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援财务高管 转舵二三线城市 中梁上市前最后冲刺

引援财务高管 转舵二三线城市 中梁上市前最后冲刺

近日有消息披露,旭辉原CFO游思嘉、碧桂园原江苏区域财务总经理吴渊已于近期入职中梁控股。二人将分别负责公司内外的财务及融资体系的管理。此外,中梁在土地市场上持续着高歌猛进态势。业内人士分析,一边加速换仓扩张,一边对外引援打造新财务管理团队,中梁正在做最后的IPO冲刺准备。

换仓二线城市

被称为“中国唯一未上市千亿房企”的中梁地产正在做上市前最后的准备。

4月17日,中梁联合体以最高限价9.94亿元取得温州商住地块。一周前的4月11日,中梁首次落子贵阳,选择进入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拿地。而在此前不长时间里,中梁刚刚先后进驻合肥、重庆、西安、天津等城市拿地。算上稍微早些时候中梁进驻的沈阳、青岛、大连等城市,中梁年内布局城市数量超过10个。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城市是中梁首次进入。此外,从这些新布局城市来看,基本以二线城市为主,与之前素有小碧桂园之称的中梁广泛布局三四线城市、高周转策略相比,当前中梁在布局上的换仓思路明显。

对此,中梁方面表示,自2016年公司将总部搬迁至上海后,便迈出了全国化布局的步伐,在三四线之外,积极拓展重点一二线市场。推行“全结构布局”的投资策略,公司以全周期为轴,踏准每个周期下的细分结构机会,优先布局一二线及三线主城、四线核心区域,通过全地域覆盖有效降低市场风险。

易居智库市场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单一布局会导致抗风险性变弱,也不利于业绩的稳定可持续增长,房企布局应该适当投入资金到一二线城市,过多放在某一个板块和区域容易带来风险。对一家千亿级房企而言,均衡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财务团队入驻

投资布局之外,在管理团队的建设上,中梁也在加速。

近日有消息披露,旭辉原CFO游思嘉、碧桂园原江苏区域财务总经理吴渊已于近期入职中梁控股,二人职位均为副总裁,该消息得到中梁方面的证实。据了解,游思嘉在今年初入职,主要负责中梁上市工作,未来负责企业上市后的境外发债工作;而去年就已入职的吴渊工作则是梳理中梁的财务体系,统筹资金运营、财务中心等。

实际上,中梁在财务线条上的人事安排一直备受关注。此前两任CFO均在履职后短时间内离职。其中,去年5月,也就是中梁地产启动IPO后不久,公司CFO罗俊辞职的消息便传出,而罗俊正是中梁地产IPO的操盘手。

在行业人士看来,全速前进中的中梁地产,需要一位极赋财技的管理者来解决扩张中的杠杆、融资乃至上市、低成本融资渠道开拓等一系列问题。罗俊的离职令中梁的IPO进程曾一度蒙上阴影。

从时间上来看,从当初市场曝出罗俊辞职到如今以游思嘉、吴渊为代表的新财务团队入驻,已接近一年时间,公司CFO一职一直处于空缺状态。截至目前,中梁地产IPO进程几乎并未有任何新的消息披露。

外界预测,此番中梁引入两位拥有丰富履历的财务领域高管,显示出渴望推动中梁上市、并为后续公司的融资和财务管控的稳定性增添砝码的思路。

规模化的新课题

一位相关人士分析,地产行业从业难度也在加大,中小房企要么快速规模化,要么被淘汰。

此前,中梁地产曾提出2021年实现1000亿元销售额。但有消息称,公司在内部实际上提出了2021年实现3000亿元的“超级目标”。但该说法尚未被中梁方面证实。

快速扩张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当前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尤其是低成本融资渠道,其中通过上市才能够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去发展。

中梁方面表示,当前公司营运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物业销售及销售所得的款项、银行贷款、信托融资与资产管理安排及其他融资以及非控股股东的资本贡献。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多样化、多结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但不具备公开融资平台依旧是中梁的痛点。在销售额排名前30强房企中,未上市房企极少,中梁地产迫切之心可想而知。

需要注意的是扩张与财务安全之间的平衡。一位楼市观察人士指出,在敲开资本市场大门之前实现更大规模投资,以实现更高估值和股价水平,并且对外展示其投资布局的合理性,的确是中梁对外讲述资本故事时需要准备的重要功课,但中梁也需要警惕高负债率带来的风险。

2015年和2016年,中梁的净负债率分别达到1335%和1790%,2017年这一数字降至339.5%,2018年上半年再次降至44.6%。但从当前拿地扩张速度上来看,负债有进一步回升的可能。

2019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新增货值TOP100榜单显示,前3个月,中梁在拿地榜单上,以308亿元的拿地总额排名高居17位,紧随中海之后,甚至超过保利、金地、绿城、世茂、中铁等众多千亿级上市房企拿地总金额。

此外,从融资成本看,由于过于依赖信托融资,融资成本仍处业内较高水平。

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中梁近来在改变布局单一问题上虽有改善,但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区别较大,投资压力、产品品质都要求更高,竞争也更激烈,短期内大规模进驻从未涉足城市或许会面临水土不服之虞,甚至对企业管理平台也是个挑战。

对此,中梁方面表示,公司的治理架构得益于引入日本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管理体系。阿米巴管理体系是将业务集团分成若干个小的业务组织,每个单位组织独立核算,提倡全体员工参与经营,享有足够的自主权。中梁形成了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等多级管控架构,总部充分向区域授权,各个区域作为经营主体自主经营,积极性被极大激活,可支持公司的快速拓展及演化。

但中交房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周济表示,目前一些企业采用阿米巴管理体系产生了效果,但该体系适合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企业一旦做大就未必适合,大企业需要把人的底线和红线框起来,情怀和责任同样重要。

往期精彩回顾

2018年房企年报盘点

现金流|标杆房企现金流回升 偿债高峰期下的负债考量

土储|行业下行期 房企的粮草储备战

架构|控风险 开发商平台架构调整不停

规模|房企千亿之惑:加速or放慢

降速|大佬主动降速 房企规模论微调

利润|低成本高周转 房企的利润进阶术

转型|大手笔投入与断臂纠错 房企转型众生相

北京二手房3月签约量破1.6万套 “小阳春”能否持续?

限竞产品上市迎老牌降价反击 北京别墅市场上演遭遇战

首创的难题:销售未满、千亿延期

商报看盘

销冠背后:西城天铸户型槽点多

遭限竞房夹击 中海寰宇天下能否卫冕销冠

北京3·26商办新政两周年特别报道I-IV

一个商办购房者的720天

限购两周年:新房小户型回温 二手房冬眠

折价和违规 商办开发商的无奈

限购两年 商办去哪

破题中国版REITs 税收中性或可行

北京楼市回暖调查I-III

霄云路8号真假提价

访客增多 价格未动 北京二手房活跃度上升

丰台小瓦窑双盘入市搅热区域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