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近日看到一条热议新闻称,现如今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2.5亿,平均每年增加8000多万老龄人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养老问题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中国新闻网微博截图

提起中国的中老年人你首先想到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广场舞?唠叨?带孩子?保健品?……细想下来似乎都不是什么好的联想。

有很多网友们称,现在最怕的就是上班时接到家里的电话,会下意识心头一颤,害怕父母出什么意外。

也有很多朋友这样说,他们更怕下班后接到家里的电话,无休无止的唠叨,陈年旧事翻来覆去,不是催婚催生,就是考编制。

他说,“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我更希望他们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是围着我转。”

确实,那些公益片、影视剧经常为我们营造出这样的场景:空荡阴暗的房间里,父母孤单地望着一大桌“满汉全席”……似乎父母的生活里没了我们,也就没了意义。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图片源自影视剧照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说,希望他们老了以后,能够甩开一切沉重的包袱,拿着退休金和三五好友搬进老年公寓,时不时来一个“小轰趴”,轻松又自在,过不一样的老年生活。

但是对于父母们来说,这种想法简直堪称“大逆不道”。明明现在家庭殷实富裕,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不同往日,他们却仍然古板守旧,只想围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完成年轻时未能实现的“葛优瘫”,把保健品当糖吃,把带孩子当“乐子”。

老了一定要和儿女住吗?

前几日,湖南卫视文化教育类节目《我们的师父》开播,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著名老艺术家牛犇一出场,很多观众的心瞬间变得湿润,大家都十分好奇这位一生拿奖无数的老前辈,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综艺《我们的师父》截图

84岁的牛犇老师没有选择和儿女们住在一起,而是独自居住在配套设施齐全的老年公寓。窗明几净的单人公寓就好像普通人家一样,公寓大楼内的娱乐休闲设施能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让父母住养老院是一种“不孝顺”、“丢人”的行为。但其实,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不应该只和子女们捆绑在一起,他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朋友和独立的生活空间,而不是“独守空房”,成为一个思想上的“空巢老人”。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综艺《我们的师父》截图

原来老年人也可以这么酷!

其实像牛犇老师一样拥有这种新潮养老观的老年人还有很多。这些老爷爷老奶奶们虽然年纪统统都在60+,但却个个活得比年轻人还酷、还有趣。

比如,最近一位80岁的韩国老奶奶就凭借吃播成了直播界年纪最大的“网红”,萌萌哒的样子更是收获了近16万粉丝。瞧瞧老奶奶看到陌生零食时的模样,活脱脱得像个炫耀新玩具的小孩。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我们经常在网络上戏称那些跟不上潮流的人为“老年人”,似乎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年人就应该是土里土气、行动迟缓的样子。

但其实老年人一样可以活的很酷,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让生活永远充满乐趣。不要让年龄限制了人生的多样性,时间也许会在我们的容颜上雕刻岁月的痕迹,但它永远无法掌握我们年轻鲜活的灵魂!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人生没有太晚,没有人可以阻止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总是会听到身边的老年人说这样的话:“我老了,还有几天活头,凑合过吧……”

“凑合”似乎成了老年生活的标配选择,每当你劝诫他们重拾年轻时的爱好和梦想时,他们总会用这个借口搪塞过去。

但老了,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吗?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著名“网红”王德顺老人一生传奇无数:24岁做话剧演员,44岁学英语,49岁北漂研究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练腹肌,78岁骑摩托,79岁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他一夜爆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模特。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2017年,70岁高龄的韩彬奶奶,满头银发,自信地走在纽约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将东方女性的温婉和坚韧展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我们肌肉男神梁钰祥,61岁的他一身“腱子肉”,曾驾车穿越欧亚大陆,并多次参加环国内顶级拉力赛。

自信模糊了他们年龄,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这些“夕阳红”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老年人也可以活得精彩!”

“怡儿弄孙”不应该成为老年人的唯一选择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一个国家,在那里你会发现不管哪行哪业,几乎都能看到在忙于为社区、为社会做公共服务的老年人。

住宅小区的保安是60岁以上的大爷;机场大巴搬运箱子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酒店的卫生清扫员很多是五六十岁的阿姨;就连开出租车的司机也都是头发花白的叔叔阿姨们。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与中国那些一大早就忙忙碌碌“怡儿弄孙”的大爷大妈相比,似乎有点不太一样。难道是他们的子女不孝顺?社会福利不好?经济压力大?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图片源自新华社

不,都不是。是他们敢于挣脱禁锢,不想再过按部就班、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日子。他们想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做年轻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为自己而活,让退休后的生命变得有价值。

退休不应该是与社会脱节,或如苏大强一般懒散的瘫在家里,或围着孩子家长里短喋喋不休。退休应该是以一种更自在、更有趣的方式重新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图片源自微博@马里奥小黄

反观我们身边的这些中老年人,他们怕花钱、怕接触新鲜事物、怕和别人不一样。旅游?健身?……这些在他们眼里统统等于浪费钱,他们宁愿省吃俭用,拿着“棺材本儿”买着对身体毫无用处的保健品。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小品《“儿子”来了》截图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这样真的对吗?他们这一生为父母活,为子女活,却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妇女节当天,pipa酱的一段谈话视频火遍朋友圈,身边的朋友们纷纷说,“真想让我爸妈看看,这就是我一直想跟他们说的话。”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图片源自网络

之所以“想”而不是付出行动,其实怕父母误解成做儿女的不孝顺,嫌父母是累赘,不想关心孝敬父母……更怕父母误解后,引来一大堆不必要的争吵。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图片源自网络

两种新旧观念发生碰撞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希望父母们能认真的重新思考接下来的人生。

迈出人生第一步,懂得为自己投资

其实新养老观并不难实现,只要不“宅”在家里,经常锻炼身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常和三五好友一起游山玩水,并且有自己专属的空间就可以了。

老人们总说要为儿女减负,但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父母从来不是我们的负担。我们只是希望父母们能勇敢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想得开,懂得为自己投资,为自己的吃喝玩乐投资。

当个享受生活的“新”老人吧,抓住当下,全心全意地享受现在,找回你们年轻时的精气神儿和自信,让简单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如果你不能为生活增加日子,那就为日子增添生命吧!”

面前是孙子,身后是房子…中国老人,你的眼界为什么这么窄!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