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農村電商服務站已覆蓋浙江68.2%的行政村

“白牆黑瓦的民居鱗次櫛比,村頭竹林搖曳,小河潺潺,村中,由中老年人組成的排舞隊正跳得熱鬧……”這是淳安下姜村的一幅畫面。從貧窮落後的小山村到綠水青山、文明和諧的富裕村,下姜村儼然成了浙江鄉村振興的代言人。

其實這樣的村,在浙江還有很多。昨天,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浙江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已於日前印發實施。會上還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發展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去年浙江鄉村發展得怎麼樣?未來還有哪些舉措?會上都有詳細介紹。

2018年我省鄉村新產業蓬勃發展

農村電商服務站覆蓋68.2%的行政村

去年是我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三農”發展喜事連連,農民群眾創業創新、收穫滿滿。

比如,鄉村旅遊、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生產服務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成長。去年,共推選省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100條;累計建成農家樂休閒旅遊特色村(民宿集聚村)1162個;全年接待遊客4.0億人次,營業總收入427.7億元、增長20.9%。網絡零售額超過千萬的電子商務專業村 1253個、鎮130個,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新增農村電商服務站1452個,累計1.8萬個,覆蓋68.2%的行政村。同時,隨著農家小吃振興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各地農家小吃美食節活動異彩紛呈,縉雲燒餅銷售額突破18億元,義烏紅糖、龍游發糕等鄉村非遺產品銷售漸旺。

當然,對於老百姓來說,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收入。根據《報告》,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4%,為“十三五”以來的最快年度增速,服務性消費支出快速增長,消費升級步伐加快。

浙江分四步實施鄉村振興

數字農業將得到大力發展

未來幾年,浙江鄉村振興之路該怎麼走?

《規劃》確立了分四步走的階段目標。到2020年,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廣大農村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高質量完成鄉村振興示範省建設任務,新時代美麗鄉村基本建成,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遠景展望到2035年,鄉村全面振興,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到2050年,更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達到農業發達國家先進水平。

重點工作涵蓋七個方面,包括經濟、生態、文化等。

未來,數字農業將得到更深入的發展。計劃到2022年,建成5個全國農業信息化示範基地、5個省級智慧農機試驗示範區,全省建成30個大型數字化牧場。

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也要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到2022年,全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人次、營業收入分別達到3.8億人次以上和600億元以上。同時,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精品線路,並實施浙江鄉村旅遊國際推廣活動。

我省還將通過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完善惠農利益聯結機制等方式,實現2022年低收入農戶最低收入水平達到年人均90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