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断了婆婆带孩子的念想?

全职太太萌宝记


那是我在月子的时候,我无意当中发现了许多事情,就一条一条地说吧。

我生了孩子母乳不足,一直喂的奶粉,当然一罐奶粉好几百,也就能喝一周左右,作为苦出身的老人们可能会心疼。我女儿经常奶粉喝的剩几毫升,我和老公都不喜欢那个味道,婆婆也不喜欢,所以也就没有人喝掉剩下的奶粉。我跟婆婆说剩的奶粉倒掉,下次再给冲新的就好,婆婆也点头同意。可是后来我发现,婆婆把剩下的奶粉存起来,等下次冲奶粉的时候再加到我女儿的新奶粉里。我跟婆婆讲道理,说了很多剩奶粉不能继续给孩子喝的原因,婆婆也是应声说知道了,可是我又发现了好几次她给女儿喝剩奶粉。后来干脆不说了,奶粉也不让她帮忙冲了。

由于月子里是我和婆婆一起带孩子,我就选择了给孩子用尿布,用过的尿布都是婆婆给洗的。我们家阳台砌了一个拖把池,拖把池上有个水龙头,方便清洗拖把,可是婆婆每次都在拖把池里给女儿洗尿布。我老公见过一次,跟婆婆说拖把池很多细菌,这样洗过的尿布不能给孩子用,婆婆也是应声同意了。可是后来我又发现婆婆在拖把池里给我女儿洗尿布。我跟婆婆理论,婆婆说,你看我把池子其他的干净的,那有什么细菌。自此,我就将尿布换成了纸尿裤,从没再给女儿用过尿布。

儿媳和婆婆养育孩子确实是有很大分歧,我们耐心给婆婆疏导婆婆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这样的理念我实在接受不了。后来我还有一周要出月子,婆婆说想回老家,大概是觉得我们什么都不让她干了,我也就让她回去了。自此,我就开始了一个人带孩子的生涯。


灯火阑珊处0088


我婆婆是个非常好的人,基本上我这个儿媳妇提过什么好吃她都会记着每次给我带。她非常希望给我带孩子,所以我生孩子之前她来到我家把行李都带过来,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改变了想法。

首先在医院,我即将进产房,她让我老公去买甘草水,说是孩子出生喂下去促进排胎粪。这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凡懂一点点科学的人都知道,新生儿不能乱吃,尤其是这种还带有药物成分的东西。

其次,就算观念不同,可以沟通。但是我温柔的婆婆在给婴儿喝甘草水这个问题上态度坚决,可能觉得要带孩子了,就比较有立场,她很愤怒我们不听她的,甚至去问旁边床的家属,她的认知里,自己经历过的可能都是正确的,结果旁边的家属直接震惊了,委婉的说了一句医生怎么交代怎么来,决不自己瞎搞。

最后,她是个相当节俭的老人,她不同意用尿不湿,就买了布裁了尿布过来,结果全部是藏蓝色。婴儿要用的是浅色尿布,方便观察排泄物的颜色判断婴儿的身体状况。然后她带了很多不知道哪里收集来的二手婴儿衣服,男孩女孩大中小号都有,袜子都有。我妈妈看过说我小时候都没有穿过这么旧的衣服,让我收下偷偷藏起来,不要伤害到我婆婆。我用的真空抽奶器100元一对,我婆婆甚至能提出让我买一个,两个胸轮着用。

说这么多,大家可能想不到,她退休前是公立医院的护士,然而她只看佛书,迷信的玄乎,不曾看过一丁点的产妇和婴儿护理方面的书,甚至认为抽奶会把人抽空,不能抽奶。

她曾经和我说,生孩子不要找月嫂,她和我妈妈照顾我,我妈妈坚决反对,我妈妈觉得专业的事情还是专业的人做,不要家里人太辛苦。我老公对我很好,认为生孩子人生也就一次两次,所以给我定了最好的月子中心,我在月子中心特别享受,恢复特别好。

所以我很感谢妈妈和老公的支持。

我觉得我们在一起,多年的和睦一定会打破,她心中对我压抑的各种不满一定会爆发,我从来没有对婆婆说过一句话态度不好的话,我怕最后我爆发了会伤害她。所以我养精蓄锐,在月子中心认真学习,我的月嫂也很负责,给孩子养的习惯特别好。出了月子我回家自己带的孩子,很幸福。

我马上上班了,我的妈妈提前退休过来帮我带宝宝,为宝宝很舍得花钱,吃的玩的带着出门见识。

现在我也庆幸,当时自己本来很不好意思让我婆婆回家,觉得她会伤心。但是想到自己的孩子,难道穿着脏兮兮挂着别人孩子屎尿屁的衣服,辅食只是米汤鸡蛋,贵一点的水果海鲜都尝不到?还是咬牙让婆婆走了,那时候一打电话,她就问需要不需要她回来,甚至知道我妈妈带孩子还说我妈妈累了她过来帮忙。因为我妈妈家很大是洋房,所以孩子会爬会走就去我妈妈家住了,我婆婆就一个儿子,她曾经还都幻想把孩子带回老家上幼儿园,现在却根本没有机会带孩子了,我不想她太失落,所以让她夏天时候过来住一段时间,希望她能过来。

因为这件事情,真的是对不起婆婆,她对我很好了,我却让她亲情上有了缺失。但是我拒绝她是及时止损。


用户1324684254293


宝妈们决定不让婆婆帮忙带娃的深层次原因总结起来无外乎是以下这七大原因:

1、月子里的仇恨,这一条是最招恨的。

月子里婆婆第一款是忆苦派,我们那个时候都要生了还在围着灶台做一大家子的饭,生完就下地洗衣服,还要婆婆伺候。

第二款是唯恐天下不乱型。由于月子里的宝妈激素水平训迅速下降,导致情绪非常不稳定,宝爸初为人父又没有处理婆媳关系的经验和原则,这个时候小夫妻俩难免拌嘴,如果再遇到婆婆横插一杠,那就是天下大乱,很多婚都是这么离的。

第三款,你奶不行。不知宝妈你家的是哪一款?

2、育儿理念的不同,这一条是最根本的原因。现在的宝妈一般都秉持科学育儿理念,这就与老一代人的育儿理念很不同,当妈妈对婆婆育儿提出异议的时候,婆婆要么阴奉阳为,要么委屈的说儿媳妇不信任她,要么说媳妇跟她对着干。这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吃盐,一岁以内的宝宝是不建议吃盐的,婆婆的理念一般都是不吃盐没有劲儿。当我宝妈提出沟通做出要求时,婆婆一般都说好好好都听你的,但是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婆婆偷偷地给宝宝的辅食放盐了。这个时候,宝妈一般都会像一个爆炸的气球一样。这就不仅是沟通成本增加了,这会消耗情感存储。

3、总想做儿子媳妇的主

这类型的婆婆呢,一般表面上都会很开通,说你们的事情你们做主,实则霸道强势。一遇到事情上,总要跟儿子私底下叨叨,搞的媳妇像外人,自己的家自己都做不了主,谁还能忍得住?

4、总觉得儿媳妇不孝顺

大城市跟老家同样的生活水平,付出的生活成本却有很大的差异,老人一般都会看到儿子媳妇挣很多钱,但却没有想过儿子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总是觉得儿子在大城市混得好,就应该给自己添置更贵的物品衣服,而不是质量价格都可以的,尤其是带着孩子出去转,看人家有什么回来就会变相的说给儿子媳妇听,自己也想要什么,攀比心不仅增加经济负担,儿媳还会怕,把这攀比心耳濡目染地传染给孩子。不是每次买就是不孝顺。一点不考虑儿子媳妇的房贷压力孩子上学的压力。不帮儿子过日子可以,能不给儿子添乱吗?

5、总想着带娃回老家

一不顺心就开挂,现场哭闹加打电话给老家亲戚哭诉,总想带着孩子回老家,不管你父母亲舍不舍得,反正带回老家可以顺带帮着其他子女过日子。原来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比儿子媳妇的日子重要。

6、总觉得儿子媳妇赚钱容易

闺女一加班就是辛苦,媳妇一加班就是不顾家。老家娘家有点红白喜事,就爱让儿子多给很多钱,好像儿子钱是大风刮来的,而且都是背着媳妇,可是媳妇认为钱是夫妻共同财产,为什么不跟我商量?

7、总是挑剔媳妇娘家,自己却不付出什么,媳妇会觉得凭什么?






不蒙不归


1.睡觉。月子里每次孩子哭,都是“宝宝要出去玩了吧”,“我抱去客厅玩吧”,“那里是要睡觉,这是要出去玩”,“眼睛睁那么大,还给我笑,才不睡觉呢”,“你妈妈不让你出去玩”!!!从来不会哄孩子睡觉,告诉我,“她要睡她就会睡的,不用哄”,“你看你越哄她还一直哭,让我抱出去玩吧”。每次每次都这样,气出内伤啊。于是坚决不想娃哭给她听见,不然后果就是抱出去玩,最后哭的哄不住,抱过来给我“娃估计要吃奶了,饿了”,然后我哄两下就秒睡。因此不会!

2.穿衣。别人宝宝穿保暖衣,我们穿棉衣;别人宝宝穿长袖,我们穿保暖衣;别人宝宝穿短袖,我们穿长袖;别人宝宝光屁股,我们才开始穿短袖,然后夏天过去了!然后每次娃头上出汗打湿枕头,背上出汗,湿了睡衣,手脚发烫,问我宝宝是不是不舒服!永远是我在脱,她在穿!因此不会!

3.吃饭。我们家宝宝现在五个月零三天,从三个月开始吧,她每次吃水果,给宝宝嘴里塞,说是让宝宝尝一尝!吃饭给宝宝嘴里塞,炒菜的汤筷子蘸了给宝宝嘴里塞,零食饼干给宝宝嘴里塞,感觉只要她吃的东西,永远都给宝宝嘴里塞!六个月内纯母乳,和我一起去看医生,医生说的,回家说宝宝瘦,要给吃奶粉!我家宝宝现在14斤,不说很胖,但是不算瘦。OK,吃吧,但是怎么说,每次都冲的很浓!宝宝不好好吃就没吃一直奶瓶塞嘴里,非要宝宝吃。不敢想象喂饭给追着喂,给吃超多怎么办!因此不会!

4.喝药!!!“宝宝怎么不好好吃奶,消化不好吧,给喝点药”,“宝宝拉肚子刚好,还是好好喝药,预防”,“宝宝怎么打喷嚏,感冒了?快给喝药”,“宝宝怎么口水流那么凶,给喝点药吧”,“我给宝宝买的补钙,补维生素D,补锌,还有鱼肝油,给宝宝喝吧”。我想问一下,药能当饭吃吗???因此不会!!

5.把尿,尿布,尿不湿。“我在手机上看了不能给孩子把尿,但是隔壁XX家孩子一把就尿,我给试试”。“天这么热,别给用尿不湿,晚上也别用,孩子容易红屁股”。“白天也别用尿布,我给把尿,尿布捂的不行,让凉快凉快”。我说孩子不能穿破裆裤,尤其是女孩子,“大家都不是这样,我们那时候……”……………。因此不会!

6.…………

最后,我想说,其实都是因为喜欢孩子,想对孩子好。但是年轻人网络发达,科学育儿很方便学,老年人坚持“祖传”育儿,少不了“东西方碰撞”。理解至上,沟通第一,家和万事兴!


盔甲388


其实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思考,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让婆婆带孩子的想法不是一下子就断了的,是思考了很久决定的。

以下不是抱怨,只是陈述事实。

第一次断了这种念想的时候是坐月子的时候,因为在老家做的月子老公又去了外地上班,所以有些事情必须要自己消化。

孩子刚出生3天,因为是剖腹产所以还在医院,护士一再交代小孩子不能捂太严,否则体温会升高,婆婆一点也不听护士的话总是觉得孩子冷,包了两层小褥子,我一再说她不要给孩子包太严了,她就说老家的孩子都是这样,然后不出所料,护士来定时给孩子量体温的时候,孩子体温37.8度,被护士说了一顿才把孩子的小褥子松开,出院的时候孩子的脸上被捂出了好多小红点,老公说他妈妈这是倔强,我只想说:任何借口请不要用到我孩子的身上,月子里给孩子洗过的尿布上还有孩子拉的臭臭,孩子哭了执意使劲的摇晃孩子……毕竟在老家住的时间不长,我什么也不想多说,但是心里有了不想要她带孩子的想法(原来说让婆婆带孩子的),这是第一次。

第二次断了这种念想的时候是是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婆婆带的是老公姐姐家的孩子,用老公的话说就是:妈,你这看孩子照顾的像是从非洲逃难过来的……

因为我带着孩子一直和老公在外地租房子住,有次夏天回家一进大门,迎面看到跑过来一个泥猴子,仔细一看,原来是老公他姐家孩子,光着脚,蓬乱的头发,身上起了很多疙瘩,而且很多被汗水流淌过的泥道道,婆婆端着一碗泡烂了的方便面喊她赶快过去吃饭,那一刻突然觉得很心酸,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让婆婆照顾,回来看到这样的景象该是什么心情?用老公的话说就是:妈,你这看孩子照顾的像是从非洲逃难过来的……一点不夸张,老公姐姐家孩子已经得了荨麻疹,身上到处都是疙瘩,有的已经挠烂了……从这一刻起,我心里就告诉自己,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照顾,无论经济有多难,无论自己有多累,孩子,一定要留在自己身边。

第三次断了这种念想的是孩子两岁回来家的时候,孩子处在小小的叛逆期,有些坏习惯我不教育就是害了她。

因为孩子一直待在城市里,熟悉了这里的温度可空气,突然回到老家有些不适应,我告诉婆婆不要让孩子去大路上玩,她还不太适应,不出所料她还是把孩子带到大路上的通风口那里玩,冬天的风冷的刺骨,孩子还没过了适应期,所以回到老家的第三天长了满脸蛋的疙瘩,我知道是冻出来的,拿药膏抹,给孩子揉揉……还是不管用,小小脸蛋慢慢的烂了,孩子嚷嚷脸痒,看着孩子可爱的脸蛋变成了这样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公有时候会和孩子开玩笑逗孩子玩,有时候孩子被逗急了婆婆会在一边告诉孩子说:爸爸真坏,去打他,去打他……我当时会告诉她不可以这么教育孩子,可是下次依旧还是这样,有时候教育孩子,孩子委屈的哭了,但是也知道她自己错了,婆婆会马上把孩子抱走说:再教育孩子也不能让她哭,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在她怀里哭的是不是更厉害了。我知道老一辈都宠爱孩子,但是这种爱对她来说只是她日后性格缺陷的雪上加霜!所以,我想我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带。

3

我知道,每个人行事的原则不一样,既然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想法,那么我只能选择自己去面对孩子的成长,孩子越来越活泼开朗,懂礼貌,知道关心身边的人,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我很感谢当初断了的那份念想,无所谓抱怨,况且他们本来也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帮你照顾孩子。

最后,祝所有的孩子健康成长!活泼开朗!宝妈们,我们的付出总是有回报,陪在孩子身边的每一天都那么幸福,不是吗?


清风邀明月Cassie


是什么让你断了婆婆带孩子的念想?看了三百多个回答,基本上都是儿媳吐槽婆婆的,好像我不应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就是婆婆。我不是自夸,我带孙子三年多了,至今儿媳还没有“开除”我的想法。我在儿子家看孩子期间,结识了许多看孩子的人,有宝妈、有奶奶、有姥姥也有亲戚和保姆,其中邻居小梅的婆婆应该是我印象最深的。

因为我儿子家跟小梅家是邻居,两家的孩子又差不多大,所以我跟小梅婆婆认识以后很快熟悉起来,我觉得小梅婆婆的几点做法让我也接受不了。

一是有点邋遢。小孩子爱流口水,小梅儿子的嘴角周围甚至是脖子上经常是红红的,小围嘴儿也经常湿漉漉的,连衣服有时都泡湿了。我跟小梅婆婆说,你给孩子擦的时候别使劲儿,勤用温水洗洗或涂点婴儿润肤油,不然口水经常浸着孩子会很疼的。小梅婆婆不在乎的说,哪有小孩子不流口水的,不要紧,长大点就好了。甚至连她的衣服也很少换,很远就能闻到身上的气味。

带孩子在小区里玩,难免会有孩子尿裤子的时候,小梅婆婆就会用卫生纸擦一擦,穿着湿裤子继续玩。我说:你带孩子回家换换去。她说:不要紧的,一会儿风就吹干了。

二是有点惯娃。小梅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中午不回来,丈夫经常出差。早上小梅上班时,孩子还没有醒,小梅婆婆每天等我儿子儿媳上班后,就带着孩子来敲门说:孩子在家里不好好吃饭,非要闹着出去玩,我只好把他带到你家里来,俩孩子一起抢着吃吃得多,在我们老家都是这样的哄孩子的。开始时,我不知道她会这么早来串门,只做孙子一人的辅食,结果俩孩子不够吃,时间长了我就做两份,小梅婆婆还嘱咐我,不让我给小梅说(可她忘了孩子自己也会说的)。

在小区里玩时,小梅孩子打别人家的孩子,她婆婆会跟人家说:小孩子打一下又不疼,不要紧的。如果别人家的孩子打小梅孩子一下,她婆婆就会跟孙子说:你去打她一下还回来。最后,弄得别人见到她娘俩都躲得远远的。

三是爱占小便宜。小梅婆婆经常跟我说:你家孩子玩具多,咱们在你家里去玩。每次玩到该回家时,肯定会带走一样。小梅婆婆就会说:你家这么多玩具,让他玩两天再给你送回来。但是,主动送回来的时候很少。我儿媳有时不愿意让她带孩子来家,小梅有时也对婆婆说这样不好,可她觉得这没什么不好。

在小区里玩的时候,大多数奶奶会给孩子带点水和小零食。小梅婆婆有时会翻别人的包,嘴里还嘟囔着:带的什么好吃的?开始时,别人会分给她孩子点,时间长了,有时别人会拒绝,小梅婆婆还会说:真小气。就带着孩子去小区门口的超市,买棒棒糖、饮料、薯条、火腿肠……等等,剩下的藏起来,不让小梅看到。到吃饭的时候,孩子又不正经吃饭了。小梅最初不知怎么回事,还以为孩子不舒服呢。小梅婆婆这时还装聋作哑称不知道。

孩子会说话后,会无意的跟妈妈说,小梅平时也对婆婆的一些做法不满,迫于生活压力没办法。但在孩子两岁时,还是果断的辞职让婆婆回老家,自己看孩子了。


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媳不让婆婆带孙子的想法,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应该是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吧!

我是情感故事1234,期待着你的关注和评论。


情感故事1234


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一点,我是爸爸,现在是全职爸爸,也没有给我妈或者丈母娘来带孩子,现在是自己带,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看法。

生大宝的时候,因为夫妻俩工作都很忙,没时间也没条件自己带孩子,让我父母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帮忙照顾大宝,一直到孩子2岁半上了幼儿园之后,才逐步的回到由我们自己带孩子的状态。

到两年前,二宝出生之后,媳妇有条件休一年的哺乳假(发最基本的底薪工资),所以孩子由我们自己带到了一岁,然后媳妇上班之后,我爸妈继续过来帮忙照顾二宝,因为我开始更加关注孩子的养育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我不知道其他人家里老人照顾孩子具体是什么情况,不过从跟邻居、朋友交流来看,普遍比较类似。

老人对待孩子,我总结了一下,就是五不原则:不饿着、不冻着、不缺觉、不生病受伤、不闹事。对孩子各种娇宠,衍生出很多问题。

一、宠孩子

喜欢帮孩子代劳,不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元宝一岁之前是妈妈带的,已经开始慢慢的有了自主练习一些基本技能的意识,比如抓勺子吃饭、拿杯子喝水,但毕竟是小宝宝,对于这些技能的掌握非常生疏,动作慢,容易把食物撒的到处都是,奶奶接手以后,看不下去,直接抢过来喂给孩子吃,导致孩子失去了继续练习的兴趣,等着老人来喂就好了。

二、老人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喜欢用零食和电视节目安抚孩子。

元宝的奶奶特别喜欢吃各种糖果,爷爷则很喜欢看电视剧,老人带着元宝的时候,只要不出去玩,孩子就经常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看电视,如果看到奶奶在吃糖,元宝也会要,不给的话耍赖大哭,奶奶哪里熬得住孩子这么哭闹,只能拿给孩子吃,任我们说多少次,这种情况也难以得到改观。

三、老人的精力体力已经明显不足了

1岁多2岁的孩子,正是发展运动能力的时候,到处跑,上蹿下跳,老人一方面担心孩子受伤,另一方面自己又跟不上孩子的速度,干脆限制孩子的运动,经常把孩子拴在家里,要么就训斥孩子的运动行为,让我非常恼火。

四、老人不懂得如何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孩子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会有各种能力的发展动力和需求,语言、攀爬、协调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社交、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会在不同的时期得到训练和成长,孩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敏感期更是非常关键,需要家长把握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孩子的兴趣,及时进行训练刺激。老人对这些方面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和孩子说话不多,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句,没有太多的意识刺激孩子的语言、沟通的潜力,也不会考虑各种身体机能的训练,本着安全、健壮、不受伤的原则带孩子,会错过很多训练的最佳时机。元宝的爷爷奶奶带孙子的时候,和元宝总是反复几句话,“叫爷爷,叫奶奶”、“吃饱没有”、“喝不喝奶”之类的,没有太多的丰富的语言沟通和交谈,这样也间接导致孩子到了1岁10个月的时候,仍然不怎么能说话,只掌握了不多的3、50个简单的词汇,语言能力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和孩子的进一步沟通。

五、老人喜欢用一些谎言来忽悠孩子。

有不少老人,在面对孩子的哭闹、“不合理”要求的时候,或者有时候纯粹出于好玩的动机,喜欢用一些谎言来忽悠孩子,或者做一些虚假的承诺,但是到头来又不兑现。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感情,让孩子学会撒谎,造成不信任的情况。

六、老人传递的价值观不一定合适。

老一辈人,很多是吃过苦、受过累的,在对待一些事情上的价值观会跟年轻人不同。比如缺乏分享的精神、要求孩子“以大让小”、“自私”的心态、贪小便宜等等,以及包括带着孩子闯红灯、乱扔垃圾等行为,这种价值观念传递给孩子,会给父母的教育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也容易在家庭内部造成矛盾分歧。

基于这样的原因,以及我自己对孩子的亏欠感,在父母帮我照顾二宝大半年之后,还是决定自己辞职自己带孩子,做起了全职爸爸,让老人回去安享退休的生活。

毕竟,自己的孩子,还是应该自己带才对!

我是元宝爸爸,家庭教育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家庭教育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我,留言讨论和交流沟通。一起关注孩子成长和家庭环境建设的话题!

元宝爸爸聊育儿


我婆婆50岁,我坐月子的时候婆婆提出来说等宝宝断奶了她来带。她说她不想工作了。我们年轻人赚的多一点,到时我给生活费给她就可以了。那时我有认真考虑可以给她带。我和我老公结婚那么久,我第一次和婆婆单独相处,也是第一次相处那么久。坐月子发生了很多事,让我自己心里堵的慌。

婆婆太溺爱,宝宝吃完奶睡了还要抱着,有一次宝宝都睡着了也不放下,抱着宝宝看了三个多小时的电视,我说了她就怼回来,因为我剖腹产,伤口第二次撕裂疼的很,所以拿她没办法。那时老公刚好回单位上班。有时候宝宝哭了,我要抱起来喂奶,我婆婆就会一直在旁边跟我儿子说,妈妈是坏蛋,不给奶奶吃。可能是逗宝宝说的话,但是经常这么说,我忍无可忍,就说她说的什么话,有这么说话的吗?她就觉得我太计较了,不过是玩笑话!

还有就是大多数人都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一种冷叫做奶奶觉得你冷。

25°那么好的天气我婆婆硬是给我儿子穿棉袄,我脱了又穿,把我儿子捂了一身湿疹。儿子手心脚心都是汗还发热,我婆婆说是宝宝发烧了,还差点给宝宝喂退烧药,我气得骂了她,她才不敢。我没出月子就硬是带她去医院,让医生说她,后来才没这样。感觉她一点都没有育儿经验。

还有就是就是喂饭这件事,追着喂,她侄子让一年级了,来家里做客,她们还给喂饭,说还小。还有就是卫生方面我都不想说了,唉。。。还有好多好多事,说起来心累。

后来我就跟我老公商量,说宝宝给我带,等我带到读幼儿园,我就工作,然后我老公也支持。


轻殇O_o


今天在商场吃饭,邻桌是一对大爷大娘带着他们的孙女,孩子两岁三个月了,他们吃的是热干面一人一碗还有一碗是馄饨,三碗饭里面的都是红红的辣椒,并且在喂孩子吃,我当时抱着女儿买了一份南瓜小米粥,我说阿姨让我们的粥给孩子撑点吧,她吃的馄饨那么多辣椒受不了的小胃,人家一听还笑着说没事没事啦,我孙女从小跟着我们都吃辣椒,她喜欢吃,习惯了,我的天啊,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又过了一会她们问我女儿有两岁多了吧,我说刚刚一岁七个月,阿姨说看着跟两岁多了一样,个子多高吧,我孙女都两岁多了还没你娃高,又说她孙女吃饭不行,太挑食,吃的多还不长肉,个子也低,而且很黑,头发一看都没一点营养,我给她聊了会告知她:阿姨孩子太小她的脾胃功能很弱的,不能大油重口味的喂,对孩子各个器官负担太大,为啥你孙女不喝粥,你们从小给她喂这种重口味的饭已经让孩子的味觉失去了食物原有的味道,听后阿姨也说就是就是,以后不能这样喂了,这一看都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丢给爷爷奶奶了,我说她爸妈在外面打工吧,阿姨他俩点点头。

随后她们给孩子拿出了奶瓶喝水,天啊。这是我见过最脏的奶瓶了,奶嘴已经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奶瓶都成黑的了,我这人有点强迫症看到了不说出来憋着太难受,又开始给阿姨说孩子的奶瓶该换了,你看这奶瓶现在都严重变质,磨损太厉害孩子用了很不健康的,阿姨马上说家里好几个呢,这个才用了俩月了,哎,好无语,

我想孩子的妈妈如果看到女儿这样,也不晓得心里会不会痛,真的奉劝大家孩子还是自己带吧,就是三年时间,一上幼儿园可以留给老人接送,前期真别让老人带!


幸福呱呱ohh


导读:是什么断了你让婆婆带孩子的念想?

从我怀大宝开始,先生、小姑子,婆婆,包括我自己都打算让婆婆来帮带孩子,孩子出生后,我和婆婆一起带,到了孩子一岁半的时候,我便出去上班了,一年下来,婆婆自己都觉得没办法带好孩子了,而孩子的一些行为和性格,也让我和先生产生了自己带孩子的念想,于是在大宝两岁半的时候,我正式自己一个人带孩子。



我们一般请老人家带孩子,大多是来源于两个原因:

1.担心自己太年轻,不会照顾孩子,而老人家比较有经验,于是把孩子交给老人。

2.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需要老人的支持,自己走出去工作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

我们先来看看婆婆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利弊?

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好处:

一:年轻爸妈会有更多一点的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

周末的时候,夫妻俩还可以抽个时间出去看看电影,逛逛街。对于刚刚升级为父母的小年轻们而言,每天将孩子绑在身边还是让他们很难以忍受,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他们则更自由一点。

二:经济上会更宽裕一些

家有老人带孩子,夫妻两个人都在工作,都有收入,经济上自然会宽裕一些,经济上宽裕了,夫妻两个人因为钱而吵架的事情也就能变少了,并且,一般老人都会把家务都做了,下班回来还有口热饭吃。

老人带孩子有哪些弊端呢?

一:育儿知识不足,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利

在父母那一代,他们养育孩子都是放养式的,而这种放养式只不过是管孩子吃好、喝好、穿暖、不生病,这就是他们养孩子的经验。他们并不知道,孩子在每一个阶段会经历哪些敏感期,孩子喜欢咬东西是为什么?孩子为什么会到处乱跑到处乱翻东西?孩子为什么看到妈妈离开就会哭闹等等……这些他们统统不知道,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甚至很多的老人会用压制孩子的方法去杜绝孩子这些所有“错误”的行为,孩子因此有可能会口欲期发育不好,有可能会感统失调,有可能变得畏手畏脚。



二:婆婆可能会因为孩子对妈妈亲而因此吃醋

一般奶奶都是爱孙子的,他们付出爱的时候,他们同样也期望能够收到一样的反馈,但“水浓于水,母子连心”这个现实是没办法改变的,很多孩子白天跟着奶奶,晚上一看到妈妈回来,他会撇下奶奶要妈妈,有些奶奶会因此而感到受伤害,觉得自己带了个白眼狼,这个不满的情绪,老人也可能会发泄到孩子身上。

三:育儿观念的不统一,容易引发家庭战争

有的老人会比较溺爱孩子,对孩子没有原则,孩子要的会一一想办法去满足。比如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把婆婆接过来在一起过年,孩子有几天在咳嗽,我要求孩子不要吃糖,而婆婆看孩子馋得很厉害,趁我不注意,偷偷地买了一些冰糖给孩子吃。结果孩子咳得更厉害了,她又开始骂孩子,说孩子不自觉。

综上所述,老人帮忙带孩子,父母是暂时轻松了一下,如果错过了孩子的一些发育时机,父母就要花数倍的精力去调整和培养孩子,也有可能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如此,那些本身有文化知识底蕴的老人,能够像爸爸妈妈们一样去学习和接受一些最新的育儿理念和知识,通常还是能够很好的去引导孩子。

但孩子是我们自己的,不到万不得已,尽量让自己带吧,在父母这个角色上,你今天偷了懒,明天你就可能要双倍的还回,甚至可能得不偿失,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