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俄罗斯、德国驻华大使逛天津,“渤海明珠”名不虚传

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

这里不仅有现在,也有未来

“这里不仅有现在,也有未来。”刚到天津,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就四处逛了逛:“1979年我第一次来天津,如今40年过去了,感觉好像走进了一个新世界。”

要闻|俄罗斯、德国驻华大使逛天津,“渤海明珠”名不虚传

俄罗斯大使参观天津规划展览馆了解天津建设。

参观完天津市规划展览馆,杰尼索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天津不仅是一个现代的都市,更是一座绿色的城市,看天津地图感觉有一半都是绿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天津实现了。”

来过很多次天津的杰尼索夫,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一起乘高铁来天津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很多人在电视上看到普京总统包狗不理包子,都问我‘狗不理包子是不是狗肉饺子?’”他笑着说。

对天津风土人情充满好奇的杰尼索夫,看到意式风情区一个煎饼馃子摊儿前排起了“长龙”,他专门到窗口仔细观看“生产流程”。“尝尝吧,很好吃”,一个60多岁的大娘笑着说。“嗯,下次一定好好品尝。”杰尼索夫用流利的中文回答。走到“飞狮许愿池”附近,他又从兜里掏出硬币投了进去:“我希望还能再来天津。”

俄罗斯大使参观天津意式风情街,了解天津煎饼果子小吃文化。

下午,杰尼索夫又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他以《中俄建交70周年与两国关系展望》为题,为师生们做了一场精彩讲座。“如今,中俄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全部划定,成为世界上最和平的边界线之一”“现在掌握俄语的中国人和会说汉语的俄国人越来越多了,正如大家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爱拼才会赢,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推动两国关系蓬勃迅速发展”……风趣幽默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引起强烈共鸣。

作为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守望相助的好朋友、精诚合作的好伙伴,俄罗斯一直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而天津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提起与天津的经贸往来,杰尼索夫将之定义为“成功模式”。“中蒙俄经济通道的起点是天津,终点是俄罗斯,这条通道非常有潜力,也非常有前景。如今,我们也一直积极开展密切合作,比如在经贸往来、液化天然气、粮食煤炭等方面。”他说:“俄罗斯人都知道,天津具有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我希望咱们可以将合作扩大到高科技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临别之际,杰尼索夫依依不舍:“天津这颗渤海明珠名副其实,有机会我还会再到天津走一走、看一看。”

要闻|俄罗斯、德国驻华大使逛天津,“渤海明珠”名不虚传

俄罗斯大使参观天津意式风情街,在飞狮喷泉前扔下硬币许愿希望再来天津。

要闻|俄罗斯、德国驻华大使逛天津,“渤海明珠”名不虚传

德国驻华大使葛策:

希望更多德国中小企业走进天津

“漫步五大道,如同来到英伦小镇……”听完五大道义务讲解员张振东的讲解,德国驻华大使葛策连连点头:“了解得深入,讲解得细致,让我印象深刻。”

规划展览馆、意式风情区、五大道……整整一上午的参观,让葛策对天津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天津的建筑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现代的时尚感,这也是这座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气质。”

要闻|俄罗斯、德国驻华大使逛天津,“渤海明珠”名不虚传

德国大使参观天津意式风情街。

下午,葛策又来到了位于海河教育园区的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整个校园,春花烂漫。一串串海棠,随着微风在树枝上“跳舞”。“校园太美了,如果我是这里的学生,我会觉得特别幸福。”站在海棠树下,葛策说。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应用技术教育本科层次大学,也是中德两国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在校史馆,看见学校还珍藏着上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赠送给学校的设备、零件、教材和黑板等实物时,葛策惊讶地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还能保存得这么完好。”

要闻|俄罗斯、德国驻华大使逛天津,“渤海明珠”名不虚传

德国大使参观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物流VR实验室、智慧供应链创新实验室、航空航天特种加工工艺技术中心、光机电信息一体化共性技术实验室、机器人应用综合实验室……每到一处,葛策都极其认真地听着学校专业老师的介绍。在德玛吉数控加工中心,他还收到了学生们送来的一份特殊的礼物——鲁班锁。当得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把鲁班锁作为“国礼”赠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后,葛策笑着说:“这个礼物太‘重’了。”

在汽车诊断实训中心,葛策见到了正在给老师们讲解汽车理论的德国专家奥尔曼。“在这里生活还习惯吗?”“每周要上几次课?”两个人像老朋友一样唠起了家常。“中国的技术很先进,这里的学生也非常能吃苦,大家都在追求 ‘工匠精神’。”听着奥尔曼的介绍,葛策说:“这里的设备的确非常先进,作为学校,我们就要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科技,最先进的设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进入企业后,才能直接上岗,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所在。”

30年前,天津学习德国,把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模式“照搬”回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津已经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去年,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在柬埔寨建设成立了鲁班工坊,把包括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在内的优秀职业教育成果与世界分享。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葛策说,中国与德国都愿意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与服务,中国技术发展得很快,通过鲁班工坊为更多国家提供技能培训,这个模式非常好。

谈起未来,葛策充满期待:“天津在未来的发展有三个重点: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在这三个领域,德国也有一定的优势,我希望可以在这三个领域促成德国与天津的合作。目前,天津有200多家德国企业,这里面有包括大众汽车、西门子等在内的不少大型企业。未来,除了这样的知名企业,我也希望德国有更多中小企业走进天津,开展合作。”

海河传媒中心今晚报事业部出品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