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现在幼儿园真的都不教知识,开始“纯玩”了吗?

刚刚过去的18年底,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对于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幼儿园就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爸爸妈妈当然也想让孩子开心快乐地过童年。

可是真的啥也不学了,整天就是玩,自家孩子会不会落后别人家孩子啊?比如下面这个妈妈的担心: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今天就来解析一下,幼儿园为啥要“纯玩”?

玩和学真是彼此对立,水火不容吗?

咱们中国人提倡头悬梁、锥刺股的寒窗苦读精神,一度觉得“游戏”会妨碍孩子的学习,所以要学,就最好别玩。

但事实上呢?玩游戏,也是要学习的

每个宝宝生来就会玩游戏吗?不是的!

游戏是通过学习,才逐渐发展、成熟的行为。因此,也可以说,孩子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 举个例子:

小宝宝躺在婴儿床上,小手偶尔碰到了一条绳子,于是小床上方那个和绳子连着的玩具就叮叮当当响了起来,

这个现象引起了宝宝的注意,他很严肃地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多次以后,宝宝就把自己的动作、绳子、以及玩具的摇动、声响联系起来了。

这时,宝宝的表情就显得很轻松愉快,他一次又一次地故意去碰绳子,想让玩具响起来,游戏就发生了。

由此可见,游戏同样需要学习,游戏的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从出生开始,宝宝从游戏中学到了啥?

每个妈妈一定都有这样的体验:抱着小宝宝,宝宝的任何表情变化都让妈妈欣喜异常。妈妈会立刻模仿孩子的动作,追随孩子的反应。

比如孩子吐吐舌头,我们也跟着吐吐舌头。我们的模仿,也反过来成为宝宝的榜样,宝宝又跟着我们学……

这样循环往复,不就是社交的基本框架吗:共同参与、等待、轮流、重复。

而且,每个妈妈跟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一定都不自觉地包含了下面几个要素:

1、身体接触;

2、眼神交流;

3、微笑;

4、谈话;

5、简单而重复的歌谣;

6、仪式化的重复动作;

7、速度中等、有节奏感的动作等。

这些因素,也让孩子学习到了——合作,而非竞争。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到了幼儿园,如何通过“玩游戏”来“学习”?

爸爸妈妈都比较熟悉坐在课堂听讲这样的学习方式。

但这样的方式,对大孩子、成年也是比较合适,但对于年幼的孩子,却是很不合适的。

让孩子在玩5分钟的学习效果,可能远远超过30分钟的静坐听讲。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表格: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从这张表格,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游戏比听课,更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对于孩子来说,“听讲”实在是太抽象了。而通过实际的活动、游戏,获得的直接感性经验,才能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

而且,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听讲”这种整齐划一的方式,肯定更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特别需求。

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孩子没兴趣,那孩子难免会给自己找点“小刺激”来获得自我满足,比如做小动作、说话、跟小伙伴嬉戏……

这样一来,孩子又难逃老师和家长的责怪:

“你就是贪玩不爱学习!”

孩子只是不能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却因此被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多委屈啊?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让孩子在幼年好好玩游戏,才是今后好好学习的基础。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如何帮孩子好好玩?

1、允许孩子玩自发游戏

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绝对不是你给她设计好了,教给她玩的。他更喜欢那种自己发展起来的游戏。

比如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在自由活动,他们在空地跑来跑去,看见一个洞,过去用手指抠半天,看见一个小东西,扔下去捡起来玩半天,等等等等。这种看似荒谬,重复地做法,其实是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源泉。

2、学会适当干预

适当的干预,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不仅能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爸爸妈妈、老师的支持,也能拉近彼此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而且,在大人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对孩子的影响也悄然发生了。成人对游戏适当的指导,能帮孩子从当前的经验中,学习和获得新的知识技能。

干预之前,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更恰当的参与孩子的游戏:

1、孩子在干嘛?我有必要干预吗?

2、我的干预会影响或打断孩子的游戏吗?

3、会抑制孩子的独立探索吗?

4、会丰富孩子的游戏经验和学习吗?

5、如果我不干预,会怎么样?

6、干预和不干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我们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代替孩子完成任务

这样看来,“适当的干预孩子的游戏”好像挺不容易做到的吧?

由此可见,让孩子“纯玩”,并不是把教育的要求降低了,反而是为了孩子能接受到更好、更适合的教育,在游戏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而对老师,对父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幼儿园不教计算、识字……孩子真的零起点入学?

不像小学生“听课”那样教,并不代表孩子就不能学习到数学、文字了。

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好的启蒙教育,都已经把这些知识

渗透在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孩子的早期数学技能中,有一部分是在上学之前就具备了。

看看下面这些和孩子玩耍时的对话

玩具小狗有几只眼睛?小蜘蛛有几条腿?

数一数刚刚我们爬的楼梯有多少级?

宝宝碗里的米饭多,还是爸爸碗里的米饭多?

这个玩耍的过程,已经帮助孩子构建出数字概念和对数量的理解。

再比如:

1、看,宝宝有1、2、3块,妈妈有1、2 块,现在妈妈也有1、2、3块,就跟宝宝一样了。

2、宝宝吃了2片小饼干,现在你还剩下1、2片小饼干了。

3、哥哥给了你一辆小汽车,现在哥哥还剩下一辆小汽车了。

这已经是早期加法和减法,帮孩子观察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还有:

1、这只狗好大啊,那只狗很小哦。

2、今天宝宝推小汽车好快

3、今天太阳出来了,天气很热,我们穿短裤吧。

4、爸爸背的包好重啊,宝宝背的包轻一点。

这些词汇有助于孩子认识长度、重量、速度、体温等测量概念。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 再说说语文。

即便不刻意地,让3、4岁的孩子像小学生那样在坐着学写字,年幼的孩子对语言、文字也不是完全陌生的。

比较有教育意识的爸爸妈妈,一定不会否认故事、绘本、亲子阅读在早期教育中的重要性。

从宝宝六个月大,就可以开始亲子阅读了。从布书、硬纸板洞洞书、到纸质的绘本、到文字更多的故事……

对孩子来说,书就是玩具、读书就是玩耍的过程。

阅读并不只是坐在那里看书,看一种类型的书。不论是从阅读内容上来说,还是阅读方式来说,都是可以更丰富的

比如:

妈妈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也可以给妈妈讲故事;

除了听故事,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和玩具手偶们一起表演故事;

在熟悉的故事的基础上上,你们一起改编了新故事……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调整、重新组织语言,这对于孩子的语言、逻辑、表达、想象力都特别有帮助。

而且,孩子未来的识字能力,也始于对书籍的热爱和兴趣

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尽管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读图,但是渐渐地会开始对字有兴趣。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看书的封面,教孩子把书名念出来。

书名很短,也方便记忆。下次要读书的时候,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找,大声地告诉爸爸妈妈:

今天想读哪本书啊?叫什么名字啊?

对于那些已经看了好多遍,孩子都烂熟于心的书,我们可以适当地指着文字,做一些点读。

久而久之,那些反复出现的字和词汇,每次出现的时候孩子自己就能找出来。

然后就可以鼓励孩子去一些大部头书里,找找他熟悉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孩子找完一本大部头书,就仿佛看完了一样,特别有成就感,以后真正看起大部头书来,也不会对孩子阅读造成恐惧。

幼儿园不教计算、写字了,”纯玩“到底能学啥?看完你就明白

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就是靠阅读,阅读可以说是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能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培养好孩子的阅读能力,上小学也不用太担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