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各位亲爱的读者大大们,我是九尾猫阿狸,简称九狸。喜欢到处搜集有关于萌宠和动物们的奇葩趣闻,搞笑故事,甚至是灵异事件!如果你们喜欢这个调调呢,就赶紧关注我,跟紧我的节奏哟~

网友家养的一只母刺猬怀孕生宝宝了,它先是自己在木头窝的木屑堆里造了一个深深的洞,然后钻进去慢慢的生,时不时探头出来反复警惕的观察周围的环境。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刺猬是非常敏感和易怒的动物,会因为恐惧而炸刺,和人类并不是很容易培养信任和依赖感。

如果不是从小养大的刺猬,千万不要随意去碰它新生的幼崽,否则有可能因为沾染了人的气味,导致母刺猬弃养幼崽,甚至咬死并吃掉它们。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其实阿狸今天并不是要聊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当宠物养的注意事项,主要是因为刺猬幼崽实在太可爱了,忍不住想晒一晒。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粉嘟嘟的好像一个个大苍耳,也很像小海胆有没有。​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的见识到其他动物的幼崽时期,都是非常可爱激萌的,但它们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呢?真都是碰巧了,刚好符合人类对可爱的定义和审美吗?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要回答这些,我们就先需要了解,人类为什么会认为动物的“幼稚特征”是一种可爱呢?为什么人类会喜欢“软乎乎、惹人怜爱”的东西?

首先,人类的婴儿就显然完全具备这一系列的“幼稚特征”,光看一眼就能激发大人们的保护欲和培育欲。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这一假说早在1949年就提出来了,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仑兹认为,幼小动物的种种体貌特征会引发成年动物的护幼行为,这些体貌特征就包括大脑袋,大眼睛,短鼻子,圆形柔软等等。

而人类的这种本能欲望,也会被其他可爱的非婴儿类生物或者物体所激发,所以又一种可能性存在,只要是具备人类自己后代属性的物体,无论死活,人类都会想拥抱或依偎它,因为觉得它可爱而激发保护欲望。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这一个本能特点显然在其他动物种类中也存在,并且还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在幼崽期不约而同的拥有差不多的外貌属性,也就是“幼稚特征”。

如果幼崽外貌特征无爱,还惹人怜爱,有可能在遇到其他捕猎者母性时,激发出对方的母爱,保住自己的小命,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跨物种后代抚养的案例存在。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人们为什么看见可爱的动物甚至可爱的物体,就会觉得愉快呢?

据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可爱的造型,会使人类大脑中的负责愉悦的中枢——伏隔核被激活,从而释放多巴胺,这是人体内奖励机制的一部分,这块区域也是可卡因和病毒的作用点,看见没,可爱的力量如此强大!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这也是为什么动漫人物会被作者创造的越来越可爱的原因了,原来一切成功都有大数据和科学理论在背后支持啊。

如果其他物种动物的大脑跟人类大脑机能相似的话,也就会觉得幼崽可爱而感到愉悦,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主动保护幼崽了。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母爱责任什么的,都是唯心论,多巴胺才是王道啊!

既然长得可爱这么振奋人心,那就一直可爱下去吧,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偏爱“幼稚特征”的现象是跨民族跨文化的,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倾向同一种幼态可爱的审美,这种审美还大大影响了成年男人的择偶,这也正解释为什么那些大眼睛的“卡哇伊”女孩特别受欢迎。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这种审美还跨越了物种,在很多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那里,也存在这一“幼稚特征”现象。甚至有些动物还会进化出“幼态持续”,比如大熊猫和考拉,都成年了仍然长着一副“娃娃脸”,所以它们比起别的动物能更加特别的受到人类的欢迎。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受这种审美影响更大的动物,还是人类的宠物们,特别是狗。

宠物狗普遍呈现出了“幼态持续”的现象,都成年了依然会保留小狼的一些特征,比如大脑袋、毛绒绒的身体、耳朵耷拉、尾巴摇晃……一万多年来因为人类偏爱“幼态”,这一选择压力不断施加在一代又一代狗身上,现代宠物狗更像是人类设计发明出来的产物,而非自然结果。

刺猬刚出生时像苍耳,动物幼年都努力扮可爱,怪只怪这世界只看脸

阿狸最后还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大家喜欢吸猫吸狗,从身体得到快感的本质上来说,真的跟吸毒没啥区别啊……


本文是本作者 九尾猫阿狸 独家原创,如有雷同,肯定是抄我的,欢迎转载,请尽量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