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五大体系” 全面加强专硕培养

中国医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创建的院校,是仅有的以学校名义走完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中坚持办学的院校,是我国较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学校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2年成为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通过科学构建“五大体系”,实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结合,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熟练临床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

完善选拔体系

提升生源质量

学校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严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关。一是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行业需求,招生指标分配向社会紧缺的儿科学、全科医学、精神医学等学科倾斜。二是多方施策,吸引优秀考生。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利用网站、手机客户端、现场咨询、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等渠道宣传国家、学校招生政策和我校各学科优势。设立新生奖学金,鼓励优秀考生报考学校。三是完善复试考核方案。增加现场技能操作考核,关注考生的临床实践技能与临床思维能力,实行优中选优,开通复试调剂平台提高录取效率、留住优质生源、保障考生利益。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线连年高于国家基本线,上线与录取比持续稳定提升,生源质量连年稳居各专业前列。

改革课程体系

强化综合素质

学校以课程建设为龙头,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一是重构课程体系。鼓励跨院系、教研室组建课程团队,课程设置注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医学与人文相结合,提升课程的综合性、应用性、前沿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研究能力。二是丰富教学形式。灵活采用启发式、研讨式、行为学习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业余授课、在线课程、录播课程、视频直播、MOOC、SPOC等教学形式,规培轮转期间穿插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大查房等,促进了教学互动、学用结合。三是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严格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建立开放性、竞争性的课程审查机制和多维度、立体式的评教机制,实现了教学评价与督导常态化。

强化规培体系

精进临床能力

学校按照“转变观念、配合协调、强化实践、合理分流”的基本思路,不断完善临床专硕的规培管理工作。一是推进医教协同。积极宣讲医教协同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实践要求,建立研究生管理与规培管理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探索由导师负责科研培养、临床轮转科室导师组负责临床能力培训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二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结合培养目标,制定标准化培训流程,统一组织临床岗前培训和入科前培训,在培训、检查、考核、监督等环节突出关注临床实际,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三是建立并轨专硕培养分流机制。对未能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研究生及时分流,指导研究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有力保证了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严抓培养体系

确保培养水平

学校坚持“关口前移、全程管理、多点监控”,建立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管理。严格开题答辩审核、培养中期审查、预答辩与培养终审,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予以解决,改变了以往重视终末管理、忽视过程管理的局面。二是严格把好出口关。科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和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全部学位论文均进行论文初审、论文查重、专家评阅3个环节的严格审查,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近5年有3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获评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三是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出台导师年审、新任导师岗前培训和在任导师轮训、导师分类考核等制度,切实加强导师队伍管理。

完善保障体系

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助力。一是加强规培基地管理。明确基地建设标准、运行规范、职责要求,建立基地定期评估与考核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基地给予减招、停招等处理,保障了培养平台。二是完善资助体系。每年额外投入超过300万元扩增研究生奖助学金,并另行划拨专款用于提高并轨研究生待遇,向参与临床工作的研究生每月发放不低于1200元的临床工作补助。三是加强就业指导。每年举办大型及专场就业宣讲会、招聘会百余场次,开展“研究生企业行”就业推进工作,为暂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研究生提供科研助理、临床助理、公益性岗位等过渡性就业机会,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7%以上。

中国医科大学始终走在医教协同改革前沿,坚持以红医精神培养白衣天使,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持续推进专硕培养与规范化培训深度融合,促进学生临床能力与科研素养同步提升,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