

獼猴桃又名羊桃、茅梨、基維果、奇異果。因每100克果品含230毫克至430毫克維生素C, 被稱為水果中的 “維C之王”。在中國,獼猴桃品種多達59個,六盤水“彌你紅”紅心獼猴桃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果芯放射狀呈紅星圖案為特徵,營養價值極高,且口感甘甜、滋味豐富,素有“神奇美味果,紅色軟黃金 ”的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