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靠造船致富的人很多,凭什么他赚得最多?

湘阴靠造船致富的人很多,凭什么他赚得最多?

早在18岁,周云辉就是岭北造船厂的一名员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乡镇企业这条“小船”几经风浪颠簸黯然消失,他只好作别家乡,前往武汉、长沙等地大型造船厂继续儿时的“造船梦”。2010年,周云辉带着技术和资金毅然返乡,承包经营改制后的 “湘南船厂”,硬是将这家传统造船厂复兴起来:700人的就业,就在家门口解决,年人均6万元的薪酬;每年200万元的税收,为国家和地方作贡献。

随着船厂效益的回升,周云辉开始思量反哺家乡的养育之恩。每年春节,他都要去敬老院递送“压岁钱”;船厂周边哪家学子考上大学,他都要道喜送学费;村里建机埠、架路灯,硬化道路、整修水渠,他都慷慨捐资……几年来,周云辉为家乡的捐献累计达30余万元。

“周老板回家不仅是造船,更是为家乡造福。”谈及周云辉,父老乡亲都交口称赞。2014年,他组织一个18人的爱心民营企业家团队,投身教育扶贫。三年来,这个团队先后在7个学校开展帮扶,建立长期“一对一”的帮扶30对,捐资捐物已超过100万元,帮助30多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顺利上学。每年县总工会的金秋助学和岭北镇的尊师重教活动,他都热心参与,个人一对一帮扶学生9个,捐献爱心助学钱物10万元。

“周总不仅是送钱送物,同时给我们谈心交心,增添脱贫的信心力量。”岭北镇一受助家庭夫妻不和,放松对子女的管教,周云辉给予经济上帮扶的同时,总抽时间给他家人“上课”,开始“家和万事兴”的这家子对周云辉有说不出的感激。

连续两年的湘江特大洪水,都让他的船厂遭灾受损。防汛抗洪期间,他都前往各指挥所送去慰问物资,并亲率工友义务巡堤查险。汛期过后,上游夹带下来的漂浮垃圾污染着母亲河,刺痛着周云辉的眼和心。通过与相关部门对接,他拿出了一套自己注资运营的公益性垃圾处理方案。当选县人大代表后,他更是积极建言献策,群众关注度高的水电路建设、用水用电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他都能及时提交,促推了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实。

县“两会”召开在即,周云辉一边筹划着年关前到贫困户、敬老院再一次进行慰问帮助,一边抓紧走访群众搜集民意。“一定要把群众的声音带上去,决不辜负选民的信任。”这就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一位公益达人的胸怀。

湘阴周刊讯(记者 刘海军)2017-12-23


“家和万事兴”,周云辉认为,要想富裕首先要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刘冬阳原是一名普通的村民,他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精力过问家务,不仅成了当地的贫困户,而且家庭也面临破裂的危机,在周云辉的帮助下,他从外地回到了家,踏踏实实在家乡开了一家铝合金门店,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不仅早早脱了贫,而且在周云辉的建议下,他还决定将自己的铝合金门窗店扩大规模。像帮助刘冬阳一样,周云辉用自己的爱心和坚持,帮助了许多困难家庭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希望。

“扶贫先扶智”,周云辉不仅帮助有能力脱贫的贫困家庭重拾了希望和信心,而且他还十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从2008年开始,他坚持每年去敬老院看望慰问孤寡老人,每年默默救助帮扶10多户大病、特困家庭。组织了一个18人的有爱心的民营企业家团队,同时,他积极响应各级政府的公益活动,连续助力2014至2017年湘阴总工会金秋助学行动和岭北镇尊师重教活动。

今年47岁的李淑纯是周云辉的帮扶对象之一,四年前,她的丈夫因一起事故丧失劳动能力,而她也身患多种疾病,一家四口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她的两个女儿也不得不面对失学的窘境。在周云辉的大力帮助下,这对姐妹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如今,李淑纯的大女儿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二女儿现在在读初中,成绩名列前茅。周云辉对她说,你家的苦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两个女儿都这么有出息,将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在做好扶贫帮困的同时,周云辉还积极履行作为人大代表的义务和职责,在每一次人大代表会议、活动中,他积极建言献策,群众关注度高的水电路建设、用水用电安全、环境保护等等,他总是会提交大会或主席团讨论研究,积极为民代言。

来源:湘阴县政府 发布时间:2017-12-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