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新闢、調整5條公交線路實現景區間全覆蓋

連雲新闢、調整5條公交線路實現景區間全覆蓋

隨著氣溫回升,海濱旅遊旺季即將拉開帷幕。記者從連雲區獲悉,目前,涵蓋區內包括連雲新城、海上雲臺山、高公島、連島以及連雲港老街等核心景區的公共交通已經調整到位,也就是說,遊客可乘坐公共交通直接抵達另一個景區而無需換乘。

旅遊交通成瓶頸 亟待打破

隨著連雲區全域旅遊創建的深入推進,來連雲區旅遊的遊客不斷增加,對連雲區公共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連雲區不斷對東部城區公交線網布局進行優化,尤其是公交35路、遊3路、遊5路、遊6路、B3路等旅遊線路不斷拓展,使市民休閒出行更加便捷、順暢,有效促進了連雲區旅遊產業發展。然而,由於這些線路都是單一的點對點連接,相互之間缺乏有效佈局、統籌銜接,還不能更好地滿足遊客全域旅遊的出行需求。

例如,連島浴場與連雲古鎮、海上雲臺山景區之間因缺乏連接,造成在連島浴場遊玩的乘客無法快捷到達連雲古鎮和海上雲臺山,遊客的旅遊體驗和意願因此大打折扣,同時給景區推介和影響力的提升也設置了無形障礙。因此,提升城市旅遊交通服務品質,實現景區之間有效連接,提升遊客的旅遊體驗,全域旅遊公交優化、完善的意義重大。

按全域旅遊思路

景區實現公交全覆蓋

為了進一步發揮公共交通對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打造“便捷、順暢、文明、安全、綠色”的旅遊環境,有效實現全域景區融合聯通,依據連雲區現有公交網絡佈局,經廣泛調研,連雲區和運管部門多次調研,在市公交公司的積極配合下打造“一主兩次N站”集散中心旅遊公交體系。即以墟溝火車站旅遊集散中心為主中心,國展中心集散中心、連雲古鎮集散中心為次中心,集連島、宿城、高公島、連雲新城等若干個具有自身特色的旅遊服務驛站於一體,實現景區聯通和遊客的高效集散。

此次公交線路優化調整中,新開通遊10路、遊11路、38路3條旅遊公交線路,並對原有的33路(優化後線路更名為遊12路)、B20路2條公交線路進行了優化調整,共增加128班次公交車,覆蓋連雲區連雲新城、連島浴場、連雲古鎮、海上雲臺山、高公島五個旅遊景點,快速有效地把海州主城區、連雲新城、連島景區、連雲港老街、海上雲臺山等景區、景點串聯起來,從而實現景區之間的互聯互通,提高遊客的旅遊體驗和旅遊意願。

不僅如此,為了提升全域旅遊品質,連雲區還將在旅遊公交車廂內外設置各景區、景點的主題展示,配備旅遊導乘圖、免費雨傘等物品,同時對旅遊公交駕駛員進行培訓,引導駕駛員充分參與,兼任旅遊導乘員,不斷提升旅遊服務質量,全面打造精品旅遊線路品牌,深入推進全域旅遊創建。

一、新闢線路

(一)38路

首站:墟溝火車站 末站:連雲新城公交首末站

線路走向:自墟溝火車站經中山中路、海棠中路、中華西路、平山北路、金海大道至連雲新城公交首末站

(二)遊10路

首站:蘇州外國語學校 末站:連島浴場

線路走向:自蘇州外國語學校經金海大道、新光北路、寧波路、大連路、海濱大道、西大堤、連島北路至連島浴場

(三)遊11路

首站:海上雲臺山 末站:連島浴場

線路走向:自海上雲臺山經雲臺山隧道、中山東路、海濱大道、西大堤、連島北路至連島浴場

二、優化調整線路

(四)遊12路

首站:海上雲臺山 末站:柳河

線路走向:自海上雲臺山經雲臺山隧道、海濱大道、連高路至高公島柳河

(五)B20路

首站:體育中心

末站:連雲區政府

線路走向:自體育中心經花果山大道、黃海大道、匯海路、天津路、新光北路、海濱大道至連雲區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