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

叔本華說有一門理論可以作為安排生活的藝術,它能夠幫助我們最大可能地

獲取快樂贏得成功,教會我們怎樣去創建幸福的人生,這門藝術的理論稱為“幸福論”。為了論述這個問題,他寫了《人生智慧》一文,提出自己的人生哲學。

叔本華: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

亞瑟·叔本華(1788-1860)

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的?

“幸福論”一直是“成功人士”的談資,似乎跟普通人毫無關係,彷彿只有那些名人、有錢人才配談成功。凡夫們也熱衷於向“成功人士”學習幸福,效仿他們怎麼去發財致富,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幸福其實是學不來的,發財致富也不等於幸福、成功。

希羅多德《歷史》記載,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在征服周邊的部落後,認為自己已經建立起豐功偉績,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成功的人。於是他問雅典的智者梭倫自己算不算是幸福的,梭倫回答說:

“克洛伊索斯,人間的萬事真是完全無法逆料啊。說到你本人,我認為你極為富有並且是統治著許多人的國王;然而就你所提的問題來說,只有在我聽到你幸福地結束了你的一生時,才能給你答案。

在梭倫看來,幸福就意味著獲得了善終

,他說:“擁有最多的東西,並把它們保持到臨終的那一天,然後安樂地死去。只有這樣的人,我看才能給他加上幸福的頭銜。”克洛伊索斯聽完後,覺得梭倫是一個大傻瓜,居然敢否認自己的功績,於是草草地把他給打發走了。結果沒想到,隨後克洛伊索斯就遭遇喪子之痛,他的帝國也很快就被居魯士給滅亡了,而他也在不幸中孤零零死去。

毫無疑問,一個人的一生過得成不成功、幸福不幸福,不到蓋棺那天是無法得出結論的。那些認為幸福在握的人,其實都是一些愚昧無知的蠢材。他們張口幸福、閉口成功,卻完全不知道幸福和成功並不是裝在口袋裡,而是蓋在棺材板上——只有獲得善終的人才算是幸福的。除此之外,沒有人能夠去給別人定義幸福。

叔本華: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

梭倫認為獲得善終的人才算得上是幸福的

幸福的最基本要素是什麼?

梭倫認為幸福就是“擁有最多的東西,並把它們保持到臨終的那一天”,那麼這些“東西”究竟是什麼呢?叔本華把它們分為三大類:

第一,我是什麼?主要指人格,包括健康、理智以及教養等;

第二,我有什麼?主要指財富

第三,在他人眼中,我是什麼?主要指榮譽

毫無疑問,人格才是最重要的東西。擁有健康,並把它保持到臨終的那天,這不是最大的福事嗎?擁有智慧,並且日積月累,使它隨著年歲而增長,不也樂在其中嗎?修持德性,不為邪欲所動,擁有最多的美德,難道不是一種成功嗎?

生活猶如一出舞臺劇,人格決定了我們的演技。有些人憑藉地位、榮譽而得以扮演王侯將相,有些人則只能當小人物,但是這一切只是外表的不同而已,脫下戲服後,大家骨子裡都不過是一些對命運充滿了憂慮的可憐演員——所有人都有下臺的那一刻,誇耀自己的戲服不正是另一種沐猴而冠嗎?

一個成功的演員,最終還得依靠演技,而不是角色,生活也是如此。健全的人格才能夠保障幸福,如若一個人生性貪婪,嫉賢妒能,心狠手辣,那即使他是世上最富有的闊佬,也會感到不幸。

有些人就像螞蟻一樣殫精竭慮的斂金聚寶,他們頭腦簡單,滿口奮鬥,卻完全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奮鬥。這些人只知道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方法,卻對那個目的毫無概念。叔本華譏諷說:“這樣的一生,儘管他有著真誠執著的追求,也仍然像頭戴錐形小帽譁眾取寵的小丑一樣愚蠢。”

為擺脫貧困而奔波與為斂財而殫精竭慮一樣不幸。所以說,幸福最基本的要素乃是人格。

叔本華: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

《好了歌》: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幸福是通過修行得來的

一個人活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多半是由他的人格所造成的。人格是幸福和福祉的源泉,財富和名譽只是媒介及手段而已。獲得財富,贏得榮譽,未必感到幸福,它們只是獲得幸福的一種方法。

對於人來說,只要擁有了健康的體格、高尚的品質、傑出的才智、優雅的氣質和開朗的心境,那麼生活總會充滿著愉悅和滿足——所以說,幸福是修行得來的。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快樂視為幸福的支票,許多人放棄了快樂,把生活過得枯燥無味,充滿厭倦和痛苦,為的是豪賭到將來的“幸福”;他們糟蹋自己的健康,輕視身邊的人際,擠壓任何可以用來提升人格的時間,最終得不償失,只好聽天由命。

其實,快樂應當是幸福的路標,只有快樂才能讓我們嘗試到幸福的滋味,渴望獲得它;也只有快樂才能讓我們摸清通往幸福的路線圖,並沿著它一直走下去。如果一份工作讓你感到持續的痛苦,那麼我相信這些痛苦最終也不會積累成幸福;相反,如果某件事業使你感到快樂,那麼這些點滴的快樂最終會引導你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快樂的哲學

人生多半是痛苦的,樂觀主義者的錯誤在於對生活進行毫無根據讚揚,把它過分地理想化,他們將快樂視為人生中理所當然的事。可是人生畢竟還是不如意的多,一旦快樂沒有降臨到樂觀主義者的頭上,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受到了最大的不公,從而錯失生存的目標。那樣的話,倒不如顛倒過來的好,把人生視為對痛苦的淨化過程,痛苦才是人生的基調:人生是痛苦的,而我要在痛苦中找到快樂。

生活就像一個鐘擺,左邊是痛苦,右邊是無聊,只有中間那短暫的一刻才能讓我們享受到快樂。貧困令人感到痛苦,富裕也會使人覺得無聊。叔本華說:“處在社會底層的階級在不斷地為謀取生活必需品、為擺脫痛苦而疲於奔命,上流社會則不斷地受到厭倦情緒的侵襲。”

因貧窮而產生的痛苦還有救藥,因富有而出現的厭倦、無聊和抑鬱卻難以治療。對於前者我們只需讓他們在物質上充足即可,對於後者卻還要醫治他們的精神。

感到無聊,無非是因為精神陷入了貧乏、理智變得麻木的緣故,需要用酒色、歌舞、毒品和賭博的刺激,這些刺激又偏偏損害健康,進而破壞快樂。所以《呂氏春秋·本生》說:

貴富而不知道,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貴富之所致也。

莊周、嵇康、邵雍不好富貴,並非自命清高,誇名自大,自欺欺人,而是明瞭了養生之道、達生之術的緣故,他們知道幸福在於修行自我,而不是逐求外物。

叔本華:什麼樣的人生才算是“幸福”?

嵇康《養生論》:“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應該怎麼安排我們的生活?

叔本華認為幸福的生活並不是去追求錢財充盈,也不是去在乎他人的對我們的評價,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身外之名,都不如修行自己的人格來得實在。“保持健康,培養我們的各種能力,顯然要比一心聚斂財富的行為更明智。”要保持健康,就得拒絕一切殫精竭力,無休止的壓榨性工作,也要排斥一切短暫性的刺激;要培養能力,就得保證能夠擁有閒暇時間——“閒暇,即一個人充分享受自己意識和人格的時間,乃是生存得以休息的產物。”保持健康,獲得閒暇,是我們所需要的生活方式。

物質充足乃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是必須得多的。孔子告誡弟子“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蘇格拉底說:“那紫色的長袍和銀子的光亮,更適合戲子所求,而非我所需。”當他看到各種代售的奢侈品時,禁不住驚呼:“我不想要的東西在世界上竟然如此之多!”

人道惡盈而好謙,儘可能的保障物質充足,榮辱不驚,同時不斷地提升自我人格,並保持到臨終那一天,這便是叔本華幸福論的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