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發行3.5年期美元債 促融資成本降低債務結構獲優化

本報記者 謝誠

4月18日,融信中國(3301.HK)發佈公告稱,成功發行2億美元、票息8.75%,年期3.5年的優先票據。該筆票據為融信中國上市以來發行的年期最長、利率最低的美元優先票據。

據瞭解,市場對這次票據發行反映熱烈,有多家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參加,獲得超過180個投資者賬戶參與認購,峰值訂單超過32億美元,16倍覆蓋,為近期覆蓋倍數最高的內房高收益美元債。這反映出公司在資本市場夯實的融資能力,也反映了市場對融信持續優化資本結構、穩步去槓桿策略的認可。

融信中國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前期穩步去槓桿措施的成效開始顯現,獲得國際評級機構及資本市場的肯定。展望未來,仍將持續優化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並拓展境內外多元化融資渠道,務求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融資成本降低,債務久期延長

梳理融信近年來的融資動作,記者注意到,這次發行的優先票據是融信中國上市以來發行的年期最長、利率最低的美元優先票據。從2018年以來的情況來看,融信中國美元債融資呈現成本逐漸降低、久期合理拉長、債務結構不斷優化的趨勢。

在早前的2019年2月25日和2月19日,融信分別發行了一筆3億美元、年期3年和一筆2.07762億美元、年期2.5年的優先票據。時間推回到2018年,融信曾發行一筆年期2年的優先票據,該筆票據後期共有3次增發,期限從1.5年到2年不等。

從債券的年期來看,融信中國美元債的久期逐步拉長。而本次3.5年期的債券實際發行利率為8.75%,也顯示企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

另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發行年期較長、成本較低的新票據,融信中國還通過債務置換的方式來適度延長債務久期、優化債務結構。

同在今年2月19日,融信中國將前述2018年發行、2021年到期的8.25%優先票據中未償付的票據提出交換要約。截至交換截止時間,3.9億美元的舊票據根據交換要約有效地呈交以作交換。

具體來看,前述8.25%優先票據經3次增發後,包含2020年投資者回售權的債券未償還金額為8億美元。通過美元債交換要約,融信中國成功攤平其美元優先無抵押債券的到期結構:將8億美元債券Ronshine8.2502/01/21(2020年2月1日可回售)的近半本金額轉換為2021年8月到期的Ronshine11.2508/22/21,減輕了債券集中到期的壓力。

該次交換要約獲得了資本市場以及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以下簡稱“標普”)的認可,標普在報告中表示,“本次交換要約可以攤平其美元優先無抵押債券的到期結構。我們認為此舉是該公司對債務到期結構的主動管理,對其信用狀況有利”。

穩步降槓桿,評級獲大幅提升

除了在融資端持續降低成本、優化債務結構,融信開年來的資本動作還包含一次股權融資。根據公司4月4日的公告,公司按每股10.95港元配售最多1.08億股現有股份。此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將約11.77億港元,將用作公司發展目的及作為集團的一般營運資金。

這也是融信自上市以來的第三次配售,當日獲得獲得市場熱烈反響,獲7倍超額認購,反映出資本市場對融信中國業務策略及發展前景的高度肯定。同時,市場熱捧也意味著當前融信中國的估值水平於投資者而言具備較大吸引力。

從當日的股價表現來看,融信此次配股也打破了港股市場“逢配必跌”的魔咒,全天股價收漲0.84%。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此次配售進一步提升了公眾持股量,擴大了股東基礎,優化了股東結構,同時也增加了股票流動性。整體而言,有助於推動公司未來的長期穩定發展。

而在前期降杆杆措施持續推進,成效逐漸顯現的背景下,融信中國也獲得了相關評級機構的認可,信用水平穩健上升。4月9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及標普(S&P)同時上調融信中國的評級。其中,穆迪將公司的主體評級直接上調至“B1”,評級展望為“穩定”;標普確認融信中國的長期評級為“B”,將評級展望從穩定上調至“正面”。

穆迪表示,融信中國在規模快速、穩健增長下,各項信用指標在未來12至18個月會繼續改善,又表示若公司能在經濟週期中保持有利潤的增長、在擴充土儲及進行財務管理時維持審慎、持續優化各項信用指標及保持充足流動性,未來有可能再獲評級上調。

標普則在同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預期集團的槓桿和資本結構在未來12個月會進一步優化,另一方面,收入有望保持強勁增長,利潤率會更趨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