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社区干部】记古县岳阳镇龙岗社区主任徐水玲

在平凡岗位闪耀动人光辉

——记古县岳阳镇龙岗社区主任徐水玲


“社区工作没有终点,居民满意只是起点。”这是古县岳阳镇龙岗社区主任徐水玲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社区工作14年间,她怀揣一颗为民之心,在社区充分发挥德治,帮助解决矛盾,共建邻里和谐,走出一条进取之路,不仅担任社区发展的智囊,而且带头干、树榜样,带动居民齐心协力共建低碳、绿色的美丽宜居新社区。她用自己的真心实意,换来了居民的交口称赞。

“社区居民身份多样,需求和问题也就比较复杂。开展工作就需要经常与居民直接接触,居民作息时间不同,我们上门时间也要有讲究。”徐水玲充分利用下班后、周末和节假日等居民居家时间,探索开展“上门式”“错时式”服务,对待特殊困难群众,积极上门服务,对于上班族或者做生意的居民,则采取下班时间开展工作。谁家有人生病住院了、谁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了,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去了解情况,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工作14年来,她从来没有完整的度过一个周末和节假日。

凝聚民心,构建和睦社区的黏合剂

一辆车堵住20多户人的心。

“一说到这事我都想哭,真是特别难做!”徐水玲打开了话匣子。原来,社区一条巷子内住着三十户人家,巷子就2.5米宽,顶头第三户居民把自己的车停在门外不说,还在巷子里搭了车棚,安了监控,本就不宽的巷子就剩下一条“缝”,给巷内的20多户居民的生活和出行造成很大不便。巷内居民有事需要腾车,车主高兴还好办,要是心情不好,吃闭门羹或者被轰出来那是常事,居民矛盾冲突不断,纷纷来社区求助。徐水玲每次都耐心倾听,诚心安慰,最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死缠烂打”,总算是成功解决了问题。现在巷子通畅了,邻里之间也重归于好。

团结居民,共建宜居社区的领头人

现在的龙岗社区里干净整洁,泄洪渠里也无杂物,渠边的几棵国槐抽出了嫩叶,走几步就能看到球场、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到处都充满闲适韵味。

这条泄洪渠也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以前,河道两边的居民习惯在旱季时往干涸的河道倾倒垃圾,而到了雨季,洪水夹杂着各种生活垃圾,让这条河臭气熏天,还招来很多苍蝇蚊虫。为此,徐水玲带头下河清理淤泥、杂草和垃圾,之后沿河道挨家挨户进行环境卫生宣传。“第一次清理,特别费劲,我们将近40个人用了四天时间才清理完。现在,居民都不往河里扔垃圾了,我们定期去清扫一些落叶就可以了。”徐水玲说道,能让居民有一个卫生舒适的居住环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刚开始在社区工作没有经费,没有固定办公地点,茶杯、笤帚就连笔记本和笔都要自己带不说,还经常搬家。”为把龙岗社区打造成高标准、多功能社区,徐水玲多方协调沟通,最终落实1100平方米的二层楼作为社区服务场所。让居民有地方可去、有事可做。“去年社区拿出一部分经费,成立了鼓乐队,成员全是年轻人。不仅年轻人有变化,大妈们也从麻将牌桌上下来,走进广场舞队列中。”徐水玲说,去年社区举办广场舞大赛、篮球赛、象棋赛等各类文艺体育活动,居民都踊跃参与,不仅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还给小区居民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扶弱助困,搭建温暖社区的守护者

社区有一户特殊的家庭,爷爷、奶奶、孙子支撑着一个看似和睦却支离破碎的家。小伟(化名)八个月时母亲去世,父亲入狱。小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本以为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然而,敏感脆弱的他在高二那年患上“精神分裂症”。徐水玲得知这一情况后,给小伟推荐了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进行治疗。“孩子爷爷得了脑溢血,行动不便,孩子爸爸出狱后,一家三代挤在一间两居室里,生活确实挺困难,我觉得这孩子特别可怜,能帮一点是一点。”徐水玲说,为了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她主动帮助小伟和父亲申请了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和廉租房,还经常上门给老人宽心。

龙岗社区让“免费晚餐”不再是一个梦想。社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配备老年服务志愿者,并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的晚餐和休闲娱乐的场地。同时,针对学校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和学习需求,在社区设立四点半学校,开放图书阅览室,购置桌椅板凳,配备100余册青少年图书,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免费提供安全、健康的写作业和阅读场所。目前,徐水玲开展的一老一少两个群体的服务模式广受认可。

记者手记

在社区工作14年来,徐水玲始终用心用情服务社区居民,为社区的大事小情操劳,为居民提供心贴心的服务,现在“知民意、解民忧、帮民难、促民富、得民心”的社区宗旨,已铭记于徐水玲的心里,并投身在社区建设、为民办事之中。徐水玲觉得自己干的就是社区的工作,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平凡中往往孕育着伟大,像徐水玲这样“普通”的社区干部,正在运用所学所知努力探索、创新工作,为社区美好的明天不断努力奋斗!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 闫晏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