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樅陽縣融媒體記者的鏡頭,一起看看金寨之變!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安徽融媒體採訪之行——走進金寨縣

4月15日至17日,由安徽省委宣傳部組織,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新媒體集團、江淮雜誌記者,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師生及16個縣級融媒體中心記者等組成的融媒體採訪小分隊,赴六安、滁州、合肥等地採訪,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重溫發展歷史,感受時代脈搏,話脫貧謀出路,看安徽如何在中部崛起中闖出一條新路子。下面,跟隨樅陽縣融媒體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採訪現場。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15日,採訪小分隊第一站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大灣村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鬃嶺腳下,轄37個村民組、921戶3521人,其中黨員104人,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給大灣村黨員幹部群眾以極大鼓舞。村“兩委”探索提出“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的發展思路,引進龍頭企業一笑堂茶葉公司,打造一體化茶葉產業鏈,帶動400餘戶茶農增收;引進旅遊企業,帶動13戶農戶發展民宿和農家樂,動員103戶貧困戶入股光伏發電,建成4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安置貧困群眾62戶201人。同時,探索實施“聯幫工程”,積極開展“四聯四幫”活動,2018年脫貧86戶200人。現有貧困戶32戶44人,貧困發生率1.3%。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大灣村農光互補電站位於大灣村大灣組,電站佔地面積十餘畝,總裝機273.6KW,總投資218.8萬元,由內蒙古山路能源集團捐資40%,縣扶貧專項資金投入60%。2016年5月開工建設,8月建成實現併網發電,年發電量達28萬千瓦,年收益28萬元,受益貧困戶126戶。大灣村農光互補電站採取高支架、農光互補的建設方式,充分利用光伏板間隙地種植大棚靈芝,已搭建靈芝大棚8個,每個大棚能產800棒靈芝,一個大棚能實現經濟效益4萬元,並帶動5戶貧困戶,戶均勞務增收2000元。該電站實現光伏電站和經濟作物種植兩不誤,既可以通過光伏電站精準、動態、可持續地幫助貧因戶增收,又能夠通過靈芝種植增加貪困村集體經濟收入。

三年來,大灣村搶抓機遇,全面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規劃建設大灣、方清、基灣和中心村莊四個安置點,其中大灣安置點2016年7月規劃建設,佔地面積約6000方米。安置點新建了29套房屋及3套過渡性用房,新修了5米寬680米長水泥路,鋪設了500米柏油路,新建了18米長鋼筋混凝土結構橢圓形橋1座,新建旅遊公廁1個、景觀亭1座,修葺3口當家塘,改建沿河生態護岸400餘米,新建停車場1200平方米,綠化2000平方米,埋設汙水管網2000米。目前,已引進鴻源集團對大灣組進行房屋改建,打造鄉村民宿。下一步,將對大灣組老宅統一規劃改造,打造民俗旅遊文化,逐步將大灣組打造成為休閒觀光、紅色旅遊為一體的特色景點。

花石鄉茶產業扶貧車間是縣產業扶貧重點項目,建築面積6376平方米,主建築為6棟鋼結構廠房及休閒旅遊體驗中心,該扶貧車間現已引進農產品龍頭企業安徽一笑堂茶業有限公司入駐。

金寨被譽為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

4月16日一早,採訪小分隊參觀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尋訪先烈足跡,感受革命精神。據悉,金寨縣博物館興建於1980年,經過2003年和2008年兩次改造、擴建、重新布展,現博物館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3750平方米,館藏革命歷史文物1835件,系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博物館館名為鄧小平同志的親筆題寫,是全國紅色文化研究基地之一。館內陳列分為序廳、革命史廳、將軍廳、金寨名人廳、紅軍烈士廳、洪學智將軍紀念館、今日金寨廳七個部分。近年來,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年接待社會各界參觀者均突破100萬人次。

猜你喜歡

见闻 | 跟随枞阳县融媒体记者的镜头,一起看看金寨之变!

1

花開時節,我在樅陽等你!

2

燃爆了!最近樅陽縣浮山中學學生的一篇文言作文刷爆朋友圈

3

鰲山印象,魚米之鄉

本文來源/ 樅陽在線

視覺總監/ 王章志

執行編輯/ 黃媛媛 周若揚 王慧(見習)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 樅陽縣融媒體中心

主管單位/ 中共樅陽縣委宣傳部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為你“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