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問題?

北極星xw


1.首先選擇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另一半結婚,生孩子前就要學習優生學的知識,掌握基本的營養和心理知識,儘量生產健康的寶寶

2.夫妻本身三觀正,以身作則。要明白寶寶是獨立的個體,要互相尊重。摸清寶寶的脾性,瞭解這個寶寶的特點,因材施教,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給予他各種刺激,找到他未來發展的方向,著力培養他、扶持他

3.孩子12歲前的教育關鍵在家長。3歲前哺育階段最好是媽媽親自完成,怎麼愛他都不過份;3歲後要懂規矩守紀律,開拓思維,融入集體習慣過集體生活。6歲前的一切都是父母帶著他學、帶著他做,6歲上學後要逐步放手,讓他自己實踐如何交往如何管理自己,我的經驗是學校的事孩子自己解決,回家及時彙報及時修正。12歲住校基本上就是靠孩子自己了,這個時候如果他叛逆的話就很難教了,不聽的了,除非他有難需要你幫忙解決。

4.如果12歲前面的工作做好了,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的,12歲後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再多說人家就反感了。

其實家庭教育的重點就是“言傳身教”,6歲前主要是言傳,6歲後主要是身教,12歲後孩子會有自己的觀察、自己的領悟,聽老師聽朋友的更多。


明月一心1


孩子學習不好,孩子老愛玩手機,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那家長呢?總是把這些原因歸咎於孩子的身上,歸結於老師的身上。其實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最先接觸孩子的。孩子一出生就像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所以一些不好的習慣受父母的影響,是因為做父母的沒有以身作則,與其說怎麼去教育孩子。不如說父母應該怎樣去成長自己。如果你想把孩子教育好,那作為父母,那你應該以身作則。除了這之外,還有和學校的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當然,孩子發生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作為父母的不應該去抱怨,去指責和打擊自己的孩子。調查清楚原因。然後再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字的孩子。眼欣賞自己,多多去鼓勵他如果你想要從長得更快,可以私信給我。


溝通與情商


第一,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這樣會影響的事他以後很多年的行為習慣。

第二,樹立正確的三觀念。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從根本上耳濡目染的影響著孩子。

第三,在孩子遇到問題的事情,積極糾正和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