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才诞生了100多年,古代没有拼音,人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

从我们开始学习文化知识的时候,我们接触的第一课应该就是拼音和基本的数字学习。因为拼音是以后我们学各种汉字的一个读音学习基础,而数字又是我们数学学习上的一个基础。所以这两样东西也就是我们上学之后要学会的第一知识点。只有在掌握了拼音之后,我们才能够通过不同的拼法来确定我们新学的汉字的读法。但是拼音的历史并不是那么的长久,无非也就100多年。拼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那么在拼音没有被发明之前是怎么学习汉字读音的呢?

拼音才诞生了100多年,古代没有拼音,人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

拼音真正的出现并没有多少年的历史,准确说应该是当年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才开始大面积的普及拼音。第1次出现拼音的读法应该是当年梁启超等人发明的切字音。

所谓的切字音就是将一个读音比较复杂的汉字分成不同读音的简单字或者说字符。将这些字符拼起来,则是形成了指定汉字的读音。就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拼音。在新华字典的上面仍然保留着这些原始的切字,而后来经过一些学者的修改之后,也就和外国的字母结合起来形成了现在的拼音,并且在1918年正式的公布,距今刚好100年出头的历史。

拼音才诞生了100多年,古代没有拼音,人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

在拼音没有出现之前,老祖宗们学习汉字也是有着自己的方法。首先就是形声字,也就是将一些有着基本特征的文字学会。而这些字一般看一下表面的形状就能够推测出来大概的读音。比如口,就是一个张大的嘴巴。门,听,人这些基本的汉字学会。

而将这些学会之后第2种方式就是直音法,比如已经学会了比较简单的“门”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将所有读“门”的文字,无论怎么写都用这个字来做标注,所以也就方便对于其他的文字一些学习。这种方式就是半读法,这个方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一些不认识的字我们就读一半,通过这种标注方式,然后再学会一大部分的字。

拼音才诞生了100多年,古代没有拼音,人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

而最后最为强大的就是反切法,其实也就是现在的拼音鼻祖。将一个复杂的文字读音分成两个不同汉字的读音和他一起来,发出这个文字的真正读音,其实也就是现在的拼音基本模型。比如胡说的胡,简单的那种标志就是河五,然后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学会这些基本文字的读音。所以从这一点看,古人也是非常的聪明。如果汉字真的没有一个方便的学习方法的话,再也不会流传到现在,这也是汉字独有的一些魅力。

拼音才诞生了100多年,古代没有拼音,人们是怎么学习汉字的?

只不过等后来拼音诞生之后,以及音标的加入,让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也变得更加轻松和容易。拼音可以将读音表拼音可以将读音表达的更加准确,甚至当年有一些激进派的学者提出直接用拼音代替汉字,就这一个提议还差一点得到允许。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想想还是比较荒唐的,如果所有文字只剩读音,没有具体的写法的话,就不会和现在的韩语一样尴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