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新书友,请点击上方红色按钮“关注” ↑↑↑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是与米芾同一时期的书法家, 米芾曾经这样说过:“ 薛绍彭与余, 于书画情好相同.尝见有问,余戏答诗日 :“世言米薛或薛米, 犹如弟兄与兄弟” 。

可见, 二人关系是甚为密切的。但对于后人来说, 米芾的形象是鲜明的、 高大的;而薛绍彭却是模糊的、浅淡的, 对薛绍彭一无所知者并不少。 同属于一个时代的两位交从甚密的书法家,给后世以绝然不同的印象, 这是何等令人感叹的悲喜剧。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的湮没, 原因在哪里呢?谁也不能否认薛绍彭的深厚功力, 他效法魏晋书法, 精心研究其形态、神韵,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他曾认为:“ 世间无论有魏晋, 几人解得其隋唐” , 这一见解成了他极力求索晋人书风的动力。据宋危素称:“ 超越唐人,独得二王笔意者,莫绍彭若也”,明王世贞更是疾声称道:“ 宋人唯道祖可入山阴两半庞。 ”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这与“ 集古字” 时期的米芾十分接近,他们二人在发展过程中是曾经有过一段同路的过程的,而在后期,二人的走向才越来越不一样了。

《上清年连帖》可以看出薛绍彭在创作心理和审美上的个中三昧。 从笔力上欣赏, 这件作品的线条是婉约的、柔和的, 精气内敛而不外耀, 使欣赏者观后产生一种很安祥的感觉。

但我们又不能不说精神活力欠缺了此许。 他得益于王羲之的清雅之趣,却又显得比较柔弱,因而也比较难以有跃动的情调来打动欣赏者。 常言道,文如看山不喜平,书法也是如此。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其次,《上清连年帖》在结体上取方块状, 字形变化不大, 有不少字是从《兰亭序》里移植过来的, 显示了薛绍彭熟记在心, 运用自如的本领,整件作品“ 王味十足” 。

在排列上却不如王羲之行草书的灵活、巧妙, 它过于整齐了、安稳了, 一字衔一字的等距离下来,缺乏跌宕、动荡的激情。章法上的安排有时不是凭功力来处置的, 而是凭一点机敏、睿智和灵活的, 过于沉稳、实在, 有平分秋色、一般松紧之嫌, 这就影响了作品的生动。

第三, 也就是最重要的, 即《上清连年帖》中浓厚的晋人书风, 远远地超过了“ 尚意” 趣味。 因而, 功力深而趣味少, 薛绍彭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晋人尚韵或唐人尚法的时代了。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许多学习晋人、学习唐人的书法家都在晋、唐书法增添了新的内容。 宋书尚意, 富于纵横发露之美, 以外露的美代替内含的美,苏东坡笔挟风云, 表现出雄姿英发、偏侧骏健的美;黄庭坚书长枪大戟, 表现出纵横俊宕、势不可遏, 而米莆则“ 如乘骏马, 进退裕如” , 处处显示出凌云之气和真浪漫之色。

他们的出现, 形成了宋代书坛啸傲风骚的局面, 后人感受到的就是这种气氛。 薛绍彭却处于其间而不为所动, 可见他对自己 的审美是抱定不移的自信的。

《上清连年帖》全文近四百字,分四十二行, 以前面二十五行为最精采,薛绍彭把笔沉稳中露轻盈, 一笔一划都有晋人的清婉雅, 这二十五行行笔较慢, 表现得也较明朗, 甚至夹带着若干楷书在内, 保持着创作中的矜持和慎重。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我们会发现薛绍彭很喜爱运用弯曲的线条,如“ 临”、 “ 影”、 “ 落” 的右边,都很灵敏地摇曳着。这二十五行由于写得慢些, 弯曲线条中很能增加活泼的趣味,二十五行后, 行笔速度快了起来, 曲折回转的线条增多了。

薛绍彭并不善于把握迅疾中的线条, 迅疾中的虚浮浅薄就较多地流露出来了, 同样频率的回转, 形成线条走向的雷同。熟练给薛绍彭的创作带来的惯性, 在轻车熟路中陶醉自得。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我们是很需要将薛绍彭放在北宋这样一个书坛风气起着极大变化的历史场景里认识 的, 他和米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书家,这两类书家在每一个书坛上都存在着, 形成一种“ 合力” 。

前人的优秀作品是无法测到底的, 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类书法家长期潜人其中, 甚至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 于是就有外力大于内力的表现,使自己成为前人的传声筒。他们的继承之功是不可泯没的, 这也是这类创作的意义所在。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晴和帖》(又称《大年帖》) 纸本 草书 25.1×34.8 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危涂帖》 行草书,纸本,31.8×60.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绍彭顿首。不审乍履危涂。尊履何似。绍彭将母至此。行已一季。穷山僻陋。日苦阴雨。异俗愁抱。想其同之。然锦城繁华。当有可乐。又恐非使者事尔。职事区区粗遣。但 版曹新完法度颇劳应报。有以见教。乃所望也。绍彭顿首。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元章召饭帖》 粉笺纸 草书 28.1×38.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元章召饭 吾人可同行否 偶得密云小龙团 当携往试之晋帖 不惜俱行草 欲得黄筌雀竹 甚不敢 不可使辞 绍彭又上。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致伯充太尉札》 行草书,纸本,23.6×29.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绍彭再拜欲出得告慰甚。审起居佳安。壶甚佳。然未称也。芙蓉在从者出都后得之。未尝奉呈也。居采若是长帧即不愿看。横卷即略示之。幸甚。别有奇观无外。绍彭再拜。伯充太尉。方壶附还。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薛绍彭《昨日帖》 纸本 草书 26.9×29.5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昨日得米老书。云欲来早率吾人过天寧素饭。饭罢阅古书。然后同访彦昭。想亦尝奉闻左右也。侵晨求见。庶可偕行。幸照察。绍彭再拜。



走进书法|薛绍彭:成也晋唐,败也晋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